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楚涵
摘要: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迅速,并將成為我國外貿貿易的發展趨勢。文章通過對目前不同學者關于跨境電商發展研究的分析,并對現有文獻進行整理和總結,介紹跨境電商的定義和主要模式,對中國跨境電商發展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未來發展對策和措施。
Abstract: For the past few years, China's cross-border e-commerce has developed quickly, and will beco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and main modes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關鍵詞:跨境電商;電子商務;商務平臺
Key words: cross-border e-commerce;e-commerce;e-commerce platform
中圖分類號:F752.6;F724.6?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24-0291-03
1? 跨境電商的定義及主要模式
關于跨境電商的定義,學者們的意見大致相同,即通常跨境電子商務是指不同國家或地區的交易雙方,以郵件或者快遞等形式通過互聯網通關,且數額小、次數多、速度快的新的國際貿易模式。[1]跨境電子商務是指具有低成本、低門檻和開放性等特征的,采用現代信息技術,讓處受到地理位置限制的公司或個人能夠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電子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電子虛擬場所。
B2B、B2C和C2C是目前國際市場是最常見的三種模式,B2B是傳統電商最常用的模式,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縮短商品供應鏈,同時為零售者和消費者通過網絡進行購買和銷售提供了渠道,因此,B2C模式使用的越來越多,而C2C模式主要出現在不同國家的消費者之間的銷售和購買之間,僅僅針對某些特定少量商品。
2?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概述
近年來,美國對中國的反傾銷政策和國際間貿易壁壘的增加導致我國大額訂單縮減劇烈,特別是傳統外貿,造成了顯著的經濟損失。與此相反,成本和風險明顯較低并且交易靈活且便捷的跨境電子商務受到了海內外顧客的青睞。另一方面,而跨境電商市場相比于傳統貿易市場已經陷入的飽和狀態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同時各小型、微型企業都能夠利用跨境電商的低門檻、低成本和寬平臺等優勢有機會進入國際市場,加快企業走向國際化的進程。
彭哨認為作為一個持續性的信息交流平臺,跨境電商平臺可以成為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也可以在促進跨境物流和網上支付的綜合服務同時促進了業務信息的發布。鑒于目前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水平和服務質量直接決定了貿易量,也是未來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之一。[14]
張瑩,于峰認為中國B2C和C2C模式的快速發展也促進了我國電子商務產業的迅猛發展,試圖登陸海外資本市場的主要電子商務服務平臺,進一步刺激中國電子貿易平臺的發展,從而衍生出的以拼多多、聚劃算等為代表的回扣模式和全球購模式也進入快速發展時期。[2]
王外連,王明宇等認為作為中國新一輪戰略性產業之一的電子商務,最終將成為未來跨境貿易的趨勢。[3]
3?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跨境電商還處于發展狀態,但隨著其業務量快速增長,造成了不平衡的發展狀況,凸顯出一定的不足,在交易信用問題,在支付方面,在物流領域,在市場定位上,甚至在相關人才問題上,這些因素可能影響跨境電商的發展。
3.1 交易信用問題
作為跨境電商的顯著特征之一的網絡虛擬化,決定了交易雙方參與者會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另外,我國電子商務發展中很多運營商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識,并且沒有形成完善的法律體系。因此,信用問題非常重要,信用可以說是提高客戶忠誠度的決定性因素。[14]
劉娟指出相比于國內的電子商務交易,具有復雜交易環境的跨境電子商務的信用體系更加脆弱,需要更加完善的信用體制來支持。[4]
