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珂忠
社會發展在為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影響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其中帶來影響嚴重的觀念變化是人們的婚姻觀念,逐步呈現開放性和普遍性,使得社會的離婚率逐年增加,并且離婚問題也逐步成為普遍性的社會問題。與此同時,家庭離婚率的增加,導致了家庭結構組成的不完整,從而促使家庭教育工作無法正常開展,繼而影響了學生進行學科知識學習的興趣,限制了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本文就中職學生所處離異家庭的教育情況進行簡要分析。
在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人們的社會價值觀也不斷發生變化,這也使得家庭離異問題越來越普遍化,這種現象已經不被大家所反感。目前,我國離婚率在不斷增加,也使得離異家庭孩子增加,并且家庭離異問題使得家庭的結構呈現不完整性,不利于家庭教育的順利開展。與此同時,家庭離異問題也使得一系列不良情緒、心理壓力、學習表現等問題伴隨而來,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思想積極性,從而限制學生全面化、健康化發展。筆者在本文中針對離異家庭中的中職學生,就其產生的不良問題行為進行分析論述,并且針對這部分不良問題行為提出了合理化的教育教學措施,促進中職學生的健康、穩定發展。
家不僅是溫暖的港灣,而且和睦、溫馨的家庭氛圍也能夠督促父母更好的執行家庭教育,擔負起自身的教育義務和教育職責,從而也能夠為中職學生提供安全、和諧的家庭環境,對中職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穩定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而對于已經離異的家庭環境,由于家庭結構的不完整性,以及父母關系的不和睦性,從而直接影響中職學生的心理狀態、行為舉止、性格發展、學習成績等諸多方面,繼而為中職學生步入社會后的學習、工作、生活帶來不利的影響。
1.1 會產生嚴重的心理壓力問題
離異家庭具有不完整的家庭結構,而不完整的家庭結構會直接影響家庭教育的順利進行,從而影響了家庭和父母對中職學生學習情況的監督,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中職學生的父母離異后,這種不完整的家庭結構會使中職學生產生自卑心理,使得他們在與人交流、溝通時也會產生內心的人際敏感問題,從而降低中職學生進行學科知識學習的效果。
②不完整的家庭結構也會影響學生進行學科知識學習的狀態,導致中職學生產生嚴重的學習抵觸心理和厭學心理,對部分人和事都會產生極端的抗拒心理態度,從而使得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情緒多處于極端化。
③離異家庭會使中職學生的精神世界變得脆弱不堪,經不住外人嘲笑、猜忌等想象的出現,從而會影響學生與他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使得中職學生會產生自卑心理和孤僻性格,例如,離異家庭中的學生在與他人交流時,無法完全融入到交流氛圍中,會感覺到被同學排斥在外,長久下來就形成了自閉性格。
1.2 會產生不良的行為舉止問題
部分家庭出現離異問題的原因,多為家庭中存在著嚴重的家庭暴力現象以及家庭爭吵現象,這些家庭現象是影響中職學生行為舉止的關鍵,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離異家庭中的中職學生對待長輩或他人時,會出現無所謂的表現態度和失禮的情感表達,例如,教師或者長輩在詢問學生某一問題時,學生會無視詢問,甚至對長輩或者教師的教育,也會產生無所謂的態度。
②受到不完整家庭結構的影響,導致中職學生在學習時,會出現亂扔書本、亂摔東西等現象,甚至會經常與同學發生口角爭執和身體碰撞,長時間處于這種狀態下,中職學生會形成暴力行為習慣,從而使得他們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只會使用暴力手段進行解決。
③而部分離異家庭中的中職學生會存在怪異行為,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時期,由于受到青春期反叛心理的影響,離異家庭中的中職學生會產生自暴自棄的想象或者產生目無一切的現象,不會與任何人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嚴重的甚至會使學生出現自甘墮落的現象,做出影響他人生命安全、財產安全的事情,從而違法了法律法規。
1.3 會產生偏激的價值觀問題
離異家庭中的中職學生除了存在心理健康問題和行為舉止問題之外,還會存在這偏激的價值觀問題,影響學生的長遠發展,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不完整的家庭結構會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導致中職學生缺少對自己未來的人生規劃,以及缺少明確的未來人生發展方向,對于這些消極問題,學生始終都呈現出無所謂的態度。
