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美琪 陳彩虹 廖菲妍 周聰 夏藝滔 呂文海
摘 要:通過佛山市2000-2016年GDP和研發投入數據的城市對比分析,從研發投入規模、研發投入強度、研發投入增長率與GDP年增長率對比來度量佛山經濟的創新發展的情況,發現佛山經濟雖然在全國的體量較大,但是近2年卻存在研發投入強度落后廣東省平均水平的情況。論文進一步從研發投入的結構分析和研發人員投入的情況來分析原因,發現R&D來源結構中政府資金偏低,支出結構中基礎研究投入少,R&D人員的結構上研究人員占比小等現象。
關鍵詞:佛山經濟;研發投入;GDP;研發人員投入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1.049
0 引言
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經濟轉型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佛山也制定了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戰略,R&D投入規模不斷增大。論文通過分析佛山市研發投入現狀,與全國的一二線標桿城市的橫向、縱向比較,及對研發投入結構和研發投入人員的進一步分析,發現佛山R&D投入與經濟增長存在的問題,為佛山市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今后的R&D投入提供參考意見。
1 佛山市GDP及研發投入的現狀
1.1 佛山市2000—2016年GDP規模及其增長率情況分析
由圖1的分析可知,近17年來,佛山市的GDP持續增長,增速先逐漸加快,而后逐漸減慢,近5年來基本穩定。2000-2011年GDP增長率一直保持10%以上增速,而到了2012年增速放緩,開始以不高于10%的速度平穩增長。在經過12年的快速發展后,同全國趨勢類似,佛山經濟進入平穩的新常態發展時期。創新發展,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成為佛山當前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
1.2 佛山市2000-2016年研發投入經費總量的比較分析
從圖2可以看出佛山市研發投入經費總量上不斷擴大,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從整個廣東省來看,2016年來廣東省累計研發支出的數額為10842.95億元,佛山市總研發支出的占比為11.31%,排名前兩位的是深圳41.71%和廣州21.90%,佛山在第3名的位置。
通過與廣東省及全國典型一二線城市對比可以看出,佛山經濟體量在全國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研發投入在二線珠三角城市中有一定優勢,但與北上廣深幾個一線城市,及重慶,成都兩個省會城市相比仍有不少差距。
1.3 佛山市2000-2016年研發投入強度的比較分析
研發投入強度是R&D與GDP的比值,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科技創新上努力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從2009年起,研發投入強度逐年有了較快的增長,由2009年的1.32%飛躍到2015年的2.45%,上升的幅度近一倍,超過創新型城市研發投入強度2%的標準。說明2010年后佛山在創新上不斷發力,經濟增長模式逐漸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但是近2年佛山研發投入的強度卻呈下降趨勢,需要引起重視和進一步的分析。
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的地區,R&D投入意愿也越強烈,投入強度也越大。論文選取了5個珠三角城市(廣州、深圳、珠海、東莞、惠州)以及省外的2個一線特大城市(北京、上海),2個新一線城市成都、重慶共9個城市與佛山在2013年研發投入及其強度進行對比。
從圖7可看出,十個城市里投入強度在3以上的有3個,分別是北京,上海和深圳。佛山市2013年的投入強度在十個城市里排第五位,處于中等水平。與惠州,東莞,廣州這三個珠三角城市相比稍稍領先。佛山市研發投入強度領先于全國的平均水平,但與廣東省平均水平基本持平。
結合表1來看,佛山在2000年到2016年的R&D投入強度平均值達1.65,排在第六位,表現一般。由此可以看到,佛山市在R&D的投入方面也要看到與發達地區的差距,從表中可見雖然佛山市的研發投入強度高于惠州,東莞等二線城市,但與北京、上海、深圳一線城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廣州雖然排名比佛山后,但其GDP總量是巨大的,R&D的投入的規模也相對比佛山高。