馮訓陽也指出跨境電子商務問題日益突出,其中包括交易中由于語言文化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障礙,和無法對買賣雙方進行有效的資格審查、信用評估和身份認證信用體系。面對不斷產生的交易問題和交易糾紛,法律適用已經成為跨境電商無法避免的問題。[13]
3.2 電子支付問題
此外,不僅僅是交易信用方面,在作為跨境電子商務的核心環節之一的跨境電子支付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尤其電子支付涉及交易雙方的資金轉賬安全。
正如馮訓陽認為的,雖然跨境電商與傳統的外貿行業相比有相似性,但是作為發展時間較長的外貿行業,其會在支付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問題早就已經提前暴露和解決,健全和成熟規范的爭端處理機制涵蓋了各類已經出現的問題和潛在的問題。而作為短期興起的跨境電子商務,其支付問題仍處于起步階段,必然存在著很多類似支付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發行和使用電子貨幣以及法律監督等許多方面的需求問題。[13]
3.3 跨境物流問題
物流不僅是整個電子商務交易的核心環節,也是電子商務由虛擬交易轉變為實體交易的一個重要途徑,甚至可以認為它是制約跨境電商發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它卻存在很重要的安全問題,主要包括貨物安全和數據安全兩個方面。
目前跨境電商物流方式主要包括郵政小包、專線物流、國際快遞、海外倉和國內快遞等形式。然而在跨境電商迅猛發展的同時,物流成本過高、配送速度慢、服務水平低等問題已成為發展電子商務進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3.4 電商人才問題
跨境電子商務的出現,極大改變了傳統的外貿市場的操作模式,然而,隨著跨境電商的迅速發展壯大,已逐漸暴露出人才儲備的嚴重不足。與此同時,還存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與人才供應不足之間的矛盾、電商企業利潤的降低與人力資源成本的上升之間的矛盾和企業對電商人才的要求與傳統教育模式之間的矛盾三大矛盾。在2016年,中國商務部預算,在未來五年內,在國際物流體系和跨境電子商務行業中國的人才需求量不低于五百萬人,特別針對一些中小型企業。
夏良清認為從我國2012年正式啟動跨境電商開始,對于此方面人才的培養沒有較成熟的體系,人才稀缺逐漸成為制約跨境電商發展的瓶頸。[8]
張瑩,于峰認為通過分析市場反饋的結果,跨境電商人才的供需嚴重失衡已成為制約我國跨境電商發展的關鍵因素,人才的缺乏甚至嚴重制約了行業的發展。
李冰雪認為“互聯網+”時代,已經逐漸揭示了跨境電商經營的電子商務商家對電商人才的要求與傳統教育模式之間的矛盾,即企業已經不僅僅滿足于只懂國際貿易的人才,反而逐漸傾向于在國際貿易的基礎上懂得外語和電子商務相關知識的復合型人才,但是中國目前的人才培養體系和現有的人才市場根本無法滿足這種要求。[9]
4? 我國跨境電商發展對策建議
針對以上提到的我國電子商務存在的幾大問題,下面提出了四點建議。
4.1 建立健全法律法規
針對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問題目前面臨的交易信用問題和電子支付問題,目前最迫切的是要建立和完善適合的電子商務信用信息共享體系和監督機制。為了保障在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消費者的權益,實現業務資格的審查,我們將努力形成政府主導,多方協同監督的電子信用體系。同時,建立跨境電子商務便利化通關服務監控平臺,進一步維護跨境電子商務在中國的穩定健康發展。
張瑩,于峰指出跨境電商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是國家對電子商務相關政策進行立法。對于新興事物之一的跨境電商,雖然經過政府的不斷努力,相關立法工作已經日趨完善,但仍然明顯落后于發達國家。
4.2 跨境電商企業物流化信息水平的提高
針對跨境電商突出的物流問題,國內學者們提出了不同的對策建議。
其中,在“互聯網+”背景下,一部分學者認為“互聯網+物流”將成為跨境電子商務物流企業的最佳選擇,其發展模式可以同時提升企業的物流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學者普遍認為,信息規劃是跨境電子商務企業不可或缺的任務,在為形成跨境電商信息產業鏈而建立的開放性網絡系統的基礎上,建立以物流大數據為核心的新型信息系統,從兩個方面打造高效新型的物流服務平臺;最后前瞻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抓住電商行業的新的增長點,針對自身企業業務的特點,及時優化相關業務流程。
同時,還可以采用建立“海外倉”的措施。“海外倉”作為目前跨境電商物流主要方式之一,由政府協助企業建立。其建立不僅可以幫助跨境電商企業節省國際物流的很多中間環節,而且省去貨物的交貨時間,是一種性價高的國際物流渠道,它的成立模式主要有三種模式:海外倉自建模式、與第三方合作模式以及一站式配套服務模式。[11]
