劉運軻 韓麗琴
摘要:近些年,國內新課程改革逐步深化,各地小學階段教學的改革也在穩步進行。小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積累學習經驗的重要手段,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進小學教學方法和內容,已經成為我國教育界研究的重點內容。農村小學教學是我國教育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推進農村小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就成為我國當前教學改革中的重要工作。深入探尋農村小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過程中面臨的不足,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在我國教學體系改革與建設中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農村小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教育體系
1 農村小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中的問題
1.1 脫離文本的現象依然存在
我國小學階段的課程標準對各種教學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在小學信息化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主觀感受,豐富學生的理解和體驗,并要求及時收集多角度的教學素材,利用多方面的教學素材給學生提供更加多樣化的接收、理解課本知識的渠道,這就要求教師應結合課本知識來對信息化教學所需的內容進行選擇和應用。但從實際調查中不難發現,我們濟寧高新區王因鎮幾處農村小學中很多教師在應用信息化教學時并未實現與書本知識的高度結合,很多教師只會用PPT課件輔助教學,依托文本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引導較少,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學生學習隨心所欲、喧賓奪主、胡亂創造等現象,給信息化教學效果的提升帶來不小阻礙。
1.2 教師能力有限,信息化資源獲取困難
1.2.1 教師資源獲取與利用能力不足。很多農村小學教師只是將信息化教學作為一項硬性規定,強制要求學生進行學習、執行,對于為什么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學習、接觸多媒體對學生學習的促進等等都缺乏必要的普及。一些老教師在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備課時甚至只是單純地將原有的教學內容搬過來,很少結合教學的實際需要來搜集教學素材,有的甚至就是一個題目一兩張圖片,忽視了多媒體教學活動的時效性和多樣性,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思維的訓練和發散。
1.2.2 信息化資源獲取面臨困難。從目前來看,農村地區小學教師在進行信息化教學時,經常會出現教學資源獲取面臨困難的情況。農村小學教師能夠搜集到的信息化教學素材主要來自于網絡,而在網絡中與課程教材相一致、符合教學需要的信息化資源大多需要付費才能使用,從網絡中免費獲取的資源有很多需要經過精細化的加工和處理才能進行使用,這給農村小學教師推廣信息化教學帶來了不小阻礙,為此,我街道小學購買了一些教育網站的教育資源進行試用,由于資金和質量等原因,購買的服務還不多。。
1.3 缺乏相應的創造性教學
目前,很多農村小學教師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限制著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時缺乏良好的創造性教學。實際上,各學科的知識都是生活的縮影,實踐之中的各類事物是各類文章和知識點的重要來源。結合實踐,利用信息化教學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發揮學生在閱學習過程中的創造性思維,從而幫助學生學會新的學習技能,是新課標對小學各學科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很多學校在對信息化教學進行應用時依然保留著傳統的教學思路,很少借助信息化手段,利用生活中的各類事物幫助學生探尋學科知識中蘊含的人生真諦和哲理,對學生自身關于教學材料的感受和體會不夠重視,信息化教學中的創造性、實踐性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2 農村小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對策
2.1 結合文本,規范教學內容
農村小學教師在應用信息化教學時深入分析課本知識,立足于課本知識講授的需要來搜集素材,要幫助學生建立更多的支撐,引導學生理解文本知識和教學素材的意義,確立提升學生自主創新和學習能力的主要目標。教師要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著力發揮文本自身的價值,在立足文本知識的基礎上利用各種信息化手段激發學生自身的探索欲望,從而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方式來完成理解和學習,同時也會出現思維過于發散的情況,這就要求教師積極引導學生理解文本內容,利用好學生自身探索方面的欲望,加強學生在使用信息化手段進行學習時自我預測和糾正的聯系,幫助學生學會自主獲取信息,發揮出自主創新學習在信息化教學中的作用。
2.2 加強教師培養,制定信息化教學規劃
2.2.1 培養教師信息化資源獲取與利用能力。各地農村小學都應積極培養教師的信息化資源應用能力,針對學生學習的具體特點和需要,定期對教師在多媒體輔助教學中應掌握的技術與經驗進行討論和普及,不斷提升教師團隊多媒體技術應用能力,同時,學校還應針對具體的信息化教學需要給教師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為此,我鎮小學教師教育信息化能力培訓按照老中青年齡結構分層次開展,目的是為了小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持續提升,適應現代教育信息化教學的需要。
2.2.2 制定信息化教學規劃。農村小學應及時制定相應的信息化教學實施計劃,明確信息化教學的具體目標,在學校內形成信息化教學的良好氛圍。與此同時,相關部門和學校都應積極針對教學需要提供更多的教學素材收集平臺,給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更豐富的數據化資源,并結合具體的教學需要及時與擁有教學資源的單位網站進行溝通,注冊吸納和儲備足夠的教學資源,給教師多方面收集信息化素材提供相應的基礎。
2.3 利用信息技術加強創造性教學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新課標的逐步推行,小學各個學科的教學也加強了對新技術的使用,農村小學教師開展教學時也要加強對新技術的培訓與應用,在信息化教學的推廣和使用過程中尊重學生自身的創造性思維,豐富教學方法。農村小學要抽時間組織教師參加教學技能培訓,加強對多媒體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等與教學相關的技術的培訓,提高小學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技能,為有效性教學的開展奠定技術基礎。與此同時,教師要積利用多樣化的信息資源來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體驗提供條件,收集與生活實踐相關的教學素材,借助信息化手段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3 結語
在社會建設的新時期,各行各業對綜合性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量不斷提升,而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信息技術逐漸成為人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能,這就要求教師應在教學中積極學習信息化教學技術,同時也為學生學習和掌握信息技術能力提供更多支持。從目前的情況看,農村小學受困于較貧乏的教育資源和相對落后的基礎條件,在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提升方面面臨不小的障礙,農村小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文獻:
[1] 鄭小軍,張霞.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策略[J].教育評論,2014(01).
(作者單位:1.山東濟寧高新區王因鎮中心小學;2.山東濟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楊村煤礦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