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霞 趙予新



[摘要]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是保障物流順暢的前提條件,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文章通過運用灰色關聯分析,結合專家打分和算術均數組合賦權法,對26個樣本國家的物流能力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69.2%的國家基礎設施嚴重老化或短缺,基礎設施的建設已經成為影響物流能力的主要因素。
[關鍵詞]一帶一路;糧食安全;物流通道基礎設施
中圖分類號:F326?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190711
1? 問題的提出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確定了“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糧食安全新戰略,強調“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要利用好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糧食安全應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看待,糧食安全主要包括糧食產量、質量、價格和物流等方面,只有各方面相互協調配合才能有效地維護中國的糧食安全。有數據表明,2012年中國糧食進口第一次超過了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1]。目前我國糧食進口的來源國比較集中,大豆進口主要以巴西、美國、阿根廷為主,2017年大豆的進口量為9 554萬t[2],94.59%的進口量來源于巴西、美國和阿根廷;2017年進口小麥429.67萬t,92.58%來源于澳大利亞、美國和加拿大這3個國家且從澳大利亞進口的比重一直穩定在40%以上;2017年進口大米399.25萬t[3],來源于越南、泰國、巴基斯坦的比例達到91.53%;2017年進口玉米282.54萬t,96.58%的進口來源于烏克蘭、美國和老撾。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國糧食進口來源國相對單一,沒有穩定的渠道,更沒有形成跨國糧食供應鏈,容易受到出口國政治、貿易、產量、基礎設施等的限制,加之跨國糧食巨頭在縱、橫雙向壟斷程度的加深,建立穩定的跨國糧食供應鏈迫在眉睫[4-10]。
2? 跨國糧食通道物流能力的實證分析
“一帶一路”倡議為跨國糧食供應鏈的構建提供了良好的契機,跨國糧食通道物流能力的評價系統是一個灰色系統。本文通過對選出的26個樣本國家的物流數據進行分析,期望從物流角度分析與“一帶一路”沿線主要農業國家進行農業合作的可能性,采取基礎設施投資、科技投入、物流設施設備投入等方式建立起穩定、安全、可靠的全球糧食供應渠道。
2.1? 糧食通道物流能力評價指標的設計
本研究根據指標體系科學性、完整性、合理性的設計原則,選取了4大類10個指標,這些指標能夠較好地反映各國的物流能力,同時又能從現有的統計資料中獲取相關數據,各國糧食通道物流能力評價體系見圖1。
2.2? 樣本數據的獲取
根據中國近3年小麥、玉米、大米和大豆的進口主要來源國情況和聯合國貿易數據庫中近3年各國糧食生產量和出口量情況,本研究選取了26個國家2016年的數據作為樣本,其中,包括目前中國的6個主要糧食進口國和“一帶一路”沿線20個糧食生產大國(年出口規模100萬t以上)。26個樣本國家2016年的原始數據見表1。
2.3? 糧食通道物流能力評價步驟
評價基本思路:以選取樣本中各國最佳值的各指標值作為參考數列X0的各實體X0k,被評價國家的各指標作為比較數列Xi的各實體Xik,求關聯度ri。關聯度越大,說明被評價國家與最佳值的國家越相似,其物流能力越強;反之,則物流能力越弱。因此,關聯度的大小順序,就是被評價國家物流能力強弱的次序。具體評價步驟如下。
2.3.1? 指標值規范化處理并選擇參考數列
為了使各指標值之間可以比較,需要對各指標值進行規范化處理,本研究采用SPSS軟件對原始數據進行規范化處理,規范化后的數據服從0-1正態分布。公式如下:
X=(Xik)m×n=[X11X12…X1nX21X22…X2n???Xm1Xm2…Xmn] (1)
i=1,2,…,26;k=1,2,…,10;m=26;n=10。
設:i為第i個評價國家的序號,i=1,2,…,26;k為第k個評價指標的序號,k=1,2,…,10;vik為第i個評價國家的第k個指標的評價值。
取每個指標的最佳值的v0k參考數列V0的實體,于是有:
V0=(v01,v02,…,v0k) (2)
v0k=Optimum(vik),i=1,2,…,26;k=1,2,…,10
在各國糧食通道物流能力評價中,除了指標C10的數值是越小越好,其余9個指標的數值都是越大越好,因此,根據規范化的數據可以得出參考數列:
V0=(1.596 6,1.552 1,1.623 4,1.700 6,1.773 0,2.290 3,4.360 2,3.456 7,1.709 4,-1.208 7)
2.3.2? 計算關聯系數
把規范化后的數列X0=(x01,x02,…,x010)作為參考數列,Xi=(xi1,xi2,…,xi10)(i=1,2,…,26)作為比較數列,關聯系數的計算公式為:
ξik=[miniminkx0k-xik+ρmaximaxkx0k-xikx0k-xik+ρmaximaxkx0k-xik] (3)
i=1,2,…,26;k=1,2,…,10
式中:ρ是分辯系數,ρ∈[0,1],一般取ρ=0.5;ξik為第i個評價國家第k個指標與k個最佳指標的關聯系數。
根據公式計算關聯系數ξik(i=1,2,…,26;k=1,2,…,10),得到關聯系數值,見表2。
為方便記錄,以矩陣E表示各關聯系數:
