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瑜清
隨著當前的新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新媒體環境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產生了深遠影響,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工作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大,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很難適應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先就新媒體的特征以及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加以闡述,然后就新媒體環境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進行分析,最后探究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措施,希望能在此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理論研究下,能有助于實際的教學發展。
1 引言
高校有著立德樹人重要使命,而在當前全球化進程進一步加快背景下,各種思想沖擊著大學生,大學生在面對多元化的思想時候,很難正確的加以選擇,對于新思潮帶來的不良影響就不利于學生未來的良好發展。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和新媒體相結合,通過發揮新媒體的優勢,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知識學習的效率,從而及時糾正自身的不正確錯誤觀念。
2 新媒體的特征以及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2.1 新媒體的特征
新媒體的應用愈來愈廣泛,其有著鮮明的特征體現,也是新媒體的優勢,對信息資源共享的高效性方面表現的比較突出。信息強交互是新媒體重要特點,多種交互平臺能生成為信息交互提供了方便,信息網絡中人們能短時間最高化的完成信息檢索,實現信息的共享,這對新媒體環境大學生表達自己的個性觀點就帶來了方便。再者,新媒體的特征在虛擬空間方面較為明顯,虛擬環境是無形的環境,是通過各種信息載體作為輔助,創造真實空間,內部的信息交互完成表達交流。而當前提高大學生的話語主動權就是通過這一平臺來完成的,這也是學生展現自身個性來獲得滿足感的重要支持技術。另外,新媒體特點體現在海量信息儲備上,新媒體的運行是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進行的,形成了信息儲備網,信息儲存量是海量的,這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的知識學習就提供了方便。
2.2 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新媒體的出現對教育領域的影響比較大,尤其是對當前大學生的影響比較大,新媒體的迅速發展下,對傳統的媒體產生了沖擊,大學生追求新奇紛紛涌向了新媒體,這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新媒體的時效性以及便捷性能夠及時的把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通過手機微信以及微博等方式來展示新媒體的便捷性。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就能通過新媒體的應用打破傳統教學的模式,通過新媒體傳遞正能量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再者,新媒體的應用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產生的影響,還體現在能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知識學習的效率上,將新媒體的交互性以及虛擬性的優勢能充分的發揮出來,這對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質量效率就發揮著重要作用。另外,新媒體的廣泛應用過程中,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產生的影響,能利用新媒體的開放性來拓寬學生的思想政治知識的維度,讓學生對思想政治知識有更多的了解。
3 新媒體環境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3.1 新媒體環境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
新媒體環境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良好發展機遇,體現在通過新媒體的科學應用能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的方式,這是激發學生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知識積極性的重要舉措。大學生思想政治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對學生更好的應對多元思想形態有著積極作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秩序的工作,教育工作的復雜性就決定需要采用科學的方法,才能真正有助于學生良好的學習發展。新媒體的應用能幫助學生收集更多的信息,實現信息的共享,在新媒體的應用下能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新的學習環境中提高學生能力。通過新的教學方式,能夠給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知識帶來新鮮感,讓學生進一步深化學習思想政治知識。
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有利也有弊,新媒體信息的傳播比較及時和豐富,通過對新媒體技術的科學應用下,就能豐富擴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臺,新媒體的承載信息量大,覆蓋面也比較廣,能夠為學生深化學習思想政治知識理論提供資源,也能及時的充分的挖掘相關的知識點,通過對知識點的優化后輸送給學生,這樣就能有效對學生教育引導。而通過信息傳播的靈活優勢以及新穎的優勢,能有效改變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讓學生的多感官在新媒體的應用下受到刺激,這就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再者,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還體現在,通過信息媒體信息傳播的平等性以及傳播的交互共享性優勢的發揮,促進學生對思想政治知識的討論,讓學生以新的學習姿態提高學習質量。新媒體是知識的寶庫,也是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知識的源泉,所以要充分注重將新媒體的信息傳播交互以及共享的特性充分發揮出來,讓學生能從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新媒體環境中師生的溝通也比較方便,顯得比較自然,這對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也能發揮積極作用。
3.2 新媒體環境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
