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化的不斷發展,市場營銷管理在網絡經濟時代的背景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市場營銷的經營模式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實體營銷模式,網絡經濟的發展對市場營銷的發展方向以及發展環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鑒于此,本文對互聯網時代市場營銷路徑探索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市場營銷;路徑
引言
近年來,互聯網發展十分迅速,各行各業對互聯網的研究和發展越來越深入,并將其視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市場營銷是企業獲取利益的重要手段,對企業發展造成直接影響。
1基于“互聯網+”市場營銷模式創新的重要意義
1.1拓展商業活動
隨著我國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廣泛普及應用,出現了越來越多線上的銷售活動,這是因為其可以幫助企業突破時空限制,使客戶通過互聯網便能夠及時了解商品以及企業信息,加之實體店的資金投入成本較高,一旦處于淡季或者營銷決策失誤,便極易受到較大損失,而線上銷售不僅可以降低資金投入成本,還可以快速對企業進行宣傳。在此過程中,各企業可以通過各式各樣的優惠、促銷活動吸引新老客戶,而多樣化的商業活動也能夠吸引更多的客戶。
1.2便于收集信息
各企業能夠借助互聯網將客戶信息進行記錄,并且及時將線上客戶的各類需求加以及時收集,這能夠幫助企業不斷挖掘客戶的購物需求,同時挖掘出越來越多的潛在客戶,進而針對性地制定營銷計劃。與此同時,企業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大面積宣傳企業自身各種信息,從而全方位提升自身名氣,進而為樹立口碑和品牌夯實基礎。
1.3增加客戶選擇性
互聯網自身具備一定程度的開放性,因此在互聯網中傳遞的各種信息能夠具備極為快速、高效的特點。因此,客戶可以通過互聯網對不同企業、不同商品進行了解、選擇,甚至實現了客戶與商家的線上交流,即在購買前,客戶與商家的客服人員在線溝通商品規格、性能等,進而選擇最合適的商品,免除了傳統客戶只有到實體店才能了解商品、且商品種類較少等煩惱。
2互聯網時代市場營銷管理現階段面臨的挑戰
2.1違法行為破壞網絡秩序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出現了許多不正當的營銷行為,許多商家利用違法行為達到自己獲取利益的目的,侵犯商標權就是其中一個重要表現。其中包括一些企業利用近似甚至復制知名企業的名稱、包裝、商標等,從而混淆消費者的視聽,使消費者盲目購買,從而達到盈利目的。也有一些商家將高仿的衣服、物品等在網上售賣,價格卻與正品低很多,嚴重影響了市場秩序,甚至有些是劣質產品,對消費者的身體也會造成較大危害,這種行為不僅影響了正常的網絡銷售環境,給正規商家帶來損失,也讓消費者對網絡平臺產生一些誤解,甚至失去信心。仿制品在網絡經濟時代,大量的產品充斥著互聯網,消費者在產品選擇上極易產生混淆與誤解。導致一些企業為了自身利益誤導消費者,甚至以網絡銷售的形式生產虛假產品,使得銷售市場混亂。極大的影響了網絡正常的經營秩序。
2.2壟斷經營阻礙市場發展
網絡經濟時代的全面發展促使市場競爭的加劇。提升核心競爭力成為了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許多企業為了實現自身利益的需求,開始利用壟斷經營的方式控制市場,獨自占有數據中心以及控制其服務器以保證其占有優勢地位。并在獨立發展的過程中采取不正當手段阻礙其他競爭者進入該領域,拒絕資源分享并強制壟斷行業。在此長期過程中,通過壟斷控制該領域,而導致行業畸形發展,這種不正當競爭手段阻礙了市場營銷管理的多方位發展。
3互聯網時代市場營銷路徑分析
3.1互聯網營銷品牌的打造
傳統的營銷不太注重廣告的投放方式,從而導致企業在廣告投放上雖然花了很多資金但是并沒有達到所期盼的廣告效果。然而在互聯網時代下的今天,企業可以通過互聯網對用戶進行分析根據用戶的瀏覽特點,進行精準的廣告投放,這樣的投放方式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其價值,杜絕廣告資金浪費進而達到真正的市場營銷;互聯網還可以通過分析消費者的購買習慣,為企業提供更加精準地產品定位,企業可以依據這些數據讓其產品和服務理念更加貼近消費者;互聯網還可以更具體地分析出消費者購買一些東西時,比較注重哪一方面的功能,讓產品更加能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讓產品從生產到使用各個方面都能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才能真正將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加深,從而讓企業更加穩步地發展。
3.2提升市場營銷的優越性
