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長軍
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多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基于此,本文對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基本原則進行了分析,具體提出了將農民自愿與政府推動相結合、因地制宜的開展,確保形式的多樣性、以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的原則。并對完善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基本對策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幾點具體的發展策略:加大宣傳教育的力度,奠定一定的思想基礎、建立并完善相關的保護支持體系、完善自律機制,確保穩健發展,進而為推動我國的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有效的促進作用。
在經歷了不斷的發展與改革后,我國的農業與農村經濟逐漸朝向這新的階段不斷的邁進,從農產品供應的角度分析來看,總量上已經保持了大體的平衡,連年有余。從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現狀分析來看,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不單單是受到了資源的影響,市場對農業經濟的約束作業也越發的突顯出來。我國農業經營規模小,農民組織程度比較低,另外,加之我國的人口眾多,使得農民進入市場的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阻礙。因此,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使其具備應對市場挑戰的能力已經成為了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1、明確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基本原則
(1)將農民自愿與政府推動相結合
自愿原則是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基本條件,報確保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因此,在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中要秉承著自愿的原則,充分的調動農民對合作經濟組織的組織性與創造性。但是當前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過程中農民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秉承著自愿合作的原則下,還要政府的扶持與推動參與其中,通過政府為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創造出有利的制度與體制,促使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有效發展。
(2)因地制宜的開展,確保形式的多樣性
我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目前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中,不論是理論基礎還是實踐的經驗都不具備完善性。受到經濟因素、地理因素、社會因素等方面的限制,全國各個地區農村的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模式都有所不同。因此,要因地制宜的開展并探索出多種多樣形式的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形勢。只要是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為目標,任何一種組織形式都是可以被采用的。
(3)以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
我國得到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勢必要與形成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經濟體制。相關的合作經濟制度構建要經歷一定的條件與歷史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讓我國的農村合作經濟能夠符合國際的原則,還要在法律制度、市場發育情況與農民自身的局限性等制約因素上著手。不但要意識到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必然趨勢,還要對我國的具體經濟情況進行考慮,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穩定的促進我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
2、完善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基本對策
(1)加大宣傳教育的力度,奠定一定的思想基礎
相關負責人要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做好農民合作經濟的宣傳工作,要充分的做好廣大農民群眾的思想工作,解除農民同胞對合作經濟的誤解,要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合作意識與觀念,提升廣大農民對農村合作經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并且要定期的組織開展相關的教育活動與培訓活動,提升廣大農民群眾的整體素質,值得注意的是,要著重提升合作經濟帶頭人的合作能力與水平,提升農民群眾對合作的素質,促使農村合作經濟的有效發展。要從實際的角度出發,對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村合作經濟發展道路與模式進行積極的探索與研究,為我國農民合作經濟的組織發展提供有利的思想指導與理論指導。
(2)建立并完善相關的保護支持體系
在對我國農民合作經濟發展經驗進行總結的基礎上,要根據我國農民合作經濟發展的現狀,建立并完善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使得農民合作經濟活動在進行的過程中能夠有法可依,讓合作經濟組織的性質與地位能夠清晰明確,農村合作經濟的基本原則與規范能夠清晰明了。法律保護是對農村合作經濟的發展的有效前提,政府的支持則是農村合作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由此可見,政府可以依據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來促進合作經濟的發展。其中具體的措施可以有:在信貸方面予以支持、在稅收政策方上實施優惠、在財政撥款方面予以大力的支持等。
(3)完善自律機制,確保穩健發展
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是否具備一定的規范性,將直接影響到合作組織中的成員對組織的認可程度與信任程度,甚至會影響到農戶的參與情況。完善自律的機制主要包括了制定與完善農村合作經濟的相關章程、完善合作組織的民主組織管理機制、完善合作經濟組織的內部監督機制、完善合作經濟組織的利益分配機制等。
綜上所述,農民經濟合作組織是當今時代發展下的必然產物,在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在此過程中,政府要適當的進行參與,為我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健康發展起到有效的推動作用。與此同時,有關部門一定要做好廣大農民同胞的思想工作,促進農民合作謹記組織的穩健發展。
(作者單位:131400吉林省乾安縣農民科技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