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桂鑾
摘 ?要:物流與配送作為物流領域基礎課程,具有理論與實踐并重的特點,在現實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將物流與配送課程作為研究對象,結合當前教學的實際情況,通過“課題驅動式”教學法的合理應用,進一步闡述了該教學法在物流與配送課程教學中的優勢及作用,為提高物流與配送教學質量發揮著關鍵作用,進而促進物流與配送專業課程的順利發展。
關鍵字:物流與配送;驅動式;教學方法;構建;實踐
一、“課題驅動式” 教學方法概述
“課題驅動式”的教學方法是基于構建主義的教學理念,主要通過學生主體主動參加具體課題項目來完成專業課程的學習。根據相關數據調查顯示,國外在類似教學法方面已經歷經多年的實踐,而國內在應用方面遠不如國外,往往存在諸多方面的限制。對于物流與配送這門課程而言,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其相關方面的知識,提高物流與配送的教學質量,則需要注重課程驅動式教學方法的應用,并加強其他學科知識的通入。在保證該教學方法得到科學應用的同時,要注重通過課題的完成情況對學生的整體學習來進行 “學習綜合狀況” 和“學習能力” 的評價,以此來創新傳統評價方式,徹底改變傳統知識點的考核方式,提高教學評價的科學性。總而言之,物流與配送教學中通過驅動式教學方法的應用,實現了當前教學工作的新嘗試。驅動式教學方法有著傳統教學方法不具備的優勢,解決了傳統物流與配送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彌補了其不足,在提升教學質量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課題驅動式”教學方法的構建
根據對“課題驅動式”教學方法研究發現,其核心在于知識體系的構建,核心理念在于學生對于知識的獲取,并非教師單方面傳授的,而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的過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物流與配送教學要求,結合當前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合理設計課題,并在課題引導下,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將學生放置在特定的教學環境中,以此來實現自我獲取知識的感受,增強學生的情感自信。此外,通過“課題驅動式” 教學方法的有效應用,實現了物流與配送教學模式的創新,打破了傳統教學格局,實現了自主學習、課題教學、實踐教學的統一,在某種意義上使得學生感受到學習物流與配送這門課程的精髓,同時也有助于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物流與配送課程的構建,需要充分考慮該課程的特點,由點及面逐次進行設計,具體主要體現在以下內容:其一,課程特點分析:綜合性強、極強的現實性與實踐性、理論更新快、發展迅速。其二,課題初步構建: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課題構建,同時還需要加強相關方面的考慮,例如人員編排、教學設施等。在具體構建過程中,盡可能做到奉行小課題、大綜合的構建理念,同時要保證少理論、多實踐,要保證所設計的課題囊括物流行業的方方面面。
三、“課題驅動式”教學方法的實踐
為了進一步明確“課題驅動式”教學法的優勢,本文主要以大課題、中課題、為案例進行了詳細的研究,以此來證明該教學法的實踐效果。具體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內容:其一,大課題。在進行大課題研究過程中,主要建立電子商務物流與配送運營,需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例如實驗課程所需道具、小型電子商務網站、以及計算機教室等。同時,教師要組織學生參與到具體研究中,由學生負責在網站上搜集相關方面的資料,及其他方面的工作,待準備工作結束后在進行課題研究。其二,中型課題。該課題研究主要是大課題的分解,其中中型課題包括物流公司選取、建立合作關系、電子商務網站經營范圍、以及具體經營模式等,并且要注重將課題分解到教學中,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要根據基本教學需要,逐步建立善于自身的電子商務公司,而后在進行后續的虛擬經營管理。在實際的經營管理中,學生要認真完成課題報告,做好相關方面的總結工作。總而言之,通過實踐研究表明,“課題驅動式” 教學方法在物流與配送教學中的應用,為該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根據物流與配送課程的研究發現,“課題驅動式”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取得了較為顯著性的應用效果。通過當前這種教學法的應用,在某種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其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了教學活動中,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趙慧敏.物流管理課程“任務驅動式”教學法探索[J].中國教育學刊,2015,S2:282-283.
[2]周曉利.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在高職物流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物流技術,2011,v.30;No.24017:242-243.
[3]王潔,張曉忠,白蘭,鄧郁.物流管理課程教學質量調查分析[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0,v.12;No.4702:25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