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勇
【摘要】:針對當前初中語文教學情況,了解素質教育理念對初中生提出的要求,明確初中生寫作能力,分析如何做好“城鄉結合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工作,并提出有效的指導思路,以此提升實踐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城鄉結合部;素質教育
簡單來說,城鄉結合部是指處于城市邊緣與農村交界處的學校。在我國城市建設持續發展中,大量農民工子女涌入城市環境,這對城鄉結合部學校發展而言具有積極作用,不僅可以擁有更為優質的辦學條件,而且為農民工子女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但受其獨特的地域條件所影響,實踐教育工作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下面對“城鄉結合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指導思路進行研究。
1.“城鄉結合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狀
初中作文教學一直都是初中語文教師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在城鄉結合部學校,其中涌現出的問題更加明顯。最常見的問題主要分為以下幾點:其一,作文教學目標沒有結合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設計,只注重從備課組中借閱教案進行教學指導工作;其二,初中生對作文教學沒有學習興趣,且害怕寫作文,長此以往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會失去寫作創新能力,更無法與教師構建良好的溝通平臺;其三,對教師來說,城鄉結合部學校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工作不僅簡單,且依舊在引用傳統教學理念和方法進行操作,這樣不僅無法拓展學生的視野范圍和基礎知識,而且難以強化他們的語文素養。在上述問題的影響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效率和質量越來越低,這并不符合素質教育提出的教學要求,因此需要語文教師在了解班級學生成長特點和學習水平的基礎上,提出有效的教學指導思路【1】。
2.“城鄉結合部”初中生學習特點
了解當前城鄉結合部教學情況可知,在這一環境下學習的學生群體特點有:其一,學習能力過低,但學習態度積極,且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雖然這部分學生受自身能力和學習思維的制約,難以掌握更好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要領,但課堂學習氛圍非常好;其二,學習能力低,且立場不堅定,這一部分學生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完全屬于被動類型學生;其三,學習能力高,但不愿意主動學習。這部分學生的智商和智力水平都非常高,但就是沒有學習興趣,更愿意參與課外活動或網絡游戲。從本質上講,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學生缺少對學習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3.“城鄉結合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指導思路分析
3.1強化學生寫作興趣
興趣作為教學工作實施的基礎條件,不管是進行哪科教學工作,教師都要將興趣培養看作重點內容。因此,在城鄉結合部學校進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工作時,必須要在了解班級學生學習特點的基礎上,明確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而后選擇具有方向性的內容,如報紙雜志、影視新聞等,為學生提供寫作話題,讓他們在探討中明確寫作目標。
3.2引導學生學會觀察
觀察要求學生多關心生活和學習中的點滴小事,并有方向的進行傾聽、觀察及詢問、思考等,這樣不僅能為語文寫作提供豐富素材,而且有助于學生從中學會整理自己的想法,優化自身的寫作能力,促使作文描寫變得更加具體和生動。通過觀察某種事物,將自己的所觀所想認真記錄下來,就是訓練寫作的最佳方法。在日常生活和學習時,初中生若是可以構建仔細觀察的能力和意識,對各科學習都有積極作用。
3.3優化語文作文課堂效果
一方面,教師要加強課堂教學的藝術性。對初中語文教師而言,為了向城鄉結合部學校學生提供優質的基礎知識和正確的三觀,必須要在課堂教學中添加藝術性,促使學生對作文產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和理解所學內容,而且能為教與學的實施提供有效依據,促使預期設定的教學方案得到有序推廣。另一方面,教師要結合閱讀教學推廣作文教學。通過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作文知識,有助于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理解寫作語言,理解寫作方法,進而獲取更多的寫作技巧【2】。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人教版初中八年級語文上冊《藤野先生》時,一方面要了解文章的字詞句,明確作者魯迅的生平和作品,明確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另一方面要了解人物描寫方法,明確本文外貌描寫與奠定示例對展現人物思想和性格的作用。因此,在正式教學中,教師要先組織學生對文章進行全篇閱讀,并從中標記描寫人物外貌的句子,以“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為例,作者用白描手法,簡單勾勒出藤野先生的外貌,并突出藤野先生生活簡樸、博學多識、治學嚴謹的特點。
3.4提出啟發引導教學理念
范文啟發提示寫作具有極強的調動功能。為了保障作文教學可以有序進行,教師要確保學生的腦海中擁有寫作思路和題材,并具備寫作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提升作為教學效率,優化學生寫作能力。因此,在推廣范文啟發提示寫作時,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學習能力科學引用范文,提出具有啟發式的教學方案,促使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對語文寫作產生新的認知。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中國石拱橋》時,一方面要明確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精神,促使學生可以在閱讀和理解中形成民族自信心;另一方面,要體會課文選擇典型事例說明事物的特點,了解文章用詞的準確性。因此,在正式教學前,教師要結合文章題目為學生設計啟發問題,如“中國有哪些你知道的橋?”、“石拱橋有哪些特點?”等,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在深層閱讀中可以更快掌握文章的寫作形式和特點,以此在深化中為未來寫作應用奠定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了解城鄉結合部學校運行情況,明確學生學習特點,根據現有教學經驗和新課改提出的教學理念,構建全新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課堂,有助于學生在文學殿堂中持續暢游。同時,為了保障學生對作文教學產生學習興趣,教師要依據學生具體要求設計針對性指導,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升作文教學質量,實現預期設定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黃森苗.新課改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9(08):92-93.
【2】董昕.初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的難點與對策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07):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