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五昌

摘要:本文通過鋼筋混凝土住宅樓局部切割拆除模擬計算分析,對比拆除前后計算數據,確定拆除后對剩余部分結構整體安全性的影響程度,為其他工程在創新性技術實施方面提供技術借鑒及新的建筑處理思路。
Abstract: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local cutting demoli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residential building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calculated data before and after demolition to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on the overall safety of the remaining part of the structure after demolition, for other project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ve technology to provide technical reference and new architectural treatment ideas.
關鍵詞:鋼筋混凝土;住宅樓;計算分析
Key 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d;residential buildings;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TU745.5?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24-0119-03
0? 引言
隨著中國城鎮化改革的不斷推進,為實現土地優化配置、功能區構建、建筑布局整齊劃一,保證居住環境安全成為城鎮化的首要目標,但大規模的拆除對于當地居民的生活會造成極大影響。對于影響城市規劃不多,或住宅安全情況輕微問題的住宅樓采用局部切割拆除,是實現經濟利益與社會利益雙贏的“良方”。
1? 工程概況
該工程為八層(局部九層)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主體高度為24.75m,長度為37.15m,寬度為11.8m,室內外高差0.45m??拐鹪O防烈度為8度,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三組,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20g,抗震設防分類為丙類,設計特征周期為0.35s,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框架抗震等級為二級,一層商店為矩形框架柱,尺寸為500mm×500mm,二~八層為異形框架柱,肢長500mm,肢寬250mm,鋼筋混凝土現澆樓板,基礎采用鉆孔灌注樁,混凝土強度設計等級:基礎、框架柱及框架梁為C25,現澆梁、現澆板為C20。填充墻用M5混合砂漿加氣混凝土砌筑。
2? 擬拆除情況
本工程擬拆除~{13}軸線,采用靜力切割拆除,拆除前后平面圖見圖1、圖2。
3? 拆除前后計算數據對比
3.1 結構周期及振型
局部拆除前與局部拆除后結構周期及振型見圖3、圖4。
3.2 樓層側向剪切剛度
局部拆除前與局部拆除后樓層側向剪切剛度見圖5、圖6。
經過對比,拆除前后X方向剛度減小了0.09,y方向剛度增大了0.07。
3.3 各樓層受剪承載力
局部拆除前與局部拆除后各樓層受剪承載力見表1、表2,圖7、圖8。
經過對比,拆除前后各樓層X、Y向抗剪承載力比值均呈減小趨勢,變化規律一致。
3.4 各樓層最大位移及最大層間位移角
3.4.1 樓層最大位移
局部拆除前與局部拆除后各樓層最大位移見表3、表4。
經過對比,拆除前后各樓層X向位移呈增大趨勢、Y向位移呈減小趨勢,但均在規范允許范圍之內。
3.4.2 最大層間位移角
局部拆除前與局部拆除后各樓層最大層間位移角見表5、表6。
經過對比,拆除前后各樓層X、Y向各樓層最大層間位移角均無明顯變化。
通過對比以上計算數據,該工程局部拆除前后結構振型周期、樓層側向剪切剛度、各樓層受剪承載力及各樓層最大位移及最大層間位移角等主要參數及變化規律均無明顯變化,由此可見,對于本工程來說,拆除一半對于剩余結構安全性影響很小,可以忽略不計。
4? 拆除時應注意事項
①在拆除施工前,應根據《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術規范》(JGJ 160-2016)中的要求,由專業人員制定安全可靠、切實可行的拆除方案。拆除過程中及拆除后應實時監測,防止意外發生。②具體拆除時,應按照自上而下的順序分層分段進行。先拆除非承重構件,后拆除承重構件,按照板—梁—柱的順序進行。③本次驗算只是理論模擬計算,未考慮拆除過程中機械的振動對剩余結構的影響。因此,在拆除過程中,盡量選用振動較小的機械設備。在拆除過程中,精心施工,嚴禁使用機械設備對剩余結構進行撞擊或產生較大震動,影響剩余結構的安全。
5? 結語
本文通過模擬計算分析,通過計算結果對比,本次局部拆除前后主要計算參數未發生明顯變化,不會影響剩余結構安全,確定了本次拆除方案的可行性,為進一步實施局部拆除改造提供了科學依據,同時也為后續類似項目提供了經驗借鑒。
參考文獻:
[1]GB 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S].
[2]GB 50009-201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S].
[3]JGJ 160-2016,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術規范[S].
[4]劉賽楠,張仕國.某磚混住宅樓局部拆除改造的設計與施工[J].建筑知識,2013(04):136.
[5]歐陽天云,馬建軍,池恩安,鐘冬望.剪力墻結構高層住宅樓爆破拆除數值模擬研究[J].
[6]宋文佳.某住宅樓的檢測鑒定與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7(9):114-115.
[7]楊宏,劉暢.淺析結構加固時卸載和加載對原結構的影響[J].四川建筑,2008(03):192-194.
[8]李軍.住宅樓局部切割拆除加固技術[J].山西建筑,2018,44(32):102-104.
[9]劉紅霞.鋼管混凝土拱橋局部拆除施工方案[J].價值工程,2019,38(16):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