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亞芹
【摘? 要】目的:分析傳染病防預治療知識對兒童疫苗正確接種的效果。方法:選取100例需接種疫苗兒童,隨機平均分為A組(傳染病防預治療知識宣傳教育)與B組(常規預防接種),對比兩組接種效果。結果:B組、A組兒童家長對疫苗健康知識的知曉得分分別為(14.52±1.26)分、(19.52±2.36)分,兩組差異顯著(P<0.05)。B組平均接種率為43(86%),接種延長時間(7.26±1.26)分、副反應發生率6(12%);A組平均接種率為48(96%),接種延長時間(3.31±0.74)分、副反應發生率2(4%),差異顯著(P<0.05)。通過采用不同接種方案,A組疫苗接種率優于B組,兩組對比具有較大差異性(P<0.05)。結論:采用傳染病防預治療知識對兒童疫苗接種進行干預,可有效提升接種效果,具備臨床意義。
【關鍵詞】傳染病;防治知識;兒童疫苗;預防接種
【中圖分類號】R1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20)09-0259-02
兒童疫苗接種的實施可有效預防傳染性疾病的發生,但目前部分家長不具備足夠的傳染病危害與相關知識掌握度,因此導致兒童疫苗接種受到影響。部分家長錯誤的以為疫苗并非先進技術,且會導致負面影響的出現,因此不愿意讓兒童接受疫苗接種。通過實施傳染病相關知識與疫苗知識宣傳,可使家長存在的錯誤觀念得到糾正,從而使兒童疫苗接種率得到有效提升,將疾病發病率降低[1]。本文選取100例需接種疫苗兒童進行對比,取得較為滿意結果,現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100例需接種疫苗兒童,隨機將其平均分為A組與B組。年齡1~23個月,平均年齡為(10.7±3.0)歲。兒童家長:年齡為22~34歲,平均年齡為(10.7±2.9)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4名,高中30名,大專及以上56名。兩組兒童及兒童家長之間對比基線資料方面差別不大,P值大于0.05。兩組在一般數據等方面均無較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采用不同接種方案,B組常規進行預防接種,A組則在常規預防基礎上,采用傳染病防預治療知識宣傳教育進行干預,可定期組織兒童家長參與相關知識培訓,進行傳染病防預治療知識教育,向其講解傳染病預防及疫苗接種作用,說明傳染病的危害性及防治,傳染病防預治療知識可幫助兒童家長提升健康意識,減輕疑慮心理,并說明正確接種疫苗的重要性及需避免的不良因素,幫助兒童家長學習如何有效預防傳染病,并養成健康生活方式,積極進行預防。
1.3 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采用不同接種方案后接種情況,經過傳染病防預治療知識干預,兩組均產生接種及未接種情況,將兩組兒童疫苗接種率進行分析對比。
1.4 統計學處理 對采集數據使用SPSS13.0進行統計學分析,以率(%)表示計數數據,組間對比采用卡方檢驗;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量數據,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P <0.05則說明組間對比差異具有一定意義。
2 結果
2.1兩組兒童家長對疫苗健康知識的知曉得分的比較 ?B組、A組兒童家長對疫苗健康知識的知曉得分分別為(14.52±1.26)分、(19.52±2.36)分,兩組差異顯著(P<0.05)。
2.2兩組兒童疫苗接種情況的比較 B組平均接種率為43(86%),接種延長時間(7.26±1.26)分、副反應發生率6(12%);A組平均接種率為48(96%),接種延長時間(3.31±0.74)分、副反應發生率2(4%),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疫苗接種是向兒童機體注入滅活或減毒的菌株,從而使機體在受到低活性菌種入侵時出現特定抗體,由此使此類菌體再次入侵機體時能夠得到有效抵抗。依靠實施疫苗接種,可使兒童機體所具備的免疫力得到有效提升。特別是在對部分傳染性疾病進行防治時,疫苗接種可使病毒所具備的傳染速度明顯降低。目前在對年齡為1 ~2歲的兒童實施疫苗接種時,所應用的疫苗種類主要包括乙肝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含麻類疫苗疫苗、流腦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乙腦疫苗以及甲肝疫苗等[2]。對兒童而言,采用上述疫苗進行接種則顯得尤為必要,可使兒童的患病率明顯降低。
傳染性疾病的發生和流行會導致家庭與社會受到嚴重危害,因此為了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就必須做好傳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而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的實施是對傳染性疾病進行預防的重要手段,通過開展有效的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可明顯提升傳染性疾病的控制力度,使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降低,保障兒童的健康成長,使兒童的生活質量提高[3-5]。本文研究數據顯示,B組、A組兒童家長對疫苗健康知識的知曉得分分別為(14.52±1.26)分、(19.52±2.36)分,兩組差異顯著(P<0.05)。B組平均接種率為43(86%),接種延長時間(7.26±1.26)分、副反應發生率6(12%);A組平均接種率為48(96%),接種延長時間(3.31±0.74)分、副反應發生率2(4%),差異顯著(P<0.05)。通過采用不同接種方案,A組疫苗接種率優于B組,兩組對比具有較大差異性(P<0.05)。通過對兒童疫苗接種的家長進行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能取得良好效果,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家長對疫苗接種相關知識的知曉率,使家長在思想認知層面對疫苗接種予以認可,從而使兒童疫苗接種率得以提高。另外,通過對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宣傳,能使家長對疫苗接種的價格有所了解,明白哪些是免費接種的,從而使家長對兒童疫苗接種的積極性得以提升[6]。
總而言之,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能夠提高兒童家長的相關知識知曉率,進而促進兒童疫苗正確接種率和接種質量的提高,達到了預防疾病發生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藝,易惠琴,劉敏.突發傳染病的護理管理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05):165+180.
[2]解軍.社區居民腸道傳染病防治知識知曉率及宣教效果調查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02):176-177.
[3]韓曉紅,王磊,林初安,等.某市社區人群傳染病防治知信行調查與干預效果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9):157-158.
[4]李一鳴.健康教育在傳染病防治中的應用價值[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06):176-177.
[5]張振,李玥,廖玉學,等.深圳市福田區中學生傳染病防治知識態度行為調查[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4,30(11):956-960.
[6]劉雪顏.傳染防治知識宣教在兒童疫苗正確接種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疾病監測與控制,2017,11(08):62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