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君慧
摘 要:在國家大力推行“立德樹人”的基本目標下,大學數學教學也開始融入思政教育。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探索高等數學與思政之間的關系,更利于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在學習和實踐中豐富學習的體驗。本文站在大學生的視角,簡要談一談對高等數學與思政的有機融合的認識。
關鍵詞:高等數學;思政;有機融合;認識
習總書記的講話指明了未來高校教學的具體思路。他要求要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在學習中,學校也在“立德樹人”思想的指導下影響著大學教師的教學,繼而為學生的學習帶來了豐富的素材。在數學知識和思政思想的有機融合下,可以豐富學生的自我意識,提高數學文化意識,繼而更加堅定民族文化自信,產生愛國情懷。基于此,筆者將結合課堂學習實踐和網絡搜集到的知識分析,簡要談一談對高等數學與思政有機融合的幾點認識。
一、在豐富的歷史文化中增強民族自豪感
數學歷史非常豐富,在學習高等數學知識點的同時主動了解并學習有關的數學史,可以幫助我們及時了解數學知識的發生、背景和演變歷程,探尋數學知識的源頭,并在源頭中體會其中豐富的歷史文化。通過學習和探索,更利于加深對知識點的認識,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養。
例如,在學習《函數及極限》的時候,可以追本溯源,探索我國數學歷史中是否存在與之相關的思想,繼而更加全面地理解相關思想的內涵。在結合信息技術搜集的過程中發現,哲學家莊周和數學家劉徽都曾經對極限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認識。前者提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的理念;后者也在《九章算術》中寫明“割之彌細,所失彌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則與圓周合體,而無所失矣”的見解。正是歷史中這些人的研究和精彩論述,才讓極限思想得以運用到數學中。再站在時間角度分析發現我國對極限思想的闡述比歐洲早一千多年。在了解到這一點之后,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學習積極性和民族自豪感也在這一階段得到調動,同時下決心主動探索數學知識中的豐富內涵,并傳承先祖文化。
二、在多樣化的人文優勢中獲取勇于探索的勇氣
數學是公認的邏輯性強的學科,其中的很多理論都是經過多名科學家的長期探索之后才得到的。在學習高等數學知識的時候,如果能夠將這些人文知識結合起來,更利于點燃我們探索知識的勇氣,繼而提高自身的抗挫意識,在挫折中不畏艱險,勇敢前行。
在學習《多元函數微積分》部分知識的時候,雖然感覺到相關知識的困難,但是當老師指出高等數學核心部分是微積分的時候,就意識到一定要掌握好這部分的知識。緊接著,教師指出微積分學的成長歷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它是在多名科學家不斷努力、長期探索得出來。于是,在課下主動找到與微積分相關的科學家柯西、牛頓等人的資料,主動了解他們的奮斗故事,并在學習和探索中體會真正的工匠精神。之后,在學習中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以這些名人為榜樣,主動克服自身的不足,積極主動學習,立志成才。即使走進學習的低谷,也從不畏懼。在這些人的影響下,可以獲得戰勝困難的勇氣。這些優秀的人將成為我們成長路上的航向燈,照亮我們前行的路。
三、在豐富的數學精神中提高自身的的創新意識
數學精神是指引我們學習數學、參與數學活動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等的集中表征。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數學精神無疑是不錯的養料,哺育著一代又一代在數學中探索真知的人。在分析數學史后不難發現,數學史其實就是一部創新發展的歷史。在數學史中,大膽創造和敢于挑戰的精神在時時刻刻引導著數學家前行。其中,定理的推廣、采樣的驗證、數學分支的建立等,無一不是在數學精神的支撐下而出現的,在這個過程中,最不容忽視的精神就是創新精神。在當代發展中,創新的重要意義也不言而喻。敢于創新,才能走時代的尖端,才能走在世界的前列,才能讓中國不再處于“落后挨打”的境遇。因此,無論在課堂學習中還是在自主探索中,要發揚這種精神,以批判的思維分析探索,在探索中提高自身的綜合品德。
以《定積分的應用》部分知識為例,為使用定積分求解弧長,可以結合教材的內容和自己積累的知識分析,猜想假設,探索更加便捷的方法。即使探索失敗,也不要氣餒,而是要在探索中找到猜想出錯的原因,并及時歸納總結。通過這樣的方法,更利于提高自身的質疑問難意識,增強自己的創新精神,繼而為自身今后的發展和成長打下扎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高等數學課程中包含了豐富的思政元素。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緊跟教師的步伐的同時主動探索其中包含的思政元素。通過在信息技術大環境下自主探索、與老師主動交流分析等方式,主動了解數學知識,并從數學的歷史文化、人文優勢和數學精神等多個方面分析,探尋做人做事的方式。在全面學習和探索中,提升自身的素養,朝著“大寫的人”看齊,爭取在未來的崗位上為國家為社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參考文獻:
[1]袁春紅.論數學史教育與高等數學教學的有機融合[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9):7-8.
[2]吳建平,唐耀平.《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創新性研究和實踐——以湖南科技學院為例[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8(05):12-13.
基金項目:
西安醫學院2018年度“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等數學“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