由圖7和圖8發展趨勢的對比來看,2000-2016年佛山研發投入強度趨勢和總體水平接近于珠海與廣東省總體的平均研發投入強度,高于惠州和東莞。但2008-2013年,珠海市R&D投入強度超越佛山,且差距有拉大的趨勢。而東莞和惠州研發投入強度與佛山市的距離也不斷縮小,從表2可以看出,2016年佛山研發投入強度為2.32,落后全省平均水平,東莞為2.41超過佛山的研發投入強度,說明佛山研發投入強度增長的后勁不足。
1.4 佛山市研發投入增長率與GDP年增長率的比較分析
根據國際慣例,一個地區只有R&D增長率高于年GDP增長率,科技發展的實力和后勁才能得到不斷加強和長期維持。由此本文比較佛山、廣東省,全國在2001—2016年這段時間內的R&D增長率與GDP增長率的比值情況。
根據收集到的數據資料,佛山市總的發展趨勢是2001—2010年的研發投入增長率忽高忽低,波動明顯,而GDP增長率則較為平穩,在2001—2016間,除了2005,2007,2009,2013,2015,2016年的研發投入增長率比GDP增長率略低,其余10年都比GDP增長率高出了較大的幅度。但對整個廣東省以及全國分析2001—2014年間,研發投入增長率均高于GDP增長率,R&D與GDP增長率的比值分別為1.366和1.460,科技實力有著比較強大的后勁,而佛山市為1.395,與廣東省和全國的水平相接近,可見佛山市的科技實力后勁總體上也較為充足,但近兩年(2015—2016年)間的R&D經費增長始終趕不上GDP增長的幅度,科技發展的潛力不及2006—2012年這段時間。
2 佛山市研發投入經費結構分析
2.1 來源結構增長特點
一般地,R&D資金來源于4個方面,政府資金、企業資金、國家資金和其他資金,研究R&D活動經費的來源結構,可以了解各渠道資金對R&D活動的貢獻程度。截取2013年佛山市R&D經費的結構來看,2013年佛山市共計研發投入163.16億元,其中企業資金156.16億元,政府資金4.46億元,國外資金1.07億元,其他資金1.46億元,所占佛山市R&D經費的比重分別為95.71%,2.73%,0.69%,0.89%。
由圖8可知,佛山市全社會R&D經費在2013年主要來源于企業資金,而政府資金,國家資金和其他資金的占比都偏低。
由于統計數據的局限,本文僅收集了占全社會R&D投入比例最大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來分析其2009—2016年的資金來源情況。
可以看出,在佛山市的絕大部分研發活動的經費都投資在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上,且以企業自身的研發經費投入為主,政府并不需要太多地介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政府資金占比從2009年的2.17%上升到2012年的2.57%,再在2016年又下降為0.77%。二是企業資金占比方面由2009年的97.18%,于2012年下降為95.98%,而后逐年上升到2016年占比達到了98.80%。總體上,政府資金的投入比例呈現下降的趨勢,企業資金的投入存在上升的趨勢。
2.2 支出結構增長特點
R&D經費投入的具體支出對象分三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由上表可以看出,占佛山市研發經費投入絕大部分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在試驗發展方面投入比重非常大,而在應用研究,基礎研究方面投入量非常低。說明企業的研發投入經費以跟生產活動密切相關的試驗發展為主,應用研究和基礎研究這兩類需要一定間接的生產成果轉化才能帶來效益的研究主要還是由政府來實施。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而言,試驗發展累計投入占比為98.938%,應用研究占比為1.051%,基礎研究占比僅為0.012%。
3 佛山市R&D人員投入情況及對比分析
從2011年—2015年的R&D人員及其增長率以及R&D經費增長率來看,佛山市R&D人員數量的增長與R&D經費增長較為協調,2011—2014年創新主體有所增大,2015年出現了一次負增長的情況,但5年內研發人員的人均R&D經費不斷上升,R&D經費增長與R&D人員增長的匹配性上較為吻合。
根據廣東省2012年的科技投入分析公報,整理得出佛山市的研究人員及其折合全時當量以及全時人員占總R&D人員的數量的比較。
由此可見,2012年佛山市雖然在R&D人員投入規模上以73448人排名第3,處于相對領先的位置,但是對于研究人員的投入比重偏低,研究人員和全時人員所占R&D總人數的比例遠低于廣東省平均水平,研究人員折合全時當量占總R&D人員全時當量的比重也遠低于廣東省平均水平。
4 針對佛山市研發投入與GDP現狀的不足(提升點)的政策建議
4.1 繼續加大R&D經費投入規模,進一步增大研發投入強度
