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顯均
國家督學成尚榮教授指出:“課堂教學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識教育,從知識走向智慧,從培養“知識人”轉為培養“智慧者”;用教育哲學指導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領教師和學生愛智慧、追求智慧。由此可見,讓智慧喚醒課堂,讓智慧引領教師專業成長,是時代的呼喚,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是課堂教學煥發生機與活力的契機,也是新時期教育教學改革的重大使命”。因此依靠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鐵嘴上課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現代教學和新高考的需要,從而新型的教學模式“智慧課堂”,這種打破時空限制的云教學模式應運而生。
所謂“智慧課堂”,是構建在信息化環境基礎上,以學生為中心、個性化、互動、協作、探究的課堂,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方式與學習方法。從名稱上看智慧課堂的關鍵在于“智慧”二字,本人以為它應體現教師的智慧和學生的智慧,而重點是學生的智慧,培養智慧的學生,使學生成為“智慧”的人。
我校智慧課堂的課前準備是課前預習案的推送,教師通過平板將預習案推送給學生,學生完成預習案后又將答題卡發送給老師,老師通過答題卡了解學生預習情況,以便確定課堂上的講授重點。課前預習案的推送是智慧課堂的基本。預習是學習新課的第一步。只有預習充分,才能提高聽課的效率。預習可以使自己發現舊的知識結構中的薄弱環節,并在上課前迅速補上這部分知識,為聽課掃清障礙。不經過預習的聽課,只能是老師講什么就聽什么,分不清難點和重點,失去了聽課的目的性和選擇性。用教育學的理論說,帶著問題上課,求知欲更強。變被動為主動,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這樣一來,自然就提高了聽課的效率。
下面我將引入本期推送的高中數學人教版(A版)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第一課時《正玄定理》,加以說明。
該次課前資料推送,除了發送了上述預習案,同時還推送了正弦定理的發現與證明的視頻。
本次預習案的推送的目的:(1)讓學生明確本堂課的學習目標;(2)以生活中的實例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興趣;(3)檢測學生預習程度,通過學法交流了解學生預習效果;(4)通過教師端對學生預習情況的反饋,教師及時對學生進行表揚和方法指導,以便提高學生的學習激情。
綜上所述,對正弦定理的證明便成為了課中互動探究的重點,以便及時鞏固、加深學生對正弦定理的認識。只要老師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愛上預習、學會預習、善于預習,相信我們的課堂將會更加的豐富、充實而又高效。
(作者單位:四川省射洪縣太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