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坤
摘 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經濟發展態勢下,技工院校將創新創業能力作為人才培養目標既符合了時代的發展趨勢,又提升了學生就業的核心競爭力。在電子技術廣泛應用于我國各個領域的背景下,技工院校應該合理調整電子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文章主要對技工院校電子專業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而做出的教學體系構思,對提高電子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技工院校;電子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
技工院校的教育目標是為社會發展培養應用技能型人才,所以人才培養目標應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對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既可滿足企業對從業人員的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需求,又能夠為學生將來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因為電子專業的實踐性較強,所以應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熟練應用于實踐中,能夠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加強對學生的創業能力培養,是拓展學生就業范圍的重要途徑,為學生將來能夠擁有更好的職業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以創新創業能力為目標,做好合理的教學計劃,制定完善的教學策略,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實現技工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過程,確保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順利實施
為了確保技工院校電子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能夠按照正確的思路實施,首先應該明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的真正內涵。人才培養目標主要是解決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需要人才達到什么樣的能力,通過何種途徑實現等。對于技工院校電子專業而言,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主要是培養學生具有崗位創新和技能創業的意識和能力,引導學生形成創新創業意識,樹立創業理想,并且掌握一定的創業知識和能力,從而具備適應勞動組織和工作崗位變化的能力。為了確保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落實,應該合理構建人才培養過程。針對一二年級的學生,主要是通過公共課和選修課向學生滲透崗位創新和技能創業的意識,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興趣小組和創客活動。在學生初步具備創新創業意識并且具有一定的專業基礎后,可對學生進行創業素質和創業技能的專項深化訓練,并且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創業平臺。在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過程后,可以確保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能夠順利實施,真正的發揮人才培養模式的價值。
二、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確保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貫穿全程
課程體系是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是解決人才培養模式如何實施的重要因素。創新創業教育應該面向全體學生,并且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可以從通識課程、實踐課程和活動課程三個方面開展。通識課程是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的,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通過通識課程教學,讓學生對自己有客觀而全面的評價,是否具有創業的素質和能力,可以通過什么途徑提升自己的創業素質和能力。實踐課程主要是針對具有較強的創業愿望和潛質的學生開設,通過專業化的課程學習和電子技術實踐項目的訓練,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和技能。活動課程主要是體現課程的個性化特征,可以讓學生針對電子技術的具體產品或者項目進行完整的實戰演練,進而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三、提供完善的實踐教學平臺,確保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效果
因為電子專業的實踐性較強,所以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需要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學校可以建立雙創工作室,對于電子專業而言,可建立具有電子技術特色雙創工作室,在專業教師的引導下開展各種創客活動,激發創新創業興趣,培養創新創業技能。同時協助學生申請專利,在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同時保護學生的知識成果。學校還可以建立創新創業實訓中心,為學生提供雙創的實踐平臺,幫助學生積累創業經驗。同時還可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到企業中體驗真實的工作環境,有利于學生對創新創業有更加深入的認識。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加完善的創業支持,學校可以與校外的各類創業園區進行合作,對于初步孵化的創業項目給予一定的扶持,為經過選拔入駐的各類創業團隊提供系統化的專業服務,為學生進行創業提供良好的平臺。
四、結語
在我國經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的背景下,行業的發展模式和經濟體系時刻都面臨著轉變,所以用人單位對從業人員的要求標準也不斷變化著。為了適應這種社會發展形勢,技工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應該及時作出調整。注重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能夠有效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電子專業應該根據行業發展態勢和課程特點,有針對性的構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教學模式,確保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規范化、系統化,全面提升電子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繆文南,陳雪嬌,馮金垣.校企合作下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微型電腦應用,2019-10-18.
[2]周珣,劉龍舞,沈洋洋.新經濟形勢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J].高教學刊,2019-08-13 .
[3]牟海維,呂秀麗,李賢麗,韓建;劉祥樓.略論電子信息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人才培養的融合性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