從佛山市2013—2016年的研發投入經費以及GDP的增長速度來看,兩者均有所減緩,但研發經費增長率下降的速度更快,到2016年已經下降為2.4%的增幅,而研發投入強度也自然跟著下降,2016年的研發投入強度為2.32,2015—2016年間出現了負增長的情況,反而比2013年研發投入強度的2.33略低,而且與其他珠三角城市以及廣東省平均水平相比,佛山市研發投入強度已開始落后,6個珠三角城市相比,佛山排名第5,僅強于惠州,落后于廣東省平均水平2.56,與全國研發投入強度2.11的距離明顯縮小。且雖然佛山市的研發投入規模相比珠三角的其他幾個二線城市相比優勢明顯,但與京上廣深這幾個一線城市差距明顯,與二線省會城市成都,重慶也相對落后且有差距進一步拉大的趨勢,可見繼續擴大研發經費投入規模的必要性,擴大研發投入也是佛山繼續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GDP穩增長,保持中高速增長的需要。
4.2 改善R&D經費來源結構
佛山市R&D經費絕大部分來源于企業,尤其是工業企業,2009—2016年內政府資金對R&D經費的貢獻均不足3.5%,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政府資金的占比更是僅僅處于0.5%—2.6%的范圍內,國外的資金也偏低,僅占0.5%—1.5%的范圍,說明佛山市在吸引外資方面做得不夠,科技和經濟的開放度不夠高,要改善佛山市的R&D經費來源結構,就需要加大政府的研發投入,財政科技撥款,積極引進國外資金 。根據2016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全國R&D經費中企業、政府屬研究機構、高等學校經費支出所占比重分別為77.5%,14.4%和6.8%,可見全國R&D經費來源于政府資金的比例至少為14.4%,差距明顯,我們認為以佛山市企業拉動作用尤為明顯的實情來看,政府資金應該調整到在佛山市全社會R&D 的占比為3%—7%的范圍內才能更好地進行引導。
4.3 改善R&D經費支出結構
佛山市的R&D絕大部分投向了試驗發展方面,投向基礎研究及應用研究的比例極低,也極大地影響了佛山市創新能力的提升,影響研發投入強度。單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來看,試驗發展的累計研發經費占到了98.938%,而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合起來只占1.063%。即便除工業企業外的研發經費全部投入到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上,試驗發展累計也占到了97.355%,加上2013—2016年佛山市的工業企業基礎研究的投入規模的下降,比例的下降,使得佛山市研發投入強度以及創新方面多多少少受到一些負面影響,據廣東省科技年鑒的數據,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試驗發展所占比例分別為4.2%,8.1%和87.7%,再看全國科技統計年鑒的數據,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所占比重分別為5.2%,10.3%和84.5%。可見佛山市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所投入的比重非常低,政府部門應該多投入資金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領域以帶動佛山市的創新能力。
4.4 提高R&D人員中研究人員所占的比重
從2012年佛山市R&D人員的數量和結構來看,R&D人員的數量大,但研究人員所占的比例過小,為20.7%,而廣東省的平均水平則為36.4%。當然也與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經費投入的不足有關,但更重要的是政府和企業方面都要有創新意識,開拓一些新的研究項目,設置更多的研究性的就業崗位,從而創造出更多的科技成果,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使得GDP增長更有效益。
參考文獻
[1]趙立雨.我國R&D投入績效評價與目標強度研究[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7.
[2]關友毅.安徽省R&D投入與GDP增長關系實證分析[A].科技與產業,2013,(4).
[3]車文軍.我國財政科技支出支持自主創新的實證研究[D].福州:廣州工學院,2010.
[4]王超.財政科技支出績效內涵研究[A].福州:福州大學,2011.
[5]傅晨,曾億武,姚婷,等.廣東省R&D經費的特點和發展趨勢[D].廣州:華南農業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