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長
摘 ?要:“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重難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加強學生對強弱電解質、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就需要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采取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熱情,鞏固教學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對高中化學“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單元教學設計進行分析,以供有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水溶液離子平衡;單元教學
引言:
學生在初中階段就已經接觸化學知識,但是在初中階段化學知識難度較淺,學生更容易理解,而高中化學無論是教學難度還是知識含量都有了質的飛躍,所以學生學習起來較為困難。“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作為重要的單元課時,涉及到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強弱電解質概念等復雜的知識,學生學習起來較為困難。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理解單元知識,就需要詳細的設計教學方案,創新教學策略,以此來提高教學質量。由此可見,對高中化學“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單元教學進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加強”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單元教學重視度
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作為高中化學中的重要單元,可以使學生對化學平衡知識具有細致、全面的了解,有助于學生在高考中獲得優異的成績[1]。教師在講解這一課時之前會發現,學生早在初中階段就已經接觸過化學平衡知識,本單元的學習是在學生已有的化學平衡概念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延伸。縱觀歷年來的高考試題就會發現,電離平衡、鹽類水解平衡、離子濃度等知識是重點的考察范圍,所占的分值較大,這就要求教師在思想上對“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單元教學引起重視,在單元教學中要構建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將單元知識與化學平衡知識進行有機聯系,加強學生對該單元知識的掌握。例如,教師在講解強、弱電解質時,首先需要對強電解質的概念(水溶中完全電離)、弱電解質(水溶液中未完全電離)的概念進行講解,為了加強學生的理解,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開展舉例教學,弱電解質主要有強酸、強堿、大多數鹽,弱電解質主要是指弱酸、弱堿、水等。其次,需要講述電離平衡的概念,電離平衡主要是在一定條件下,電解質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速率與離子結合成分子的速率具有一致性,這時電離就處于平衡。
二、選取科學的教學方法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需要采用溫故而知新的原則。在“水溶液中離子平衡知識”教學之前,學生對平衡概念、溶液概念、溶劑概念已經具有基本的掌握,只是對溶質的強弱、溶劑水中電離等知識缺乏了解。所以教師在開展這一單元的教學中,需要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考查,可以向學生提出”同學們是否知道化學平衡指的是什么?”等問題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然后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帶領學生學習該單元知識的重難點,重點向學生講述電荷守恒、質子守恒等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以加強學生對化學平衡原理、水電解質平衡、水離子在常溫下的數值、酸堿對水的電離平衡影響、鹽類水解原理、沉淀溶解平衡的構建等知識的掌握為主要目標。
其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取科學的教學方法,從而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當前高中教師可以采用合作學習法、自主探究學習法、情境創設法等創造趣味性、生動性的教學課堂,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課堂參與性,當前教師要改變以往言傳身教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單元教學。例如,教師以往在講解電解質的概念時,為了節省課堂時間,都是在教材中畫出電解質的概念知識,找出電解質實驗確定方法,然后采用語言傳授的方式,向學生講述實驗流程以及具體的實驗結果。這種教學方法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向學生傳授大量的化學知識,但是會造成課堂的枯燥乏味,不僅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學生一時之間難以接受更多的知識。這時教師就需要轉變教學方法,可以指導學生自主參加到實驗中,在實驗的過程中,不僅會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使學生加強對電離平衡的相關知識以及電離平衡常數表達等知識的掌握,提高教學效果。
最后,教師在教學時,需要注重總結與歸納“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的難點知識。例如,教師在講解影響水的電離因素這一重難點知識時,可以對影響因素進行總結,加強學生的理解。具體總結如下:①加入酸或堿;②加入某些能水解的鹽;③升高溫度。
三、合理安排單元課時
在進行“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單元設計時,需要加強對單元教學目標的分析,掌握單元教學的重點知識,在其基礎上對單元課時進行合理的安排,以免耽誤教學進度[2]。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通常會發現存在許多意外因素拖延課程時間,所以教師需要將教學知識進行提煉,在每節課中向學生傳授更多有價值的知識,在安排課時時,教師需要在每節課中預留出一段時間,以供學生自主學習,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理解。當前在劃分單元課時時,可以將單元知識分為4個小節,第一個小節需要用兩節課的時間講解弱電解質。在第二小節需要用四節課講述水的電離、溶液的酸堿性。第三節與第四節主要對鹽水水解的規律、鹽類水解對水的電離影響、沉淀溶解、沉淀生成等知識進行講解。為了加強學生的掌握,也要留出兩節課進行知識的復習。
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是高中化學中的重點知識,包含的內容較多,且知識含量大。這時教師就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科學的選取,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單元知識。當前教師在進行單元設計時,需要對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安排,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創造高效的化學教學課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靜茹. 高中化學“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單元教學設計[J]. 貴州師范學院學報(12):61-63.
[2]張紅俊. 教師如何把握教學難度——例析"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J].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