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露
【摘 要】由于學生的各種情緒一直穿插在他們學習和生活中,且高中生的情緒具有沖動性、不穩定性的特點,因此需要教師嚴密地觀察學生的情緒狀態,及時給予指導和疏導,否則情緒的負能量就會波及到學生的方方面面。高中語文學科有其人文性的學科優勢,語文教師更有機會接觸到學生的心理和思想層面。本文重點列舉出作者的實際語文教學經驗,總結出指導學生管理情緒的三種方法,旨在幫助學生解決情緒問題,完善品格,順利完成學業,實現健康快樂成長。
【關鍵詞】高中語文;情緒管理;方法
進入高二年級,很多學生就像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里寫的“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看著眼前一張張青春洋溢而又帶著少年清愁的學生,筆者深知他們此刻特別需要心靈安慰和情緒開解。于是筆者開始思考語文教學過程中哪些方法能讓他們合理地宣泄復雜的情緒,學會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呢?
一、周記:情緒的后花園
每個人都有傾訴的欲望,學生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自然也希望向別人宣泄自己的情緒。
學生每周寫一次周記,記錄這一周發生的點點滴滴,可以是生活小事;可以是讀書筆記;可以是影視評論;也可以是人際關系上的困惑。
有個學生曾在周記里寫過這樣一件事:她說周末回家,舅舅舅媽來家里做客,她和弟弟不知道跟大人說什么便躲在屋里沒出來。誰知舅舅走后,媽媽嚴厲批評了他們姐弟倆,說他們倆不懂事,家里來客人了不知道打招呼。于是她心里很委屈,跟媽媽大吵了一架就來學校了。但是來到學校后,想起這件事還是會委屈得掉眼淚,又生氣媽媽不理解自己,一個星期連續幾夜失眠,白天上課期間都恍恍惚惚,集中不了注意力,也不知道今后該怎么辦,非常苦惱。
筆者看到她的周記后,很心疼她。筆者仿佛看見她行走在一片混沌中,不被理解,沒有指引,失去方向。于是筆者在周記里回復她怎樣做。又過了兩周,她在周記里寫到:“老師,謝謝您,這周家里來客人了,我按您教我的方法做了。客人們都夸我懂事,有禮貌。我成績不好,從來沒有像這樣被夸獎過,真的太開心了。媽媽也很高興,還專門發了個朋友圈炫耀這件事呢。”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學生成長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值得重視。周記可以幫助教師留意觀察學生的情緒動向,了解學生的情緒情況,因人而異地指導學生管理自我情緒。
二、閱讀課:三觀的塑造機
在社會經濟日新月異的大環境下,讀書已然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我國高中生課業繁重,視野局限在語文教材閱讀那一方狹窄的天地,課外閱讀呈現“淺閱讀”“碎片閱讀”等局面。就目前高中生面臨的課外閱讀困境,有必要強化他們的自主閱讀意識、提高他們的閱讀效率、培養他們的元閱讀能力,使他們在閱讀中明事理,控情緒。
開學伊始,筆者交代語文課代表去二手書市場淘回幾十本《意林》《讀者》等雜志。作為寄宿制學校的學生,本來就不像走讀的學生方便閱讀。如果不專門安排一節閱讀課,學生很難做到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的“課外閱讀量每周少于五千字”。筆者認為,給學生開設閱讀課,讓學生每周讀讀雜志,不僅可以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還有助于塑造他們的三觀。
每周的閱讀課,更像是一場洗滌靈魂的儀式,給學生干涸的心靈注入一股智慧的清泉,過濾掉心靈的雜質,明白天道有行,明晰人生前進的方向,提高他們的情商,讓他們在現在及以后的生活中少走彎路,讓學校教育成為真正關注“人”的教育。
三、公眾號:士氣的加油站
現在的高中生抗挫折能力普遍較低,受到一點點打擊就可能一蹶不振,逆商有待提高。這時候,教師給學生鼓舞士氣顯得尤為重要。
現在每個班級都有微信群,周末學生在家會玩會兒手機。于是,筆者精心挑選一些公眾號里的文章發到微信群里,引導他們關注文章大V的公眾號。比如《我們的痛苦之下,埋藏著幸福的痕跡》《藝考≠易考,這樣的藝考生最受歡迎》《知乎熱問:為什么學歷不高的網紅日入十萬,而985畢業的我才月入幾千》等等。從學生最關心的熱點問題出發,找到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篩選出能鼓舞他們士氣的公眾號及文章,讓他們利用假期抽空閱讀,從中受到鼓舞,仰望天空腳踏實地學習,對自己的未來抱有希望。
高中生已經開始有獨立的思想和見解,但由于高中生的生理心理都處于正在發育期,看待問題往往片面,情緒不受控制。高中語文教師利用語文學科人文性的優勢,更能接近學生的思想和心靈,可以幫助引導學生使用科學合理的思維方式,更加理性地看待生活和學習中的種種問題,從而使學生能夠及時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緒。
參考文獻:
[1]王天剛.淺議高中生情緒管理與控制[J].學校教育研究,2017(04).
[2]劉慧娟,張璟.高中生不良情緒狀態的特點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2(02).
[3]張侍娣.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情緒的科學管理[J].課外語文下,2014(10).
[4]王培培.基于“元認知策略”的高中語文課外閱讀研究[J].岳陽:湖南理工學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