新媒體環境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也是比較多的,新媒體中的思想觀念比較多樣,一些信息也難以辨別真假,這就必然會對大學生的價值判斷造成擾亂。互聯網技術為主導的新媒體應用對大學生造成的價值選擇的干擾就是比較突出的,大學生在應用新媒體的時候,其中充斥著大量不健康以及虛假的信息,這對學生的心理就會產生影響,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蠱惑。新媒體的多元化以及去中心化的趨勢愈來愈明顯,大學生很可能在這一環境下形成錯誤價值觀以及人生觀。
新媒體環境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帶來的挑戰當中,對角色定位方面產生的影響比較大,教育者不再是掌控者而是參與者,教師的地位在課堂上大大的削弱,這對教師而言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對話關系發生了變化,需要對這一關系進行重構,要能夠和學生平等的交流溝通,建立平等對話關系。大學生在新媒體環境中,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和世界觀受到了影響,容易出現迷茫的危機。新媒體環境也給教師的媒體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對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以及素質也產生了影響,需要進一步提高教育的整體素質。
4 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措施
面對新媒體教育環境,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需求就愈來愈大,教育創新需要從多角度進行考慮,筆者就此提出幾點創新措施:
積極創新教育的理念。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愈來愈重要,這和整體的教學發展也有著緊密的聯系,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講精細化的管理理念引入其中,要能整合聯動提升利用率,結合學生自身的特征針對性教育交流,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則來對校內學生成員在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上組織,全面實施規范化的教育管理措施。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和新課程改革的方向保持一致,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動積極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結合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利用微信以及微博等功能來和學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系,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聯系,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以及學習和生活的情況,通過整合聯動提高新媒體的利用率,從整體上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
強化師生新媒介素養教育力度。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產生的影響比較大,有積極的影響也有消極的影響,對此,高校就要加強對師生新媒體素養的教育力度,增強師生對新媒體的認知。新媒體的科學應用能促進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知識效率和提高學生學習質量,教育工作者就要能將自身在課堂中的能動性充分的呈現出來,調動學生適應新媒體課堂環境的主動性,把握好新的教學環境,要對大學生思想動態以及心理特征有詳細的觀察和關注,提高對新媒體環境下思想政治資源信息的選擇能力,了解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的需要,針對性的制定教學方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要提高新媒介素養,能對新媒體技術科學靈活的應用,確立大學生正確價值取向。
注重創新教學的方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這就需要借助新媒體技術為改善教學的現狀打下堅實基礎,能從多角度考慮創新創新教學的方法,克服傳統灌輸的教學模式,要能在新媒體環境下轉變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的狀態,積極引導大學生主動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并引導學生和實踐相聯系。新媒體教學環境下,將手機媒體以及社交軟件等作為教學的工具和方法,結合學生自身的興趣特點,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在新的學習環境下,主動的參與到思想政治實施的學習環境中去。通過建立完善高效的網絡交流平臺,來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讓大學生價值理念以及思想訴求都能通過網絡呈現出來,給教師提供最新的思想動態參考依據,這樣才能針對性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
加強新媒體校園文化建設。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需要從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加強重視,通過手機媒體平臺的運用開展多樣化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進而豐富大學生的課外活動,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向學生通過新媒體的運用傳播正能量。通過手機微信公眾號的方式開展各項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如愛國主義活動以及紅色主題活動等,通過微博互動網上支持投票和點評的方式,加強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互動,這對增強學生思想政治參與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就能發揮積極促進作用。通過開展主題文化活動的方式,和大學生的性格特點也比較符合,能帶動學生之間的參與熱情,這也是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知識學習質量的重要舉措。
5 結語
總而言之,處在現階段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充分注重和教育改革的要求相契合,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質量。新媒體環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需要從多角度加強,在教學技術的應用上以及管理方法的應用上都是比較關鍵的,上文中對新媒體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情況進行了簡要闡述,希望能有助于實際的思想政治教學發展。
(作者單位:新余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