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梅 蔣平 肖玲玲
摘 要:漢字在傳承和創新中發展了幾千年,對于國人來說,具有書寫漢字的良好能力是基本素養要求。教師在學生的書寫訓練中應當注重學生書寫興趣的培育,讓學生愛上書寫,形成良好書寫習慣,進而提升學生自身書寫能力。
關鍵詞:中低年級小學生;書寫能力;書寫姿勢
引言:
語文教學會將漢字書寫作為教學的一部分展開,書寫能力對小學數學教學同等重要,因為數學也涉及到各種文字的書寫,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從小學中低年級學生開始抓起,通過嚴格的書寫要求和書寫鍛煉,讓學生意識到正確、規范化書寫的重要性,從思想意識上重視書寫訓練。
一、注重學生書寫興趣的培育
書寫是一項需要靜心、耐心的活動,小學中低年級學生如果坐的時間過長就感覺比較枯燥,這也是當前很多中低年級學生對書寫訓練比較抵觸的原因[1]。小學數學教學一般也不會進行專門的書寫課程,教師通常會將書寫訓練融入到數學課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在書寫訓練中應當結合學生年齡和身心特點,注重對學生書寫興趣的培育。首先,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書寫環境。例如,小學生都有較強的好勝心,可以進行一些數學書寫競賽,給予數學書寫競賽獲勝的小學生一些小獎勵。增強學生書寫的信心,小學生心理比較脆弱,其渴望得到教師的認可,教師點評學生的數學書寫結果時,要適時進行言語以及眼神等方面的鼓勵,對于表現不好的學生,批評也要委婉,從而激勵學生提升自身書寫水平。其次,增強數學書寫的趣味性。教師如果只單純講書寫技能,學生會感覺比較乏味,進而喪失學習熱情,故事對小學生具有較強吸引力,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將故事和書寫教學有效聯合在一起。例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講解一些數學家的學習成長故事,然后告訴學生這些數學家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他們都能寫一手好字,讓學生明白書寫能力對學好數學具有重要意義。
二、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很多中低年級小學生之所以書寫能力難以提升,是因為其書寫習慣有待改進,表現最明顯的是很多中低年級小學生都不具備良好的書寫姿勢。一方面,學生缺乏正確的執筆姿勢。部分學生在握筆桿時習慣用食指第一節指肚與拇指關節,導致筆尖與拿筆手指距離過近。此外,學生不具備正確的書寫姿勢。部分學生書寫時不能端坐于桌前,出現斜肩歪頭情況,或者學生書寫時頭距離桌面過近,眼睛甚至已經貼到書寫本上。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中低年級小學生的手指肌肉未能完全發育,長時間握筆書寫有一定難度[2],另外小學生自身沒有書寫姿勢的概念,教師和家長平時對這方面也較為忽略,未能及時糾正小學生的這種錯誤書寫姿勢。教師在書寫訓練中應當向學生灌輸正確書寫姿勢的重要性,對學生的錯誤書寫姿勢進行糾正,促使學生了解正確握筆的關鍵和要領。以多媒體為輔助教學工具,將正確的書寫姿勢和握筆姿勢做成小視頻,讓學生從感官上更為深刻體會何為正確的書寫姿勢,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書寫姿勢,促使學生在良好書寫習慣的引領下提升自身書寫能力。
三、制定靈活的評價機制保證評價的科學性
一些小學數學教師一味向學生強調書寫的重要性,并會向學生講解一些書寫技巧,可是其未能重視書寫評價的作用,嚴格、科學的書寫評價對學生書寫中的錯誤問題具有有效糾正作用,對學生書寫能力提升具有積極推動作用。在制定評價機制時,保證評價機制的多元化和全面性[3],在評價機制引導下展開中低年級學生的書寫評價,促使學生認識到自身書寫中的不足,能夠結合不足針對性進行改正。例如,某個學生能夠認真地完成數學書寫作業,可是其字跡比較潦草,教師要對學生認真書寫這一行為進行言語表揚,讓學生從書寫中獲得成就感,同時可以委婉指出學生書寫中存在的問題,表明如果學生能夠規范書寫,將會獲得更大進步,通過言語肯定和鼓勵讓學生在數學書寫上取得進步。另外,教師應當認識到低年級學生和中年級學生兩者在書寫和心理特點方面存在差異性,教師的評價也應當具有差異性。例如,低年級學生容易滿足,教師就可以通過貼小紅花等方式來鼓勵學生的書寫;中年級學生對貼小紅花等表揚方式已經產生免疫力,此時教師就可以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星級評比,還能夠進行小組數學書寫比賽,通過激發學生的好勝心促使其堅持書寫。教師在書寫訓練中應給予學生足夠的耐心和信心,相信通過正確引導和學生的努力,就可以提升學生書寫能力。
四、通過家校合作提升學生書寫能力
學生的學習涉及學校和家庭兩個場所,教師和家長對學生的學習都有引導和監督責任[4],僅憑教師在校期間的引導和監督,難以有效提升學生書寫能力,因為學生在家可能還會延續自己的錯誤握筆姿勢、坐姿等不良書寫習慣。所以在書寫訓練中還應當發揮家長的監督和引導作用,教師可以運用電話、QQ、微信等溝通手段將學生的作業書寫情況反饋給家長,要求家長在學生做家庭作業時進行相應的監督,對學生已經完成的書寫作業進行檢查,查看其是否有錯別字、重字等,避免讓學生出現字跡潦草等情況,對學生的不良書寫習慣進行糾正,家長也要將學生在家的書寫表現反饋給教師。教師可以利用家長會等機會,向家長講解培育良好書寫習慣的必要性,讓家長明白學生不僅要掌握解答數學問題的知識,還要用規范的書寫將自己的解答呈現出來;部分家長自己書寫時的坐姿以及握筆姿勢等也存在問題,教師也要向家長宣講何為正確的書寫姿勢。教師要將自己的書寫教學方式告知家長,獲得家長的認可和配合;家長在日常書寫監督中也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只要學生肯寫,都要進行語言激勵,讓學生產生書寫動力。教師和家長的互相配合能夠增強書寫實效性,對學生書寫能力提升具有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針對性對中低年級學生的書寫能力進行培育具有一定現實意義和必要性,書寫能力在短時間并不能取得良好效果,這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教師和學生都應當持之以恒。教師通過正確引導幫助學生提升書寫速度、書寫水平以及書寫能力,讓學生實現快速、流暢的書寫。
參考文獻:
[1]張素蓮.淺談小學低年級寫字教學[J].新課程,2017(10):89-89.
[2]盧云燕.淺談低年級寫字教學[J].課堂內外:教師版,2017(6):92-92.
[3]徐立華.培智學校低年級學生書寫能力的培養[J].好家長,2018(8):144-144.
[4]冒建梅.低年級學生寫字教學策略初探[J].文理導航,2018(3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