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摘 ?要:童話在小學中低年級階段占據了重要的篇幅。閱讀童話,能夠增強學生的想象和聯想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從多角度看待問題。另外,童話中還蘊含著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能夠提升學生的品格修養。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主要以單篇童話講解為主,沒有引導學生注意到童話作品之間豐富的關聯性,童話教學還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利用群文閱讀的方式,能夠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通過多篇作品的對比,給予學生廣闊的思考空間。
關鍵詞:童話教學 ?群文閱讀
群文閱讀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通過多文本閱讀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閱讀方式。實施群文閱讀,學生面對的將不再是被割裂的單篇作品,而是在統一體裁或主題下的一類作品。利用作品內容的豐富性,學生可以以整合歸納、對比探究的方式,采取多視角的解讀方法,形成對作品的綜合理解。在童話閱讀中實施群文閱讀,能夠讓學生沉浸在濃厚的想象氛圍中,引導學生從多方面體會自然與生活的美好與奇妙,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下面,筆者就談一談群文閱讀對童話教學的提升方法。
一、多樣情景,馳騁豐富想象
童話最明顯的特征是能夠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但單篇童話中想象的成分是有限的,學生閱讀后往往會形成形象的思維定式,完全按照作者的方法來想象。而實施群文閱讀,引導學生體驗不同作品的想象方式,能夠讓學生學習到多種想象的思路與方法,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式,引導學生結合事物的特點和自身的興趣愛好靈活地處理想象內容。
例如,在學習《去年的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三年級上冊教材中的多篇童話來培養自身的想象力。通過閱讀能夠發現《去年的樹》中有鳥兒和大樹對話的場景;《那一定會更好》中有椅子自言自語的場景;《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中有胡蘿卜先生為長長的胡須而苦惱的場景。學生可以結合作品對這些場景進行想象,體會不同的人物在說話時不同的表情和心理活動。從中學生能夠通過大量的想象場景的變化體會到根據事物自身的特點進行自由想象的方法,感受想象的樂趣。學生還可以將不同作品中的人物融入到一起,想象這些人物相互見面時發生的故事,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二、閱讀情景,積累優美詞句
童話具有十分浪漫的特點,在寫作時作者會運用大量優美的字詞和多種的修辭手法來進行修飾塑造事物。通過群文閱讀,學生可以采用整合歸納的方法積累到豐富的字詞,擴充自己的詞匯量;同時可以結合不同的場景比較不同作者運用不同的詞語和句子產生的描寫效果,提高鑒賞文本與寫作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其他文本積累豐富的詞句。《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中的象聲詞有“吱吱呀呀”,動詞短語有“使勁往前湊”“瞇成一條縫”等;《在牛肚子里旅行》象聲詞有“阿嚏”,動詞短語有“轉過身子”“偷偷地看”“拼命叫起來”“一骨碌爬起來”等。學生可以將這些短語進行歸類記憶,在寫作時就能得心應手。《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中作者采用了“一個小極了的聲音在它門前響起,不注意根本聽不到”這一細節描寫體現出蜘蛛對老屋真誠的懇求;《在牛肚子里旅行》中“從第一個胃走到第二個胃,又從第二個胃來到了牛嘴里”等句子,以白描的手法突出了牛肚子蠕動的快速。學生可以結合具體的情節對這些寫作方法的效果進行分析,就能學會根據內容的變化來靈活地使用寫作方法。
三、總結主旨,提升思想道德
童話的另一大特點在于能夠將深刻的道理蘊含在生動有趣的故事中。因此,哲理性是閱讀童話應當挖掘的重要方面。但在過去的閱讀中,教師過于注重對作品中基礎知識的講授,對于童話的教育意義經常只是口頭說教,不能讓學生獲得真正的感觸。而采用群文閱讀的方法,能夠讓學生注意到童話具有普遍的教育意義,從童話中提升自我的思想道德。
例如,在學習《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探究童話教育意義的普遍性。學生能夠發現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對自己來說是一種苦惱,但是能夠做小男孩的風箏線、鳥太太的晾衣繩、白菜小姐的眼鏡繩,從而體會到無私奉獻精神的重要性,學會做一個有價值的人。而《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中老屋雖然已經搖搖欲墜,但能夠讓小貓遮風避雨、讓老母雞生養小雞、讓蜘蛛結網,學生能夠體會到老屋的偉大,養成感恩的心態。通過多篇作品的閱讀,學生能夠獲得多種優秀品質的滋養,達到思想道德的綜合提升。
綜上所述,童話中蘊含著豐富的語文知識和教育意義,采用群文閱讀的方式,能夠打破學生思維的局限,開闊學生的視野,獲得豐富的知識感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多篇作品,體會多角度發揮想象進行創造的方法,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可以引導學生從多篇作品中積累豐富的詞匯與句子,提升寫作能力;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多篇作品,感受童話教育意義的普遍性,提升學生全方面的思想道德。
參考文獻:
[1]閱讀·創編·人格——小學生在學童話、讀童話、編童話中培養想象能力,陶冶人格的有效探索,袁炳清,中國農村教育,2019-08-05.
[2]小學語文童話文本閱讀教學探析,陳云慧,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