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此項目是建筑工程施工項目部較為重要的一門項目。在這門項目中,包括了很多科學知識。在工程項目管理時可以使用一些專業知識對工程進行研究和觀察。現階段,整個工程的施工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工程施工項目的影響。對工程項目而言。應該對其管理過程進行明確。這對很多的項目而言,作用是非常大的。
關鍵詞:工程項目;施工風險管理;分析及對策
引言
建筑工程中施工現場的管理需嚴格結合現時期的社會經濟體制來進行,依據施工現場的具體條件,來采用合理的策略,對施工現場安全管理進行完善,對于具體的施工計劃、施工量、和工程質量均需嚴格參照工程的設計規范來實施。對施工各環節的質量管理需不斷加強,通過這樣,來提升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利益。
1施工項目管理特點
在施工質量得以保證時,使用一些時間。在費用不超過使用范圍的情況之下。合理的規劃施工過程保障施工過程內部的協調建筑項目施工的主要目的。項目是建筑施工規劃項目的主要對象。現階段項目大部分都是一次性的。所以在對項目進行實施到時候。選擇的工程必須是系統化的。系統化的工程,在進行時,可以融入相關概念。保證施工正常進行。施工項目就會存在科學性,程序性和全面性等特點。項目的目標實際就是項目管理的目標。保證項目管理中的內容一協調二管理三控制的過程就是項目的目標[3]。進行對質量進度以及費用的良好控制。在良好控制的基礎上對信息合同進行系統化管理。這樣對施工項目,會產生很大的幫助。有機械設計,生產的材料,資金等實現施工項目所需要的目標。上述的要素具有相關性,集合性和目的性。所以系統性的施工隊項目來說,意義重大。良好的項目施工的管理是向著系統化發展的。對施工的項目管理來講,主要是包括了對施工過程中的生產要素的一些分析。需要進行比較細化的管理,對施工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對生產的要素進行細化的配置。再合適的時間選擇比例合適的位置,進行合適的施工管理,這樣對施工的基本需要有一個很好的滿足。第二點就是要對生產要素進行優化,對生產要素進行合理的組合。這樣做不僅僅可以滿足生產要素在施工中的協調,還可以充分的發揮生產要素的作用。第三點就是對生產要素進行項目管理,這樣做可以高效的對資源進行使用,實現資源最優化的配置,在這樣的前提之下,還要把使用項目內在項目進行科學的管理這樣可以及時的保證組織、計劃、的協調。在項目之間的生產要素可以合理的進行流動,做到在動態中尋找優勢。
2工程項目施工風險形成問題的原因
2.1施工現場管理中的安全問題
建筑工程的正常有序開展與安全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現時期各個建筑工程的施工單位,把管理重點都偏重于單位本身的經濟利益,然而,對于施工安全的管理卻有所忽略,在此情況下,建筑工程的施工現場當中,安全事故卻經常發生,由此使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受到較大損壞。
2.2項目管理體系風險
缺少完善建設管理體制是我國建設項目管理中最嚴重的問題。在中國的建筑業,施工人員的素質和對建筑施工知識的掌握程度相對較低。在許多建筑項目中,由承包商培訓的團隊成員在施工過程中沒有掌握施工所需的知識和技能。許多建筑工程經理經常從一些非正規渠道購買價格和質量較低的材料,以獲得購買材料的折扣,這充分代表了由不完善的施工管理系統造成的建筑物的直接危險。
2.3技術管理水平不高
從施工技術管理的角度來說,建筑工程施工具有涉及方面多,周期長,工程關鍵點較多的特點,現場的施工管理人員很多都缺乏施工技術管理的經驗,并且隨著新工藝、新材料的不斷出現,技術管理當中需要對這些新內容進行不斷的更新和學習。同時技術管理人員的水平不是很高,圖紙熟悉程度不夠,工程責任心較差,現場的施工管理中出現了比較多的管理問題,違規施工是經常出現的問題,直接的后果就是導致施工質量不達標。
2.4質量控制意識淡薄
對于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和控制來說,施工質量控制是最為核心的內容,但是在實際的現場管理中常常會出現重視進度,但是對于質量不夠重視的問題,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工藝控制不夠嚴格,違規作業和違規操作的現象。例如,溝槽開挖需要對溝槽內部的排水進行處理,并且對坑內的積水進行處理,由于工程質量控制意識的不強,導致很多的混凝土工程施工都存在較大的問題,影響到工程的質量。
3工程項目施工風險管理對策
3.1對管理制度和措施進行完善
針對上述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制度和措施存在的不足,對其進行完善和優化十分重要。建筑施工現場管理涉及內容相對較多,如果僅用單一的專業知識和管理措施進行施工現場管理,管理效果自然無法得到保證。因此,施工單位首先應該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并規范現場管理工作,與此同時,還要確保施工現場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實。其次,還應結合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制定施工組織計劃,并以此為基礎,嚴格管理現場施工過程,保證建筑工程施工的有序進行。再次,施工單位還應加強施工設備的管理和維護,例如:制定設備檢修管理制度,以日、周、月為單位,維護和檢修施工設備,從而使施工設備的使用效果得到保證。最后,施工現場管理人員還應對施工人員的施工行為進行監督和指導,避免錯誤操作和違規操作的出現,使施工現場管理制度真正落實于實踐之中。
3.2 重視施工安全管理