②離異家庭中的中職學生存在偏激的世界觀,對現實社會和實際生活存在消極的對待態度,對待一切事物都處于極端心態,從而導致這部分中職學生在畢業之后,難以適應社會發展。例如,離異家庭中的學生在學科知識的學習中,由于學習成績不好或者學習表現不好,而被教師批評,這時候學生就只是埋怨教師不公平,卻不知道從自身上找原因。此外,這部分學生會經常在學習中與教師對立,不服從老師的管教。
③離異家庭會使中職學生的價值觀呈現扭曲性,甚至是與法律、道德相違背的,從而使得打架互毆事故的發生率逐漸增加,繼而影響學生在社會上的發展,甚至影響學生的前途。例如,離異家庭中的學生會因為父母離異,覺得父母已經不愛自己了,這時候學生會不服教師和家長的管理,學生會逃課在社會上閑逛。
2.1 加強對離異家庭中的中職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針對離異家庭的中職學生產生嚴重心理壓力,中職學校要積極進行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工作,其相關措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中職院校要加大對離異家庭中職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力度,例如,學校可以開展心理教育課程和心理輔導課程,也可以定期開展心理測試調查,來了解這些學生的心理問題,從而能夠增強自身的心理承受壓力。
②即使是離異家庭,中職學生的父母也要注重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逐步將父母已經離異的原因和離異的現實滲透給孩子,在他們已經有了心理準備的前提下,能夠理解父母選擇了離異。
③父母雙方離異之后,也要適當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開導,將真實的情況都告訴給學生,并且也要告訴學生,即使父母離異了,也會繼續愛他們,從而來減少學生因此而產生的擔憂、抑郁心理。
2.2 積極引導離異家庭中的中職學生養成正確行為
中職學生受到父母離異問題的影響,會產生極端惡劣的行為舉止習慣,因此,中職學校要采取科學化、合理化的教學管理措施,來糾正中職學生的不良行為,其相關措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中職學校要著重對離異家庭的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思想灌輸,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舉止習慣,能夠從根本思想上規避學生的不良行為舉止想象的發生。
②中職學校、中職教師、雙方父母要積極與中職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引導學生能夠將不良的行為舉止習慣逐步向陽光健康方面發展,促使學生能夠將關注父母離異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科知識的學習上。
③針對已經產生不良行為舉止習慣的中職學生,教師和父母雙方要及時糾正他們的行為錯誤點,再給予學生正確的行為習慣引導,避免離異家庭中的學生再次形成不良的行為習慣。
2.3 注重幫助離異家庭中的中職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
受到不完整家庭結構的影響,會嚴重影響中職學生的價值觀念,限制學生未來的發展,因此,中職學校要積極采取恰當的教學管理措施,幫助離異家庭的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他們的前進和發展指明方向,其相關措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是指中職學生能夠通過自我心理調節和自我行為調節,來正視父母的婚姻離異問題,從而避免家庭離異問題造成的偏激世界觀,能夠利用客觀的、科學的角度來認識世界,逐步由感性認知升華到理性認知。
②即使是父母離異,雙方家長也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促使中職學生能夠認識到自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并且學校和教師也可以通過利用多樣化的教學管理方式,來幫助中職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存在價值,從而促使中職學生能夠更好的規劃人生發展,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
綜上所述,針對離異家庭中的中職學生所存在的問題行為,進行簡要的分析論述,并且能夠針對這部分問題行為,來采取相應的教學管理措施以及離異家庭教育教學措施,從而降低不良問題行為帶來的影響。與此同時,這些教學管理措施和家庭教育教學措施,對離異家庭中的中職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起到導向性作用,但是,中職學校在進行教育教學管理的同時,也要積極與學生的雙方父母進行溝通,建立良好的“家校一體化”的教學管理機制,從而能夠促進學生健康、長久發展。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機電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