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郭思源
摘 要:干部人事檔案是一種常見的檔案,其記錄了政府官員人生經歷與政績等有關信息,也反映了政府干部職業能力與素養。信息公開化時代已經到來,解開干部人事檔案神秘面紗、管理透明化已經是大勢所趨,也是政府改革的重點。鑒于此,本研究作者結合自身多年工作經驗,對于如何加強干部人事檔案管理透明化提出了自己的幾點拙見,僅供參考。
關鍵詞:政府信息公開;干部人事檔案;透明化
人事檔案管理以政府干部人事檔案為核心,同時也是政府人事工作的重點。目前,我國政府信息公開化的形勢下,傳統人事檔案管理理念與操作同信息公開原則相違背,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也是一個不可錯失的機遇,干部人事檔案管理應積極改革,提高檔案管理的透明度,從而提高政府的社會公信力。
一、政府信息公開背景下干部人事檔案管理透明化必要性分析
據調查[1]得知,80%的社會信息資源由政府掌控,西方發達國家紛紛主張政府信息公開,并真正落到實處。然而,我國政府信息公開起步較晚,當我國加入WTO后才開始注重這一點,先后進行了新聞發言人制度建設、修改保密法等嘗試。其中,2008年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歷史意義最為重大,其預示著借助社會力量對政府信息透明的權利運動過程進行有效監督,其是“陽光政府”構建的關鍵點。但是,對于我國行政運行而言,“錢”和“人”是最模糊、最隱蔽的內容,當政府信息公開逐步實行時,我國政府中有一個部門十分冷靜,其被神秘面紗所籠罩,對外秘而不宣,使得群眾無從下手,這個部門便是我們常提到的干部人事檔案部門。一直以來,我國干部人事檔案堅持保密原則,管理十分嚴格,屬于“任何人不得借用豁查閱的檔案”,在特殊情況下需要查詢時,查閱手續十分繁雜與嚴格。干部人事檔案部門對于信息公開更是聞風喪膽,信息公開是人事檔案部門最不愿意面臨的。換言之,我國現行干部人事檔案管理理念與制度已經完全滯后于政府信息公開的步伐,嚴重阻礙了政府信息公開,且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各種不足之處成為了社會詬病。面對這一形勢,干部人事檔案管理亟需改革。
二、政府信息公開背景下干部人事檔案管理透明化策略
(一)深度改革人事任免制度,完善法制環境
眾所周知,雖然信息公開條例約束了政府的權利,然而縱觀全球沒有哪一個政府心甘情愿被束縛。換言之,如果沒有制定相對應的配套措施,信息公開的參與權與監督權將變為泡影,更別提知情權。同理,實施干部人事檔案管理透明度改革不只是干部人事檔案一個部門的事情,由于政府政權屬于一個不可分割的體系,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干部人事檔案管理透明化改革不僅要重點改革有關職能部門,例如在現行政治體制中,人事任免過程、理由公開并不是人事檔案部門的職責,其更需要黨務深度公開為保障,由于黨組織系統直接負責干部的考察與遴選,政府部門只是接受組織上的任命,假設這一環節無法突破,一味地要求人事檔案部門將任免、比選的過程進行公開,這有點強人所難。同時,這一改革的實施還需健全的法制環境為基礎。例如,官員財產的公布,不是靠一兩個信息公開條例便可思想的,其需要一個專門的法律要求強制執行。對于此,相關研究人員主張“官員財產申報應將其納入到接下來五年立法計劃中,只是借助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法律依據較為薄弱。”另外,應對《干部檔案工作條例》[2]中對于干部人事檔案提供利用的嚴苛規定進行及時修改,保障相對人可利用自己人事檔案權利,查閱自己部分的檔案信息,并賦予其要求有關機構修改同事實不符的信息的權利,對利用手續進行簡化,避免過多條款的約束,為政府實施信息公開提供強大的法律保障。
(二)合理把握保密界限,維護公民知情權
目前,對于干部人事檔案管理改革,應貫徹執行有關檔案保密制度,適度把握公開信息。針針對機構履職過程中、當事人親自認可、組織嚴格確認的各種原始材料,針對個人檔案關系到當與國家重大機密,這便要求檔案管理人員對有關界限予以明確,科學合理處理檔案保密要求與公民知情權。針對關系到黨、國家與相關組織重要機密的信息,應加強管理,想方設法保障其安全性[3]。對于干部人員學歷、工齡、職稱、待遇等信息,可參照中央八項規定予以開放式管理,以此來確保公民群體知情權的實現。值得注意的是,公民知情權并不是毫無限定的,因此檔案管理人員應具備過硬的職業素養對其進行妥善處理,不僅嚴格、封閉地管理了重要信息檔案,而且又充分尊重了公民知情權。
(三)加強源頭治理,完善檔案管理機制
加強源頭處理,有目的、有計劃地建立“不敢造假、不能造假、不想造假”的長效機制[4]。人事檔案管理部門應設立檔案任前審核制度,對擬選拔任用和交流任職的干部、軍隊轉業干部、新調入干部的檔案進行一一核查,堅持“凡提必審、凡轉必審、凡進必審”,有效避免檔案存在問題的干部“帶病上崗”、“帶病提拔”。同時,進一步健全人事檔案日常管理機制,設立科學的管理流程。對于收集、整理、審核、利用與保管檔案的一系列環節,應著重明確管理權限與范圍,確定工作職責,落實主體責任,并科學規范收集、鑒別、保管、查借閱、復印、傳遞、歸檔等有關手續。另外,加強人事檔案信息化建設。開發人事檔案管理系統,設定管理權限,輸入檔案編碼或干部姓名便可迅速查詢有關信息,從而提高了人事檔案管理的效率,實現了數字化、規范化管理,為透明化改革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干部人事檔案管理部門可實行電子政府,為社會大眾提供主動服務,實現高效工作,避免手工查詢人事檔案信息容易泄露的缺陷,提高人事檔案信息公開的公平性與透明度。這樣,干部本人可在網上查詢被允許查詢的有關信息,以此來有效保障個人權益。干部人事檔案部門也可將干部人事檔案中應該讓社會大眾所知曉的信息進行公布,接受社會群眾的有效監督。
結語:一直以來,我國著力于改革人事制度,確保人才公開、公正地競爭,考核處最合適、德才兼備的人才擔任領導[5]。這也反映了我國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制度透明化改革必須擁有這么一直優秀的干部隊伍進行領導,這也是改革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與內在要求,這一改革路途十分遙遠,且面臨著重重磨難,需有計劃、分步驟地進行。
參考文獻:
[1]宋群豹. 政府信息公開環境下干部人事檔案管理透明度改革芻議[J]. 北京檔案,2014,4(5):33-35.
[2]李艷平. 政府信息公開背景下干部人事檔案管理透明化研究[J]. 幸福生活指南,2018,14(12):52.
[3]黃世喆,陳靜. 論政務信息公開背景下公務人員人事檔案信息的披露[J]. 浙江檔案(4):9—10.
[4]王子瑞. 論政務信息公開與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C].決策論壇——政用產學研一體化協同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 2015.
[5]李云鵬. 論政府信息公開背景下檔案工作人員的素質提升[J]. 蘭臺世界,2016(S1):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