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玲
(河南省體育中學,河南 鄭州 450044)
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進行理論認識和實踐活動的途徑。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學才能善求,巧妙的、恰當的教育方法可以激發學生興趣,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滿足和快樂,對從事某種活動有推動作用。
筆者就河南省中專生對政治課興趣程度做了問卷調查,主要針對中專在校生,發出問卷1000分,收回980份,有效問卷975份,其中中專男生問卷占661份,女生問卷占341份,有效率達97.5%,具體情況如下:

河南省中專生對政治課興趣程度調查表
通過河南省中專生對政治課興趣程度調查表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僅有13.3%的中專男生和6.7%的中專女生對政治課興趣濃厚;34.7%的中專男生和19.7%中專女生對政治課興趣情趣一般,其他學生對政治課興趣較低,甚至興趣全無。由此可見,激發中專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是非常必要的。
筆者在多年的政治教學中,探索了一些新的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謹此羅列,以求拋磚引。
學生都喜歡聽故事。語言生動、表情豐富,讓孩子有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故事有助于增強課堂魅力,起到寓教于樂的效果。筆者在講《生活與哲學》第五課《把握思維的奧妙》中意識的作用這一內容時借用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乞丐來到一家門口,向一位大嫂乞討。這個乞丐太可憐了,他的右手連同整條手臂斷掉了,空空的袖子隨風晃蕩著,讓人看了非常難受。
大嫂指著門前的一堆磚對乞丐說:“你幫我把這堆磚搬到屋后去吧。”乞丐生氣地說:“我只有一只手,你還忍心讓我搬磚。不愿意給就不給,何必刁難我?”這位大嫂聽了并沒有生氣,而是彎下身子搬起磚來,她故意把一只手插進褲袋里,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回來說:“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為什么不能干呢?”乞丐怔住了,過了一會兒,終于彎下身子,用他唯一的一只手搬起磚來,一次只能搬兩塊,整整搬了兩個小時,才把磚搬完。大嫂遞給他一條雪白的毛巾讓他擦拭汗水,又給了他二十元。乞丐接過錢說:“謝謝你,我永遠不會忘記你的。”
幾年之后,一位老板模樣的人來到了這位大嫂的門前。這個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邊的袖子隨著風兒一蕩一蕩的……”
故事講完之后,讓學生相互討論故事的寓意何在?說明了什么哲學道理?很顯然,在這個故事中我們感受到了唯物辯證法的原理即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由此可見,故事可以點燃學生興趣之火,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輕松感受到了唯物辯證法的哲學道理。
作為我們體校學生,思想上不太重視思想政治課,如果一味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那么大部分學生就會玩手機、睡覺,上課死氣沉沉,老師的情緒也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影響。如何才能改變課堂現狀?有一次筆者在講《生活與哲學》中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中 “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時,本人利用家里兒子玩剩下的氣球,在課堂上組織了一個“吹氣球”的活動,沒想到學生很是活躍,連平時經常上課睡覺的學生都很積極地參與這一活動。活動結束后,我讓學生聯系課本哲學知識思考這一吹氣球活動蘊含著什么哲學道理?通過這節課,我感受到了實驗活動的教學方法可以改變學生死氣沉沉的課堂狀態,既振奮了學生精神,又讓學生領會了教材內容,何樂而不為?
“一雙眼睛看不住幾十個學生,一顆愛心卻可以拴住幾十顆心。”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愛是一種神奇的力量。對于學生的錯誤,我們要靈活處理。學生在課堂上沖撞老師或嚴重違反紀律時,如果教師壓住怒火,說上幾句詼諧幽默的話,或許能化干戈為玉帛,既保護了學生自尊,又引導教育了學生,建立了友好的師生關系,贏得了學生們的喜愛,增加了課堂魅力。所以,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和寬容的態度去對待學生,努力捕捉學生的閃光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呵護學生的自尊,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
當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還不止這些。正如恩格斯所說“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教師們用心去探索,就能找到切合實際的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