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昆倫
一、背景
在傳統的倉庫管理面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 存貨統計缺乏準確性:由于讀條碼錯誤,或者人為差錯,導致存貨統計不準確,從而影響到管理部門做出合理決定。
(2) 訂單填寫不規范:訂單數量及名稱等內容沒有填寫不規范,導致貨品統計出現偏差。
(3) 貨物損耗:損耗的原因可能是存放錯了位置引起的,也有貨物被偷盜而損失的,還有因為包裝或者發運時的損耗。
(4) 清點貨物:人工清點貨物時效率很低,但是為了及時了解貨物的庫存狀況又需要隨時清點,為此需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基于以上原因,迫切需要應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及科技技術,開發一套的倉庫管理系統以提高生產效率。
二、關鍵技術
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自動識別技術的一種,通過無線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數據通信,利用無線射頻方式對記錄媒體(電子標簽或射頻卡)進行讀寫,從而達到識別目標和數據交換的目的,其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信息技術之一。
基于射頻識別的倉庫管理系統是在現有倉庫管理中引入RFID技術,對倉庫到貨檢驗、入庫、出庫、調撥、移庫移位、庫存盤點等各個作業環節的數據進行自動化的數據采集,保證倉庫管理各個環節數據輸入的速度和準確性,確保企業及時準確地掌握庫存的真實數據,合理保持和控制企業庫存。通過科學的編碼,還可方便地對物品的批次、質保期等進行管理。利用系統的庫位管理功能,更可以及時掌握所有庫存物資當前所在位置,有利于提高倉庫管理的工作效率。
采用RFID技術后,將為企業帶來以下效益:
1.節省人工采集數據成本。
2.自動化的倉庫管理作業,提高工作效率。
3.減少管理成本和人為差錯。
4.更精確的進、銷、存控制。
5.快速響應顧客需求,擴大產品銷售量。
三、系統構成
倉庫管理信息系統由三部分模塊組成:
1.倉庫管理中心模塊:負責倉庫管理數據庫的集中管理與維護,負責入庫、出庫的制定和指令下達及打印生成各種報表。
2.倉庫管理現場模塊:發行入庫標簽、進行實時貨品位置管理、通過無線網絡發布倉庫管理作業指令。
3.倉庫管理執行模塊:完成入庫、出庫、移庫、盤點等作業具體操作,并返回執行結果。
四、管理流程
1. 入庫:將其按照規格進行分類,放入相對應種類的倉庫地點,并為每個倉庫地點安裝一個標識牌,給每一標識牌上貼上電子標簽,該標簽稱為標識標簽。并且給每個標識牌編號,標簽中存儲能夠唯一標識此貨架的id號,通過工作人員手持PDA進行讀取標簽上的id號碼,可調用后臺系統數據庫,獲取貨品明細信息。
2.移庫:登錄系統軟件終端,系統發移庫指令到PDA,移庫人員找到指定的貨位,從庫位上取出指定數量的貨物,并把貨物運到目的庫位,貨物送入庫位,修改貨架標簽內容;向現場系統發回移庫作業信息。
3.盤點:作業員手中的PDA對庫存標識牌進行掃描,并且將掃描數據實時發送到終端計算機中,監控人員進行盤點統計,做出統計報表。
4.查詢:在進行倉庫管理作業時,讀取該標簽編號,可判定當前貨品的位置是否正確。只要輸入某一貨架的id號即可從網上數據庫調取該id的相關信息,并能實現網上瀏覽查詢。
五、總結
本文簡要介紹了基于RFID射頻識別技術的倉庫管理系統。射頻識別技術結合無線局域網技術可以實現倉庫的智能化管理,快速、實時、準確地對標簽讀取和處理,為倉庫監管提供靈活、高效、可靠的管理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