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東梅
摘 ?要:在幼兒園一日活動的每個環節當中都能對幼兒進行有效的教育作用,也能充分的發揮出教育職能和引導質量,為培養幼兒各方面能力帶來一定的推進幫助,在幼兒園的區域活動當中則更是如此。同時,有效的區域活動也能對培養幼兒自理能力帶來相應的幫助作用。本文針對此問題展開深入地分析,試析關于在區域活動“快樂小區”當中培養大班幼兒自理能力的五步驟。
關鍵字:幼兒園;大班幼兒;自理能力;培養策略
引言:
在當前時期,幼兒教育的質量備受關注與重視,幼兒在園的一日活動也更加關鍵,各個活動都能對幼兒造成一定的積極影響作用,特別是在區域活動當中更能凸顯出其有效性。因此,區域活動便承載著培養幼兒自理能力的重要使命,教師也要結合好區域活動的實際內容來合理地構建活動方式,通過循循引導來幫助幼兒形成自理能力。
一、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
在實際展開區域活動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教師必須要充分的肯定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并且通過發揮出幼兒在活動中的自主性來構建活動模式,以便能夠達到更加理想的活動效果。在確定以“快樂小區”為主題展開趣味活動后,教師便可以引導幼兒根據此主題來進行分析和討論,通過引導幼兒認識到自己在活動當中的主導性來展開活動,進一步提升幼兒的參與度。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分析、討論的問題,如:在小區當中應該設計什么服務點?要運用什么材料來搭建服務點?在搭建服務點的過程中需要幾個人?如何快速的完成搭建工作。對諸如此類的問題進行討論之后,幼兒也便產生了更加明確的活動思路,最終商榷提出了搭建冷飲廳、餐廳、幼兒園、超市、商場等區域,使得快樂小區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起來。而在對服務點所需的搭建人員進行分配的過程中很多幼兒的意見相左,從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分析。在此過程中,幼兒從意見產生分歧到學會接納他人的意見再到統一意見,非常有效地鍛煉了幼兒的合作、分工、協調能力。
二、合理展開區域設計
在完成服務點的設計環節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組,并且教師予以幼兒一定的指導促使幼兒合理、有序地展開區域設計活動,通過擺放區域材料和區域的位置來為順利展開接下來的活動奠定下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在設計區域的過程中幼兒一定會遇到一些實質性的問題,如無法精準的把控區域的大小和內容結構等。這時,教師不要急于予以幼兒正確的解決方法,而是要引導幼兒自主展開思索,并且運用試一試的方法來判斷店鋪的擺放位置是否合適,再運用看一看的方法估算大約多大的地方可以容納下店鋪。通過不斷的營業—停業整頓—營業的過程來幫助幼兒更加輕松地掌握到設計區域的方法。教師也可以引導幼兒對“店鋪位置合理嗎?店鋪的材料夠用嗎?”等問題進行討論,從而進一步促進幼兒的思維運動,幫助幼兒不斷的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引導幼兒自主操作
在區域活動當中,我們會運用一些半成品來展開活動。而為了進一步提升幼兒的自理能力,教師便要合理地運用好這些半成品,通過設計隨機的活動內容來引導幼兒運用這些半成品來添置活動材料,以便于更好地提升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例如,在餐廳當中,教師可以提出要吃一道黃顏色的菜,并且要點綴上綠色的蔬菜,從而促使幼兒能夠結合教師的要求親自制作“美食”。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代入角色來引導幼兒進行自主操作,例如,在美發店當中,教師扮演一名特邀的美發師來到美發店進行教學,為幼兒示范如何運用彩色的橡皮筋扎出更加好看的發型,并且在引導幼兒進行操作的同時鼓勵幼兒發散思維,設計出更加時尚、美觀的發型。除此之外,在活動當中很多的服務點都可以引導幼兒進行操作,如在面包店制作各式各樣的面包;在醫院配置各種療效的藥丸等。在這樣的活動過程中每一名幼兒都有親自動手操作的機會,在滿足他人所提出的要求后幼兒也便逐步形成了服務他人、服務自我的能力。
四、組織幼兒進行表演活動
在“快樂小區”當中,既然設計了各個服務點那就需要有客人到服務點當中執行消費行為,而對于幼兒來說這也是培養其自理能力的一個有效方式。教師可以組織每組幼兒輪班參與到“快樂小區”當中表演消費者,這些幼兒可以在任何自己想要去消費的地方進行消費,可以到面包店選購面包,也可以去超市購買喜歡的零食,或者是在冷飲廳當中喝一杯奶茶。對于幼兒所要消費的項目是不做任何限制的,而在這樣的過程中幼兒便要向小店員們提要求,例如面包需要紅豆餡的,奶茶要放三塊冰塊等;而服務人員也要向小消費者們推薦自己的商品,從而吸引到更多的消費者前來采買。在這樣的過程中,無疑有效地鍛煉了幼兒的表達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幼兒能夠獲得更加理想的活動體驗。
五、巧妙展開評價活動
在幼兒園區域活動“快樂小區”結束以后,評價活動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內容,教師要以實際活動內容來展開評價,從而幫助幼兒獲得更為奇妙的活動體驗感。如引導幼兒評選“最受歡迎的店鋪”來幫助幼兒獲取到本次活動當中表現最佳的店鋪;再或者是評選出“最優店員”來選出活動表現優異的幼兒;也可以評選出“創意小能手”來表彰幼兒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選出“優秀店長”來了解到幼兒的實際組織水平;通過選拔出“衛生標兵店鋪”來評價幼兒在活動過后對自己活動區域的衛生整理情況。在結合過各個環節進行評價后,教師也要對本次活動進行整體的評價,并且講出在下次活動當中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以便于為接下來活動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得“快樂小區”這一區域活動的實效性能夠充分凸顯出來,為幼兒形成較強自理能力帶來更多實質性的幫助作用。
結束語:
在幼兒園的區域活動當中教師的有效引導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只有在“快樂小區”當中巧妙引導幼兒展開各活動環節,才能促使幼兒的自理能力得到相應的提升。而這便需要幼兒教師對活動的每個環節進行合理地設計,并且將活動的價值充分凸顯出來,通過結合幼兒實際情況設計出一些“小挑戰”,從而在活動當中不斷培養和鍛煉幼兒的自理能力。
參考文獻:
[1]楊照輝,高雪英. “快樂小區”人人忙——培養大班幼兒自理能力五步驟[J]. 甘肅教育,2015(15):47-47.
[2]徐及榮,陳文斐. 自理能力培養對中大班幼兒精細動作發展的影響——以寄宿制幼兒園為例[J]. 幼兒教育·教育科學(1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