E=(ξik)m×n=[ξ11ξ12…ξ1nξ21ξ22…ξ2n???ξm1ξm2…ξmn] (4)
i=1,2,…,26;k=1,2,…,10;m=26;n=10。
2.3.3? 計算單層次的關聯度
考慮到各指標的重要程度不一樣,關聯度的計算方法采取權重乘以關聯系數。根據專家打分和算術均數組合賦權法得到如下權重:
WGB=(0.23,0.25,0.27,0.25)
WB1C=(0.57,0.43)
WB2C=(0.50,0.50)
WB3C=(0.251 0,0.278 4,0.235 3,0.235 3)
WB4C=(0.52,0.48)
利用公式R=WET可以得到B層各指標的關聯度RBi(i=1,2,3,4),RBi=WBiC×ETBiC。
進一步可求得最高層指標G的關聯度。
RG=(r1,r2,…,r26)=WAB[RB1,RB2,RB3,RB4]
=(0.749 4,0.418 2,0.449 5,0.658 2,0.403 8,0.383 1,
0.386 1,0.412 7,0.515 5,0.393 7,0.377 4,0.643 0,
0.478 4,0.798 5,0.453 6,0.773 1,0.795 5,0.525 0,
0.685 9,0.540 2,0.732 4,0.485 1,0.408 8,0.546 6,
0.531 9,0.561 5)
2.3.4? 各國糧食通道物流能力排序
按中關聯度的大小得到跨國糧食通道物流能力強弱次序,見表3。
3? 結? 論
(1)在4個一級指標中,基礎設施占的權重為0.27,是在跨國糧食通道物流能力評價中占的比重最大的一個指標,表明基礎設施的建設是跨國糧食供應鏈通道構建要考慮的首要因素。
(2)在基礎設施下屬的4個二級指標中,港口基礎設施的質量權重最大,為0.278 4。據表1可知,結果排名前10的國家中港口基礎設施的質量這一指標除了奧地利和立陶宛兩個國家,其余8個國家的調查值均在5以上,與國際標準7非常接近,排名第一的荷蘭,更是達到了6.8,表明港口基礎設施的建設是跨國糧食供應鏈構建的重要抓手。
(3)在目前中國小麥、玉米、大米、大豆10個主要進口國(美國、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亞、加拿大、泰國、越南、巴基斯坦、烏克蘭、保加利亞)中,只有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排名前10位,其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比較完善;其余7個國家,全部排在17名之后,除巴西和阿根廷外,有5個國家都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說明中國現有的跨國糧食通道基礎設施建設亟待加強,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需加大建設力度。中國10大主要糧食進口國的排名情況見表4。
(4)據表3可知,排名后16位的國家,除了巴西、阿根廷和烏拉圭3個南美洲國家,其余13個國家全部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只有拉脫維亞港口基礎設施調查值是5.2,與國際標準7接近。因此,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有69.2%的國家的基礎設施存在嚴重老化或短缺狀態,要構建跨國糧食物流供應鏈,良好的基礎設施是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海英.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潛力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3.
[2]張瑤.2017年我國進口大豆9554萬噸——創歷史最高紀錄[EB/OL].(2018-01-12)[2018-05-06]http://finance.sina. com.cn/money/future/agri/2018-01-12/doc-ifyqqciz5978035. shtml.
[3]徐彥.收購高峰已過粳稻米價格走勢堅挺[EB/OL].(2018-02-05)[2018-05-06]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EwNzE4Mg%3D%3D&idx=3&mid=2652415672 &sn=a536dea960fb8a74cc4f3227cd2b28f3.
[4]吳志華,吳雯,陳其清.“一帶一路”糧食物流戰略制定與實施——關于編制由大企業主導的“一帶一路”糧食物流通道建議[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6(1):7-9.
[5]趙璐璐,趙予新,邵凱超.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糧食進口貿易政策研究[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6(5):3-7.
[6]吳志華.對接“一帶一路”戰略加快建設糧食物流通道[J].中國糧食經濟,2016(7):20.
[7]劉佳.“一帶一路”下的中國糧食物流與供應鏈整合研究[J].市場周刊,2018(9):18-19.
[8]聶紅隆.“一帶一路”戰略下浙江省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協同的實證分析[J].改革與開放,2018(5):10-12+19.
[9]楊蕙銘,李輝,曹陽.云南“一帶一路”糧食物流節點體系研究[J].糧油食品科技,2019(2):73-78.
[10]郭微,徐慶,徐曉磊,等.“一帶一路”區域物流供需系統協調發展的實證分析[J].對外經貿,2016(6):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