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濤
摘 要: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建筑行業生產經營建設的創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國家為實現穩定增長市場經濟的目標,對建筑行業造價管理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使得建筑工程管理重心需轉移到工程造價管理中,借助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運行模式,提升工程成本利用率。本文就基于此,對跟蹤審計運行模式的構成、應用期間存在問題以及具體解決措施進行充分研討。
關鍵詞:建筑項目;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運行模式
前言:建筑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運行模式主要就是工程建設單位委托工程造價部門,對工程實施全過程進行充分的審計與評估,嚴格依照國家與有關部門頒布的明文規定,運用更加科學的審計方式,控制建筑工程全過程、全周期以及全體參與對象的成本,從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質量以效率,促進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有序開展。
1、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運行模式的結構
1.1國家審計工作
建筑項目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運行模式中的國家審計工作主要依據相關法律規定開展,分為審計機構以及審計人員兩大部分。對于審計機構而言,要求依照建筑工程性質以及建設任務劃分審計機構,細致劃分機構內部的職責。具體而言,政府類建筑工程的審計機構應為各級人民政府,通過控制建筑施工個流程,防止工程施工成本浪費等情況出現;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運行模式的審計工作者需更加熟練的掌握審計工作,認真學習最新法律政策與經濟理論知識,不斷積累工程實踐經驗,獲得國家認證的造價資質。
1.2社會審計工作
社會審計屬于社會委托審計機制,審計結構獨立于政府機構,需依據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管理機制經營。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間,社會審計工作可以對工程設計、施工及竣工后的造價情況進行客觀評價,不會受到相關單位的壓力以及影響,審計效果更加顯著,為提升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經濟效益奠定了堅實基礎。
1.3內部審計工作
建筑項目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運行模式中的內部審計工作主要就是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以及金融機關等社會團體依據國家頒布的相關明文規定,基于建筑工程施工需求設立的內部造價審計機構。內部審計部門獨立于其他部門,配置相應的審計人員,對單位內部工程項目的審計職能進行的履行,切實提升了工程造價管理水平,確保工程造價的監管工作更加全面,有效,促進工程綜合效益最大化目標實現。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運行模式中,社會審計工作也可與內部審計工作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通過審計人員的積極有效配合,從根本上提升審計工作有效性,控制工程施工成本。
2、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運行模式應用問題
在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運行模式實際應用期間,需建筑工程管理部門依據實踐跨度劃分區域,嚴格監管造價跟蹤向導機制,確保審計目標能夠盡快實現。在滿足施工階段延伸機能以及強度分類的同時,通過劃分重點審計任務,實時重點任務細節等,對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進行任務配置,使工程造價審計工作有序開展。對建筑項目工程造價管理工作進行不定期的抽查,及時發現與糾正偏差的造價信息,保證資本運行的穩定性,切實提升建筑工程造價管控水平。依據建筑工程前期規劃造價流程,對項目內部人員、設備、材料等資源進行合理劃分,促進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工作高效開展。現階段,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運行模式以及運行流程較為完善。在跟蹤審計運行模式實施期間,存在較多不足之處:
第一,各類資源的花費較多。由于跟蹤審計運行模式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需要大量審計人員配合,審計范圍擴大,審計內容更加復雜。因此在跟蹤審計運行模式運行期間,需的相關工作人員對審計所花費的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嚴格審查審計計量,確保工程計量與計價工程更加準確;
第二,人員問題。工程造價跟蹤審計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具備更高的職業素養以及財務審計能力,掌握工程施工流程以及具體施工工藝。但就目前來看,部分審計人員綜合素質依然處于有待提升階段,違法違規問題無法從根本上控制,要求建筑工程管理部門能夠切實提升審計人員的管控力度,確保審計工作規范開展:
第三,風險問題。在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運行模式實際應用期間,還會存在一定風險因素,如審計結論出現偏差,使工程參與單位出現經濟損失。工程造價跟蹤審計信息不對稱,審計工作難度較大等,對工程造價跟蹤審計有效性及合理性造成嚴重不利影響。同時,工程風險由審計單位承擔,從根本上增加了工程造價審計難度,導致工程造價審計工作實際應用期間的積極作用無法充分發揮出來。
3、提升建筑項目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運行模式應用有效性的具體措施
3.1完善工程造價跟蹤審計流程
在提升工程造價跟蹤審計工作期間,應對審計流程與審計內容進行的不斷優化,在工程清單計價工作中,需認清工程造價審計工作的重要意義,借助階段性審計與后期論證,保證工程造價會標更加合理,防治工程成本浪費等問題出現。要求建設主管部門與總承包單位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對層保單位提供的竣工結算資料進行嚴格審核,認清審核工作存在的缺陷問題,安排專業工作人員進行審計整頓,促使工程造價跟蹤審計工作在建筑工程中穩定高效開展,借助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運行模式,防止工程造價隱蔽問題進一步蔓延,切實提升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精準性,確保工程各項賬目清晰, 以便更好確立經濟市場發展規律,促進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工作規范開展。
3.2加強工程造價跟蹤審計人員培訓力度
在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運行模式運行期間,需將工程造價審計與財務審計工作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杜絕違法亂紀問題出現。從根本上提升審計人員的專業水平,針對工程造價跟蹤審計要點以及注意事項,開展相應技術培訓活動,要求審計人員掌握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運行要點以及相關法律規定,不斷在工程實踐過程中積累施工經驗,對工程造價跟蹤審計工作進行嚴格執行,確保審計結果能夠更好反映出工程造價管控水平。
總結:總而言之,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運行模式在我國建筑工程領域的應用時間較短,所在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運行模式實際運行期間依然存在諸多問題。為充分發揮出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運行模式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中的積極作用,相關管理人員需要結合建筑工程施工需求,對工程造價跟蹤審計機制進行不斷完善及優化,確保建筑工程施工經濟效益最大化發展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邵寅.建設項目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運行模式研究[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08):290-291.
[2]徐昌華.建設項目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運行模式與管理的研究[J].居舍,2018(08):125+190.
[3]明園,高思.論建設項目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運行模式[J].山西建筑,2018,44(03):254-255.
[4]馬斌.建設項目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運行模式的思考[J].住宅與房地產,2017(27):44.
[5]劉啟利.建設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運行模式探究[J].門窗,2016(08):247.
[6]張小強.建設項目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運行模式分析[J].建設科技,2016(11):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