4.3 加強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
大部分學者,如王姝怡認為跨境電商的飛速發展產生了對人才的巨大需求,應用型本科院校國際貿易專業應及時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跨境電商行業的長遠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12]
4.4 走品牌化發展道路
網絡時代信息資源非常龐大,從而導致商品的搜尋、遴選標識尤為重要,針對目前存在的市場定位模糊不清的問題,大部分學者認為,深耕市場,走品牌化發展道路是一條不錯的對策。
為形成良好的用戶品牌,可以采取強化商品的網站辨識度和感知度的方法,從而培養用戶的忠誠度。首先對目標市場進行細分與定位,針對企業面向的目標客戶群體進行相應的成長性分析,從而確立目標并實施有利于資源的集中配置和實現差異化服務的差異化戰略,最終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
彭哨認為,為使跨境電商平臺更好地找準市場定位,經營商可以從產品特色核心產品服務和盈利模式的構建三個方面入手。
5? 總結
近年來,跨境電商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顯著,跨境電商在新科技時代產生了大量鮮事物和鮮模式的背景下觸動著經濟的增長點,激發市場的巨大潛力和生命力。雖然相比其他國外發達國家,中國的電子商務發展比較落后,但對于亞洲人口和國家眾多的特點來說,跨境電子商務具有明顯優勢,作為一種新型的外貿領域嘗試,我國選擇在小額跨境外貿電子商務方面蓬勃發展。
盡管目前看來跨境電子商務將會在模式創新、產業鏈整合等方面將遇到更多的機遇與挑戰,但是我相信隨著物流、人才和監管等相關問題的解決和相關制度法規的完善,跨境電商平臺可以通過加大研發的投入力度強化企業的創新能力,抓住電商行業發展契機,全面實現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引領電商開啟嶄新的發展之路。跨境電商作為我國新的外貿突破口,將在國際貿易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曹淑艷,李振欣.跨境電子商務第三方物流模式研究[J].電子商務,2013(3):23-25.
[2]張瑩,于峰.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現狀及未來對策探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08):272-274.
[3]王外連,王明宇,劉淑貞.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現狀分析及建議[J].電子商務,2013(9):23-24.
[4]劉娟.小額跨境外貿電子商務的興起與發展問題探討——后金融危機時代的電子商務及物流服務創新[J].對外經貿實務,2012(2):89-92.
[5]孟祥銘,湯倩慧.中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7(2):120-125.
[6]張濱,劉小軍,陶章.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現狀及運作模式[J].中國流通經濟,2015(1):51-56.
[7]沈丹陽,黃金利,何仕奇.我國跨境電商物流模式研究[J].價格月刊,2015(8):39-42.
[8]夏良清.探索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J].經貿實踐,2018,242(24):199.
[9]李冰雪.論“互聯網+”時代跨境電商發展問題及對策[J].品牌研究,2018,18(06):271,273.
[10]廖蓁,王明宇.跨境電商現狀分析及趨勢探討[J].電子商務,2014(2).
[11]朱雅娜,謝潔,吳婷,等.我國跨境電商物流的海外倉模式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8,39(34):29-30.
[12]王姝怡.跨境電商背景下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應用型本科院校為例[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456(12):38-41.
[13]馮訓陽.我國跨境電商發展現狀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9(11):86-87.
[14]彭哨.我國跨境電商平臺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7).
[15]彭勇,劉佳瑩.攀枝花市跨境電子商務現狀探究[J].現代營銷(創富信息版),2018(12):244-245.
[16]王倩南,劉芳芳.我國跨境電商發展研究的文獻綜述[J].商,2016(1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