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穎
邊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是肩負促進民族地區大發展、大繁榮和大團結歷史重任的生力軍,也是傳承邊疆少數民族優秀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內化為邊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內在凝聚力,外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際行動。邊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和實踐,既是實現其自身成長成才的重要保障,也是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維護民族團結與國家安定的現實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用穿衣服第一顆扣子扣錯就會顆顆都錯的形象比喻,闡述了青年人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重要意義,并寄語青年:“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少數民族大學生具有獨特的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在接受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面臨一些特殊的難題。只有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才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得到少數民族大學生的認同與踐行,從而幫助少數民族大學生更好地成長成才,也才能更好地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1 邊疆民族地區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與踐行必要性
1.1 提升綜合素質,實現全面發展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升綜合素質,是教育活動的最終落腳點。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作為少數民族大學生素質教育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其核心要義就在于促進其身心發展的和諧統一。培育少數民族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認同,不斷提高其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引導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崇高的人生信念,對于保障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1.2 維護邊疆民族地區和諧穩定的現實需要
民族地區與邊疆地區在地域上高度重合,是我國民族分布的重要特征。邊疆民族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社會構成和地緣政治格局,導致其穩定問題相對突出。維護邊疆民族地區的社會穩定,需要多管齊下。作為文化認同核心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則具有強大的思想凝聚功能,它能夠最大限度地形成價值共識,避免因價值觀念的混亂和對立而導致的個體行為失范和社會失序,從而為實現邊疆民族地區的和諧與穩定提供了觀念基礎。
2 邊疆民族地區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與踐行的實現路徑
2.1 幫助邊疆地區少數民族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穩定、正面的認知
首先,要學會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理論再生產。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和認知水平的差異,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系統整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改變過去抽象的、零散的說教式講解,使之轉化為大眾化語言的理論闡釋,與邊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情感需要、發展興趣和利益訴求緊密結合,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成為少數民族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價值觀。其次,注重對教學載體和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一方面充分發揮互聯網、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技術的優勢,以短信、微信、微博為載體,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大學校園的日常生活之中,另一方面借助專題講座、知識競賽、辯論研討等豐富的形式,力求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解讀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而提升邊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學習和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體自覺性。
2.2 挖掘少數民族優秀文化特色,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各民族優秀文化的有效對接與有機融合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并不是與民族地區多民族文化相沖突的,也不是要取代各民族文化,相反,兩者之間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民族文化起到引領和指導的作用,為民族文化發展指明方向,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反過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起到豐富、充實和促進的作用,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豐富的文化材料支撐,兩者共同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因此,在宣傳教育中應該用各民族的語言形式來闡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之與各民族優秀文化結合起來,并植根于各民族優秀文化的土壤之中,使之生長和繁榮起來,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具有民族的特色,使邊疆民族地區大學生堅定選擇并積極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從內心的深處將之作為學習、生活的價值選擇。
2.3 構建多元的實踐轉化機制,拓寬邊疆民族地區大學生的實踐平臺
少數民族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從外在灌輸轉化為內在認同,關鍵在于增強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自覺。堅持知行合一、實現從理論向實踐的轉化是少數民族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最終歸宿和落腳點。
學校應豐富學生的實踐渠道。學校應針對邊疆的少數民族大學生提供一些有利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機會,以此增強大學生的實踐意識。大學生的社會實踐形式多種多樣,且正在不斷的發展和豐富,這些形式不應僅僅限于校園中,學校更應該結合校外,深入社會的各個行業、各個領域,在社會上形成穩定的、全方位的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基地。首建立完善的榜樣示范機制。樹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榜樣模范和先進典型,發揮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導作用,通過他們的實際行動,感染和帶動其他少數民族大學生,使其體會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并自覺踐行。
(作者單位:云南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