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晶
摘要:隨著社會及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幾乎已經覆蓋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傳播方式和手段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隨著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傳播媒介的發展,傳統新聞媒體作為信息傳播的主要傳播者,面臨著極為嚴峻的發展挑戰,傳統科技類報紙的編輯要想適應這種激烈競爭并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必須敢于改變、勇于創新。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筆者從三個方面探討了科技類報刊編輯如何在新形勢下做好編輯工作。
關鍵詞:科技;報紙;編輯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生活物質水平的提高,人們也越來越關心身邊的科技知識、世界科技的最新發展動態以及諸多的科技趣聞,如國家的最新科技政策、科學新發明和新創造、生命研究的進展、宇宙的探索等。據《新聞出版報》統計,我國公開出版、正式發行的各類科技報已達到100多家。在一些綜合類報紙的新聞報道中,科技新聞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因此,作為科技類報紙,應該肩負起宣傳科學發展觀理念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重任,堅守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介紹和普及現代科學技術知識。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淺析如何做好科技類報紙的編輯工作。
第一,要有鑒別科技信息的能力
編輯工作是為了讓更多的讀者盡快地了解新聞事實和真相,并不僅僅是將新聞素材經過整理、加工后發表在報紙上,而是要認真地對新聞信息進行選取、加工和處理,做到去偽存真、去粗取精。面對浩如煙海、瞬息萬變的科技信息,科技編輯如何有效地鑒別并從中選擇既有科技性又有新聞性的可用信息,是對其基本工作能力的檢驗。因此,編輯要科學地把握分析科技新聞信息,嚴格按照新聞的政治標準和業務要求取舍和改進科技信息。對于涉及中央精神或領導講話的稿件更要嚴格把關。
科技是嚴謹客觀的,但科技的發展也不是一成不變、一帆風順的,編輯在工作過程中要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客觀、一分為二地看待問題,而不應該迷信科學家,因為有些科學家說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科技是一個不斷創新、不斷發展的過程,科學家之間也常常會有許多爭論,對于這些爭論,我們編輯更應該冷靜地對待,以客觀事實為依據,認清新聞客觀規律,而不應該左右搖擺、人云亦云,或試圖做一個裁判者。
第二,創新工作方式
創新是永葆生機的動力和源泉。編輯作為信息的重要傳播者、與作者及讀者溝通的橋梁,不論何時、發生何種變化都必須時刻銘記自己的使命。心中牢記這個使命,緊跟時代發展變化腳步,積極轉變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方式,將自己從局限和狹隘的思想中解放出來,創新自己的工作方式。
以前的報紙編輯很難展現編輯的個性,因為編輯大都屬于“幕后”工作人員,只是將科技新聞材料進行修改與加工,減少了受眾吸引力。面對新形勢,科技類報紙編輯應當轉變自身的定位,在突出自身個性與風格方面下功夫。并且,科技類報紙編輯也要關注市場的行情、報紙的發行、受眾的需求等,努力做一個復合型人才。另外,現如今已經不存在“只有我有”的獨家新聞,而是變成了“人有我深”“人有我新”的相互競爭。報紙媒體要依靠深度報道與專題報道的傳統優勢,加強對重大科技新聞事件的縱深報道,還可以對一些熱點科技事件做報道策劃。所以,科技類報紙編輯要加強主動策劃的意識,站在全面的角度上,對科技新聞背后所展現的真相與信息價值進行更深層次地挖掘報道,體現出科技類報紙的風格與特色,避免內容出現同質化的情況。
只有具有創新點的報紙版面,才能受到讀者的喜愛。科技類報紙編輯要牢固樹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多從讀者的角度出發,想方設法的為讀者烹制色香味俱全的“精神佳肴”,提升報紙的可讀性與趣味性,提高報紙的閱讀量與發行量,從而發揮出傳統媒體在新聞資源、內容等方面的優勢。
第三,提升業務水平和科學素養
新時代,新要求;新使命,新征程。新的發展形勢,對媒體工作有了新的要求,科技類報紙編輯有了更高的使命和責任。新形勢要求科技類報紙編輯不僅僅是信息的加工者、文字的修改者,更應該是方向的把握者、知識的引領者,不僅僅要有過硬的文字功底,更需要和市場接軌,了解市場發展走向,緊跟時代發展潮流。
科技新聞編輯要緊跟社會與時代發展的步伐,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論素質和道德修養,用敏銳的社會觸角和慧眼識珠的本領去報道我國科技發展的新動態、新成果,要善于通過好的形式、好的版面,把好的思想、好的經驗做法、好的人物事跡等奉獻給讀者,積極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增強科技報紙的公信力和影響力。
科技新聞編輯不可能對所有科技領域的知識都很熟悉,因此編輯要加強學習,培養自己對科學的興趣,增強自己的科學素養,了解掌握國家的科技政策、我國科技領域的基本常識與研究方向、國際最新進展及我國研究達到的水平等。只有這樣,才能在編輯過程中做到心中有數。
作為一名科技類報紙編輯,面對語句不通、邏輯混亂的稿件,需要編輯對文稿的語句進行修改和整理,使稿件達到脈絡清晰、語言通順的效果;面對新聞要素缺乏的新聞稿件,編輯要與作者充分溝通,核實稿件的要素內容;有的科技報道重點不突出,就需要編輯深入挖掘稿件潛在的新聞內容,突出報道重點。編輯要把稿件中反映的信息放到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全局中進行綜合考量,把讀者最想看到的、最有新聞價值的科技信息傳遞給讀者。
新時代下,要想做好科技類報紙編輯工作,要始終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要增強對新聞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新聞業務水平、不斷提高使用新技術的能力,努力成為傳播先進科技的前沿陣地,促進人們精神生活健康發展,開拓科技新聞事業大發展的良好局面。
參考文獻:
[1]韓瑞蕾.新媒體背景下報紙編輯的轉型[J].青年記者,2017(23):74-75.
[2]周爽.創新編輯思維突破發展困境——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報紙新聞編輯工作[J].采寫編,2018(3).
(作者單位:科學導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