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璨
摘 要: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構建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要內容。無論是體現改革成效,還是推進高質量發展,都必須靠一個政治堅定、執行力強的紀檢監察組織來實現。本文嘗試對紀檢監察隊伍建設、工作方法、體制機制、職責定位等進行探討,以理性思考助推紀檢監察工作質量和水平全面提高,有效落實專責監督責任。
關鍵詞:紀檢監察組織;監督責任;有效落實
引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全面加強,反腐敗工作法治化規范化水平不斷提升。紀委作為黨內專門監督的機關,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責無旁貸,必須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忠誠履行黨章賦予的監督執紀問責職責,扛穩抓實監督責任,不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1當前央企基層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1.1干部隊伍素質還需要繼續提高,隊伍素質是做好紀檢監察工作的關鍵
為了充分發揮自身的監督作用,紀檢監察機關必須提升工作質量和水平。當前,在中央企業的基層單位,紀檢監察人員專業化程度不高,綜合素質參差不齊。除此之外,部分企業對內部紀檢監察組織建設不重視,機構編制嚴重不足。加之,紀檢監察機關的工作性質,在企業內部部門壁壘普遍存在,導致其他部門不愿配合紀檢監察部門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紀檢監察組織不利于發揮自身的各項職能,工作開展存在困難,存在著“不敢干又出不去”的情況。
1.2工作方式方法落實有待進一步提高
目前,部分基層紀檢監察干部的工作方法不太科學:第一,處理方式相對單一。有的工作人員發現違反紀律的問題,不注意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大原則,不給他人申辯的機會,缺乏引導違紀人員深刻反省自身,改正不合理與不合法的方式方法。第二,缺乏創新。基層紀檢監察部門的工作方法比較老套,難以跟上時代的發展,比如信息化程度不夠等。
2 落實專責監督職責
2.1完善制度機制,細化任務責任
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明確任務,主動加壓,一直壓到基層,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局面。各黨組織書記、部門負責人要切實增強主體責任意識,強化責任感、使命感。黨員干部要按照“一崗雙責”的要求,對分管范圍內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承擔領導責任,將其融入企業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切實把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記牢、扛穩、抓實。
2.2探索“駐巡結合”新方法,形成監督合力,發揮派駐優勢
健全工作機制、完善配套制度是任何一項改革真正成功的關鍵。進一步拓寬工作思路,著力構建派駐、巡察有機聯動的新模式。巡察與派駐監督相比,雖然各自的監督主體不同、分工不同,但是可以實現互補,嘗試建立“巡察前調研、巡察中聯動、巡察后跟蹤”的有效機制,將派駐監督與巡察監督有機融合,從而實現派駐“探頭”作用與巡察“利劍”作用有機結合,形成黨內監督合力,以充分發揮“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首先,構建巡察前聯合調研機制。在巡察工作正式開展之前,可由派駐紀檢監察組聯合巡察組對被監督單位進行先期調研工作,對單位的重點工作、廉政建設等方面工作進行全面排查,做到心里有數,精準監督。其次,構建巡察中雙向聯動機制。在巡察工作正式開展的過程中,派駐紀檢監察組要協助好巡察小組,可嘗試安排派駐人員輪流參與巡察工作,能增加巡察力量,讓監督更有效力。在此過程中,派駐紀檢監察組與巡察組人員應保持密切的雙向的聯動與配合,派駐人員可列席巡察組召開的專題會議,對發現的問題要第一時間與巡察組反饋,做到信息互通。
2.3始終堅持以創新為動力
創新是關鍵驅動力。紀檢監察機關有必要根據自身情況與外界情況,樹立先進的工作理念,創新自身的工作模式,增強自身的判斷能力,提高處理反腐敗工作質量。除此之外,紀檢監察干部需要總結反腐敗工作經驗,為未來的工作提供思路方略。需要著力突破當前工作模式的困境,探索處理工作模式的新出路,嚴格落實反腐敗工作,開創工作新局面。
2.4定位準,才能責任清;責任清,才能履好職
對紀檢監察職能定位的思考與探索,始終貫穿在紀檢監察工作實踐當中,對其認識的步步深入,深刻體現著我們黨對管黨治黨規律的準確把握。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高起點落筆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明確以“兩個責任”等為主要內容進行改革總體部署,為紀檢監察機關聚焦主責主業進行科學指引;到明確將紀委職責歸納為監督執紀問責,針對職能泛化、職責發散等問題,持續深化“三轉”;再到黨的十九大黨章明確規定,紀委協助黨委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憲法、監察法規定監察機關職責是監督調查處置,我們黨對紀檢監察機關的職能定位認識越加深入的過程,也是全面從嚴治黨明確責任、強化擔當,不斷向縱深推進的過程。
2.5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要高度警覺和堅決反對“七個有之”,對黨不忠誠、陽奉陰違的兩面人、兩面派等問題。要運用好《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等黨內法規,堅決糾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為。加強對《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的監督檢查,嚴肅查處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好人主義,堅決防止和反對圈子文化、碼頭文化。
2.6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
要在“精準”上下功夫,既要精準發現問題,更要精準運用“四種形態”,綜合考慮違紀性質情節,把握政策界限,區分不同情況,給予不同處置,努力做到寬嚴相濟、精準得當。要積極實踐運用“第一種形態”,常態化開展提醒談話、警示談話、批評教育、誡勉談話,充分發揮好咬耳扯袖、紅臉出汗的作用,通過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教育保護黨員干部。抓住“常”“長”二字。要將功夫下在日常、將監督抓在日常,在日常監督過程中堅持從點滴抓起、從具體問題管起,通過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偏差,在堅持不懈、持之以恒中見常態、見長效。要常念“緊箍咒”,通過黨規黨紀宣講、知識考試等形式強化黨規黨紀的學習宣傳,提升黨員干部的紀律規矩意識,讓黨規黨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常敲“警示鐘”,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和剖析力度,強化反面警示教育,從思想根源上消除黨員干部的違紀苗頭和僥幸心理。抓住“早”“小”關鍵點。俗話講,“小洞不補,大洞吃苦”。紀檢監察部門在日常監督過程中,要轉變思想觀念,除了要緊盯違紀違法行為以外,更要注重抓早抓小,對涉及黨員干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處理,讓一般性違紀問題止于萌芽。要在“抓小”上不松手,堅持從小處著手、防微杜漸,加強對黨員干部“八小時以外”的監督提醒,做到“小苗頭”不放縱、“小問題”不放養、“小蒼蠅”不放過,防止苗頭鑄成錯誤、小錯釀成大禍。
結語
要牢牢把握紀檢監察機關職能定位,必須學懂弄通做實、在學思踐悟中真正掌握協助職責與監督責任內涵是什么。所謂協助,是要為黨委主體作用的發揮提供有效載體、當好參謀助手,推動不代替、到位不越位。所謂監督責任,是紀檢監察機關的首要職責、基本職責,是對黨的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履職用權情況進行檢查督促,目的就是在于發現問題、糾正偏差,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防止公權力異化、變質、濫用。
參考文獻:
[1]過勇.中國紀檢監察派駐制度研究[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4,(2).
[2]尹奎杰,劉立剛.中國共產黨紀檢監察派駐制度的發展過程與完善[J].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8,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