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子恒
摘 要:線損指標是考核供電企業的一項綜合性經濟技術指標,是供電企業規劃設計水平、生產能力、經營策略的綜合反映。在電網企業精益管理理念要求下,切實提升鄉鎮供電所線損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鑒于此,本文對供電所線損管理關鍵問題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供電所;線索管理;問題
引言
線損管理是一項繁瑣的工作,涉及到供電企業的多個方面業務。要實現線損管理水平的提升,應從技術和管理2個方面進行有效監管和改善,只有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提升供電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
1線損的分類
根據線損特性,可分為三類:固定線損、可變線損和其他線損。其中固定損失是指與電力系統中每個組件、設備和線路等的負載無關的電力損失,主要受產品質量、設備容量和外壓等因素影響,為了減少這些線路損失,必須改進電網建設計劃,確保電力系統的完善構建,并根據電源需求合理地制定建設計劃。常見的固定損失包括設施線圈丟失、絕緣子丟失、變壓器丟失和電纜丟失,如果變壓器內發生渦流損失,則可能會出現線路丟失問題。可變線路損失是指系統內設備、線路和組件發生的與負載相關的電力損失,該損失會隨著負載電流的變化而變化。這些線損主要包括變壓器銅損失、設施線圈銅損失等,其大小主要由線路和設備的電流決定。明確線路損失類別可以進一步闡明電源管理的重點,并在提高系統管理水平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2線損管理存在的問題
2.1供電線損整體的管理觀念不強
不管怎樣,正確的思想認識觀念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在電源線損失處理過程中,如果管理觀念不全面強化,電源線損失所造成的延遲可能會很大。沒有意識到管理觀念,在處理電源線丟失引起的問題時不太積極,線路損失也很高。
2.2管理技術水平較低
管理人員在進行線損管理時,大多數情況下是要依賴機器設備進行管理和計算的,而在當前,許多供電所對管理人員所提供的設備是較為陳舊的,資金問題的原因,使得這些機器設備沒有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更新,同時也對線損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2.3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在當前,有些地方供電所的線損管理制度方案都沒有得到很好的完善,同樣也存在著許多的缺點。比如,在某些鄉鎮上,時常會出現電纜丟失,有人盜竊的電纜的案件,或者是某些人家進行偷電的現象,但是在遇到這些問題時,對他們的出發往往是比較輕的,所以導致這些案件、問題的出現效率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降低,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管理人員對線損進行管理的道路。
3線損管理工作要點
3.1對線損管理方案進行完善
要想使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升,首先要做的就是對管理方法進行完善。一是要對供電所進行抄表的人員增強管理,嚴格指定抄表制度,并讓讓工作人員嚴格遵守,也讓超標人員把抄表時間等信息做出記錄,進行公開化處理,抄表管理層人員也應對其進行不定時的抽查驗收,以確保抄表人員會出現漏抄或者是多抄的現象。二是工作人員要對線路進行定期的整修,對線路障礙做出定期的清除,在進行供電檢修工作時,要嚴格的遵守檢修要求,以提升檢修效率;三是各個供電所應定期的對各地區的線損率做出記錄,在月末或者季末對其進行分析,以指定對不同地區有針對性的管理方案,使得線損管理工作可以更有效果的進行,以便降低各地區的線損率。
3.2全面排查電力企業的陳舊設備
企業要想發展,就要大膽地扔掉一些落后的設備,不能忽視磨刀砍樹。企業要抽出一個小時來更新所有的不合格設備。在減少損失方面,您可以參考電力損失所導致的線路損失數據,調查能耗高的設備和線路,或者以區域為單位進行實際調查,以征求意見。
3.3開展線損理論計算,配置無功補償
線損的理論計算也是線損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提高線損管理工作的質量,必須最大限度地提高指標所依據的科學準確性。因此,要加強線損理論計算工作,對照理論線損與實際線損,正確判斷漏電、小電等現場存在與否,并確保線損率在合理范圍內。第二,合理配置無功補償,安裝低壓無功補償電容器,基于線路損失,輔助低壓補償,不斷減少輸電線路技術線路損失,實現電力傳輸效率和電源可靠性提高。
3.4科學安排電網線路
電網布局不合理是導致線路損失持續上升的主要原因,這個問題在農村電網運行中比較普遍,可能會對電網的高效運行產生不利影響。面對當前農村供電系統的運行問題,供電站管理員應該更加關注電網的布局,以降低線路損失率??紤]到線路損失受線路長度和分支的影響,應盡可能排除沒有價值的線路,并建立簡化的線路系統。還要加強電源點的構建,采用多點少量方法,合理選擇電源點。您必須選擇靠近終端設備的位置,以避免超出電源范圍。并且必須堅持優化現有線路計劃的調整和減少迂回路徑的原則,更換電力損失嚴重的線路,以最低標準控制線路損失,從而確保電力網絡運營效率良好。
3.5加強線損管理
人力質量管理要提高農村供電站經理的專業性,不斷創新減少線損的手段,提高電網運行效率。通過教育逐步提高管理者的責任感是線路損失管理科學的重要基礎。桌子和家具測量值的準確性是減少線損的主要因素。線損數據記錄不準確或缺失會直接影響線損率計算,從而增加線損問題。因此,必須明確每個工作的功能,安排專家時間表管理家具表,同時根據設備容量和線路布局補充管理手段。另外,檢查和保養也要做好。建立定期檢查表制度有助于提供工作部署的依據,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在電網運行過程中生成大量電力使用信息,這些信息為線損管理提供了依據,在確保計量器準確測量的條件下,加強了電網損失管理。
結束語
經濟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電力產業的發展,隨著電力系統建設規模的擴大,系統的穩定運營逐漸成為電力領域的重點問題,必須逐步完善電力供應站管理系統,加強對線路損失的控制。重視電源系統的安全運行,因為電源管理還不足,所以重點研究電源管理,根據線路丟失的原因制定管理措施對提高電源系統運行效率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王志喜.淺談供電所管理線損分析之思路[J].科技經濟市場,2018(05):34-36.
[2]李健,徐國智,林潮彬,王延杰.縣級供電企業線損管理對標綜合評價體系研究[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8(03):24-27+31.
[3]王紅.供電線損管理及其降損策略[J].通信電源技術,2018,35(02):249-250.
[4]王偉,王燕.對供電線損管理和降損措施的分析和思考[J].通信電源技術,2018,35(02):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