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化的不斷加深,城市社區建立逐漸增多,社區成為我國城市的結構的重要要素。因此,城市社區公共安全管理非常重要。城市社區建設過程中的社區公共安全管理可以保證我國和諧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為人民安全提供保障。目前,我國的社區公共安全管理存在一定問題,需要制定合適對策。
關鍵詞:社區公共安全管理;城市社區建設;問題;對策
城市社區是城市的主要構成部分,在城市社區建設過程中需要重視社區的公共安全管理[1]。城市社區是一定的區域的政經,經濟以及文化中心。社區公共安全管理是指在政府的引導下,社區中的居民,機構對社區中的公益事業,公共事務等進行自我治理。目前,我國處于并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需要在政府的引導下完善社區管理,共建和諧社會。
1 ?城市社區建設以及社區公共安全管理的關系
良好的社會公共安全管理有利于穩定社區發展,保證社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保護居民的各項權利,可以保證居住環境的防盜,防火,避免不良事件發生。促進城市和諧社區的建立。在城市社區中存在不同信仰,不同民族的居民,在生活過程中很可能產生爭議,甚至暴力沖突,這些會影響社會的和諧。社會管理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徑。城市社區公共安全管理本身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先進性,安全性和群眾性[2]。如果不能保證社區的公共安全,將不能得到社區居民的信任,不利于城市社區的健康發展。
2 ?城市社區建設發展過程中社區公共安全管理面臨的問題
2.1城市社區中存在安全隱患,社區的安全體系不完善
我國的城市化發展不斷加快,城市社區建立比較多,社區中的安全體系在不斷的完善和發展,但是存在很多的漏洞。比如在社區中出現物業公司撤離的情況,在小區中開車速度過快的情況,對社區的公用物資破壞,在樓層出現高空拋物等情況。這些事件會嚴重影響社區的公共安全,導致巨大的安全隱患[3]。社區中的自我監管能力較差,社區的安全體系不完善。如在武漢的百步亭花園社區很早就進行社區公共安全管理,現在,百步亭花園社區中10年沒有出現一件刑事案件,被盜被偷的事件,是武漢市城市社區公共安全的典范。
2.2社區的安全管理隊伍力量比較薄弱
社區的公共安全管理需要社區的居民強有力的組織服務,共同合作,群策群力,全力以赴。但是目前存在社區安全管理隊伍力量比較薄弱,沒有完善的制度保障,缺乏安全有效的管理錯誤。居民在鄰里之間沒有形成較大的凝聚力以及戰斗力,很多組織結構,隊伍建設,人員配置等方面的安排沒有落實。在社區管理中沒有基本的自我保證錯誤,防范的意識不足。
2.3居民組織化程度比較低,參與熱情不高
在社區公共安全管理中不僅需要專門的管理人員還需要社區居民的參與,防范,共同保護社區。只有居民參與自治的組織,才能夠學會自我管理,自我防范,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約束,形成安全防范網絡。但是目前,在社區居民組織的參與情況較差,居民熱情不高,對于公共安全問題關心較少。
2.4社區的組織管理機制不夠健全以及管理失調
隨著城市的社區建立不斷的擴大,增加社區公共安全管理的難度。社區的發展速度較快,人口逐漸增多,很多社區的基本服務不能跟上,組織管理機制不健全,存在管理失調的情況[4]。隨著社區的發展,外來人員的租住的情況,導致社區管理出現新的問題。
3 ?城市社區建設中公共安全管理對策
3.1在城市社區建設的總規劃中,需要充分考慮公共安全
隨著城市社區的不斷發展,為了提高城市居民的舒適度,在城市社區建設的總規劃中需要充分考慮到公共安全的情況。保證人們的居住環境優美,滿足居民的生活需要,交通便利等。另外,小區的公共設施,綠化,道路,保安,垃圾處理的情況需要一一規劃好,使用業主安排,物業進行實施的方法。盡可能完善社會的規劃,提高社區居民的安全性。社區安全在防范隱患上,需要從長遠來看,如排水系統的情況,房屋的維修保障,消防通道的情況等,需要進行系統化,規范化的完善,消除不安全因素。比如,在武漢市東湖邊在20年前還是一副美好的自然風光,湖光清澈,水鳥成群,現在,湖邊都是樓房,湖水污染嚴重,不知道需要多長時間的治理才能緩解。這是當初進行總規劃時,沒有考慮到社區公共安全,環境保護導致的。
3.2城市社區建設的規模以及速度需要理性
城市社區建設規模以及速度較快,不僅帶來了成群的樓房,還對自然環境造成較大的破壞,污染湖泊,水土流失,城市交通出現堵塞的情況,將會造成外來人類居住的安全隱患。因此,城市社區建設的速度以及規模需要進行理性控制,避免環境污染,保證可持續性發展[5]。
3.3加強社區的公共安全系統的管理,建立公共安全的應急機制
在社區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建立良好的制度管理,突出政府的作用,形成覆蓋社會的安全網,加強法制建設,維護群眾的利益。加強公共安全系統的管理,增加資本投入,增加社區公共安全方面的宣傳,營造公共安全的氛圍,建造和諧的社區。
4 ?結語
城市社區建設中需要注重社區公共安全管理,避免出現安全事故。在目前社區公共安全管理中存在一些問題,城市社區中存在安全隱患,社區的安全體系不完善;社區的安全管理隊伍力量比較薄弱;居民組織化程度比較低,參與熱情不高是導致社區安全防范不力的重要原因;社區的組織管理機制不夠健全以及管理失調是防范不力的根本原因。需要制定合適的對策,在城市社區建設的總規劃中,需要充分考慮公共安全;城市社區建設的規模以及速度需要理性;加強社區的公共安全系統的管理,建立公共安全的應急機制。
參考文獻
[1] 單菲菲. 基于公共價值視角的城市社區治理績效反思[J]. 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44(06):123-129.
[2] 李菲菲,龐素琳. 基于治理理論視角的我國社區應急管理建設模式分析[J]. 管理評論,2015,27(02):197-208.
[3] 李冰,王青青,黃天娥. 基于居民認同的我國當代城市社區建設模式選擇[J]. 湖南社會科學,2015(01):165-168.
[4] 陳鵬. 中國社會管理創新體制模式研究——基于四種模式的案例分析[J].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4):5-24.
[5] 黃軍喜,吳新平,盧蒙.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團場社區建設與治理的思考[J]. 社會治理,2015(03):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