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敏
重視堅持素質教育發展,教師要創新模式,突破傳統教學,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教育本身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將課本知識結合生活實際,在教學中不斷增加傳統文化內容讓學能夠愛祖國,有夢想,塑造正確價值觀,正確引導青年學生的人生方向。
1 先生好學,方能使學生好學
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習近平總書記心目中的老師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愛之心,有扎實學識的四有好老師,習總書記在北京大學的講話中提出,要想給學生一桶水,我會努力幾個字。短短的一句話,讓人感動,新時代的孩子們它們是青年的一代,同時他們也是網絡原住民,而我們如果不學習也許馬上就被淘汰了。作為老師要對于學生進行教育和教學就要學的更多,要好學。高爾基曾說過“不知明天該做什么的人是不幸的”,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植物生長需要從土地汲取水分和養料。教師不僅僅要學習先進的知識,還應該學習學生。教學過程中及時反饋,加強學生間的合作,形成相互激勵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反饋應包含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形式多樣如個別交流、組內交流、質疑、傾聽、訓練等。
2 教師以身作則,做好表率
育人者必先行為示范,以身作則。從外表到心靈都要起到表率作用。
社會在發展,學生禮儀教育也變得越來越重要,禮儀體現了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的高低,但是目前大部分學生對禮儀這方面知識掌握不足,從思想上就不重視。除了旅游專業,餐飲專業等一些服務型的專業對禮儀方面專門的訓練,其他專業的學生禮儀教育的培養更多的是老師的影響。在課堂上,教師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在傳遞的過程中教師的表現都是學生的榜樣,教師被稱為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要在課堂中做好表率,對學生要做好一個好的模范。只有教師具有了高素質水平的禮儀素養,那么才可以為學生傳遞出好的禮儀水平,讓學生在課堂上受到感染,受到激發,讓學生不由自主的去學習。因為好的禮儀表現,會體現出一個人的人格,會讓人散發出無限的魅力,教師在課堂上有高的禮儀修養,那么學生也會受到感染。因此教師也要不斷的去提升自己的禮儀水平,無論是在課堂還是在課外,都需要去注重禮儀表現,對學生富有愛心,尊重學生,溫和有禮,舉止大方,體現出一個優秀教師的風范。這就是教師需要做到的。
3 創新模式,突破傳統教學
教育不能創造什么,但它能啟發兒童創造力以從事于創造工作。學生要發展,就必須體驗學習的過程,而獲得體驗的最好方法就是親身參與。
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喜悅,中國學生的核心素養中包括實踐創新包括勞動意識和問題解決以及技術運動等等,習近平總書記提到創新是第一生產力,學生是青年的一代,他們處在黃金時代,培養創造力對于國家和民族都是非常重要的。青年人才未來的民族興旺和復興的動力,人才是第一生產力。青年強則國強,青年興則民族興,在教學課程中應該摒棄傳統開拓創新。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沒有止境,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中國也每時每刻都在發展變化,我們必須在理論上跟上時代,不斷認識規律,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新時代催生新思想,新理論引領新實踐。
學思在前,踐悟在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學校的核心,也是學校工作的重心,作為教師團隊不斷的通過研究和學習進行創新,提高教學質量。思維方式停留在老套路不可取。新近平總書記說創新是第一動力,發動青年教師獻計獻策,群策群力,不斷學期,創新教學改革,大膽嘗試,總結成果。
4生活即教育
“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陶行知
遇到教學案例的個案,老師要去反思和調查研究,在改變了教學模式的方式后,發展素質教育是我們非常重要的堅持,在曾經的教學中,完全按照教材中的案例進行教學這是不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我們的教材很多都是滯后性的,老師要把教材內容進行重新的整理和研究,在嘗試的過程中不斷增加中華傳統文化,教育部出臺完善中華傳統文化綱要中提出要把中華傳統文化潛移默化的滲透到學科中。在教學中不斷增加傳統文化內容讓學能夠愛祖國,有夢想。同時在課程中也會時事政治的內容,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滲透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中華創痛文化,在這個過程中我采取的方式就是讓學生不斷的進行操作。比如在十九大期間,老師可以讓學生卻學習圍繞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制作動畫作品。對于中國的傳統節日,比如重陽節、勞動節、國慶節等,可以讓學生進行命題的設置。
教育的核心體現立德樹人根本要求與時代精神,發展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通過這種方式對于學生對于時事的認知也有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教師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作為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工作,教師不僅僅是作為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而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教師教會學生的知識可能會遺忘,但是為人處世的大道理卻終身難忘。在培養人才的同時塑造正確價值觀,引導青年學生的人生方向。成為學生們政治思想的方向,成為學生政治思想上的導師。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只要喚醒沉睡的心,人皆可以為堯舜!
(作者單位:蘇州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