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漢斌
“我到華南理工大學求學時已經22歲,我是看著母校一點一滴發展的。”2016年11月16日上午,在華南理工大學建校64周年之際,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1953屆校友容柏生回到華園,參加“院士回母校”活動。在“世紀木棉”學術系列講座第228場上,容柏生與600多名師生分享他的科研經歷與人生感悟。
“同學們,你們想聽聽華南理工大學是怎么長大的嗎?”講座一開始,作為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的首屆畢業生,86歲高齡的容柏生就賣起了關子。
容柏生1953年畢業于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是學校第一屆畢業生。時任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終身榮譽總工程師,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從考入嶺南大學到全國院系調整后調入華南工學院,容柏生如數家珍般介紹著當年的變化經歷。“對母校的成立我印象深刻,因為我們首批學生享受學費全免、每月發飯票的特殊待遇,當時這對于我們這些窮苦大學生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容柏生興致勃勃地講述了自己如何在淮河修水道的過程中學習測繪知識、如何跟著老技術人員蓋房子、如何在大四一年惡補之前實習所缺漏的專業知識等經歷,為師生們還原了當年學習成長的歷程。他還分享了自己的運動史——會高臺跳水,奪得過廣州市跳高比賽冠軍。
“我有十二字箴言:必求甚解、知難而進、精益求精。”容柏生表示,不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要對每一個過程熟悉理解,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老老實實地做事情。
“看書看到不懂的就算了?不能算!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都要想方設法去解決,當你千方百計最終將問題解決的時候,你也突破了自己,提升了自我。”同時,容柏生寄語青年學子要熱愛自己的專業,腳踏實地、刻苦努力,不要好高騖遠、半途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