在現場施工管理中,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如果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發生安全事故,不僅會影響工程質量和施工進度,還會增加施工成本,降低工程的效益。因此,施工單位應重視施工安全管理,主要表現在施工現場管理人員應該依據有關條例,對施工現場進行規范化的管理。管理人員應該積極與施工人員進行交流和溝通,加強安全教育,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培養其安全技能,促使其在施工過程中,能夠按照規定配備安全工具,在最大限度上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此外,施工單位還要在施工現場成立安全管理小組,記錄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并匯總和整合施工信息,找出其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并及時予以解決,以此來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
3.3強化建筑工程施工現場質量管理
結合實際施工順序,對施工現場做好管理。各類施工工序在實施時,均需等施工現場的監理人員對各環節施工報告進行簽字確認以后在依次有序的開展施工建設。施工企業需把質量管理重點放在較關鍵的施工位置上,并同時,組織專業的人員來進行監督管理。對重點施工工序的實施需進行反復的檢查,由此,保障關鍵位置的施工工序質量,對施工現場的材料構配件、施工操作技術交底、施工設備的使用情況及性能、施工質量等是不是已達到要求進行審查。如,施工現場水電的實際供應情況、施工現場的空間及安全防護情況等,把對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型號、參數及進場時的時間做好監管,同時還需對施工過程中,對于關聯到的架梁吊機、龍門吊機等相關設備其使用需經過嚴格審查環節以后再進行使用;監管好機械設備的保養及維護,針對于老化和損壞的設備與機械,需進行及時維修和替換。通過對施工各環節質量實施嚴格監管,保障施工現場管理的質量和效率,由此提升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
3.4創新建筑企業的技術管理
在這個階段,信息時代開始進入日常生活。對于建筑公司,有必要建立一個信息管理模式,以提高項目管理和項目管理的效率和質量。由于參與管理的工程知識是在這個階段數量比較大,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作為參考,建筑公司應該更好地利用先進的技術,建立一個系統來管理信息。不僅如此,該系統的建設管理信息化工程不斷加大對質量管理人員的要求。管理者應該有足夠的知識和管理技能,而且必須有可靠的信息技術,能夠有效地發揮信息系統的工程管理中的作用。
3.5全面提升施工作業者的綜合素養
全面提升施工作業者的綜合素養,要求施工單位在實際建筑施工作業以前,對所有施工作業、技術、管理人員進行建筑工程有關內容的崗前培訓工作。培訓內容中包含對施工作業操作的規范,數據材料質量的保證,講解專業的施工技能內容,其中一定要融合施工安全、施工質量方面的內容。基于崗前培訓工作,讓建筑工程相關的所有工作者都具備安全施工的意識,對于施工現場中出現的突發事件能夠做好對應有效的應急處理方案。要讓施工作業者充分掌握作業技能與技巧,要求施工作業者對整個施工作業流程中涉及到的施工原材料有深入的認知與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夠全面提升施工作業者的綜合素養,才能夠切實強化所有施工現場工作者的質量保證意識、安全意識。
4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穩健的發展與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建筑行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大型工程項目施工建設過程中,由于未來充滿著不確定因素和激烈的競爭,不可避免的帶來了各種風險,工程項目施工的復雜性、個性化和較長的生產周期也增加了項目施工的不確定性。因此,工程項目施工風險管理成了提高項目施工成功率的關鍵因素,在整個開發系統范圍受到普遍重視。作為工程項目管理之一的風險管理是建筑企業獲取最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這決定了建筑企業在做好投資控制、進度控制、安全生產、質量控制、文明施工的同時,更加要構建工程施工項目的風險管理機制,加強建筑工程施工風險預警。
參考文獻:
[1]毛運昀.建筑施工企業對工程質量的管理方法[J].建材與裝飾,2017(26):163-164.
[2]基勝文.探究建筑施工現場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建材與裝飾,2017(26):171-172.
[3]章瑩.淺談建筑施工安全質量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J].建材與裝飾,2017(26):167-168.
[4]邵明.建筑工程施工現場施工管理淺析[J].建材與裝飾,2017(26):148-147.
[5]黃曉懿,鐘林.建筑企業施工項目管理[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17):164-165.
[6]李勇,劉彩華.建筑工程質量管理中重點問題及解決策略[J].江西建材,2017(08):207-210.
[7]徐成兵.關于房屋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技術和現場管理[J].智能城市,2017,5(16):75-76.
作者簡介:
范君超,女,漢族,就讀于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研究方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