在互聯網時代,市場營銷主要以網絡為基礎,網絡最大的優勢是快捷和方便。因此,想要推動“互聯網+”市場營銷模式有效創新,必須落實以下幾方面內容:第一,重視消費者價值,傳統營銷模式往往將銷量作為主要目標,但在互聯網經濟影響下,企業應該對長期合作保持高度重視,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開展市場營銷活動,關注消費者的口碑和價值,并在購物平臺中為消費者保留充分的發聲空間;第二,在互聯網時代,市場營銷的互動性較強,通過消費者與商家之間進行有效溝通與互動,相關企業能夠深入了解消費者的商品需求情況,從而在兩者之間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因此,企業要妥善做好市場調研工作,有效收集相關數據,通過市場動態科學分析,積極改進自身營銷策略,并結合收集到的信息數據設計產品,有效滿足用戶需求。此外,企業應該加強資源共享,實現共同進步的目標,加強企業之間的聯系,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
3.3豐富市場營銷方式
在互聯網背景下,各種新型營銷模式被廣泛應用,不斷豐富營銷手段能夠有效吸引消費者的目光,有效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以及多樣化需求。目前,比較受消費者歡迎的營銷方式有很多種,如體驗式營銷,主要從消費者出發,根據情感以及感官等方面對營銷方式進行重新定義。在企業和市場之間,消費者是最重要的樞紐,是消費過程的主體,因此,企業不但要落實顧客至上的理念,還要積極應用網絡平臺,通過網絡技術進行營銷模式設計與實施,提升營銷活動的數字化水平。
3.4做好分銷渠道的創新
在傳統營銷中,企業的產品到消費者手中往往需要經歷多個環節,如各級代理、中間批發商、零售商等,如此會導致產品的成本不斷增加,消費者無法購買到更加實惠的產品,從而對于企業營銷效果的提升不利。而在“互聯網+”時代下,企業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營銷模式的創新,使得產品從生產者手中直接到消費者手中,省去很多中間環節,如此就能夠使得分銷渠道更加順暢,類似于“網絡直銷”,可以為經銷商節省很多成本,使得競爭能力不斷增強,并且還可以使得產品銷售速度得到全面提升,與客戶構建較為融洽的關系。
3.5做好營銷理念的轉變
在互聯網+時代下,各項工作都能夠通過互聯網開展,企業所面臨的環境以及客戶需求發生了變化,這就要求企業領導應當及時進行營銷理念的轉變,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企業領導應當摒棄傳統落后的思想觀念,對自身的營銷模式進行創新和變革,同時還要對自身企業的員工開展培訓,不斷增強員工的互聯網意識,幫助員工對互聯網進行深刻了解,建立互聯網思維。這就要求企業在進行營銷的時候,要突破傳統營銷理念的局限,放眼全球,構建與自身發展和市場需求相符合的營銷計劃,使得產品有更大的覆蓋面,以便更好地進行潛在客戶的挖掘。并且在開展網絡營銷的時候,還要提升營銷內容的針對性,對自身的產品特色進行詳細描述,提升消費者的認同感,更好地實現營銷目的。
3.7構建網絡平臺,創新營銷策略
擴寬營銷途徑,創新營銷管理是網絡經濟時代市場營銷的重要因素,企業需要在發展過程中積極地進行改變與優化,建立和提出新的經營模式,制定有效的戰略目標,在營銷活動中規范要求每個環節,實現整體運營的高效、創新、正規化。具體內容可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是建立管理操作方式的創新,精準細化每個運營環節,讓總體運營基礎更加高效正規,整個流程體現出更加科學細致的分工合作。第二是建立管理分析方式的創新,這是提升整體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主要是針對運營過程中的問題,從多方位、多角度展開分析和研究,確保營銷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為消費者帶來利益。
4互聯網時代市場營銷的發展趨勢
4.1顧客和商家聯系更加緊密
伴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市場應用對網絡平臺的依賴性逐步增強。也正是基于網絡平臺的大力支持,使得商家和顧客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并以視頻、微信和微博等新形式為載體實現在線的溝通與交流,以此增進聯系,這也是企業能夠及時了解與掌握客戶具體需求的一種有效方式。同時,這也為后續企業市場營銷方式的調整與創新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并以顧客需求為導向及時對企業的生產方式予以調整,對現有的營銷手段進行創新,從而為顧客提供更滿意、高質量的服務。
4.2加大對顧客需求的關注度,提升產品質量
在互聯網時代到來的背景下,不僅推動了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而且對產品性能和服務質量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基于此,要對顧客需求給予高度關注,并以切實可行的措施為依托推動產品質量的提升。之后,還要始終以顧客需求的服務為導向向其提供相應的服務形式,將產品性能和服務質量的提升作為主要任務,這也是企業獲得創新與發展的重要條件。
5結束語
互聯網不僅給人們生活、學習、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改變,而且市場營銷也受到了深遠的影響。基于此背景下的企業,要清晰當前時代發展趨勢,實現對市場營銷工作的重點掌握,并以此為基礎選擇合理的市場營銷路徑,對市場營銷方法創新,進而帶動市場營銷水平的有效提升,更好地契合當前消費者的具體需求。
參考文獻:
[1]高清霞.互聯網時代下企業市場營銷戰略的運用[J].中國市場,2019(17):189-190.
[2]劉婷婷,王麗娜.互聯網時代市場營銷策略[J].中外企業家,2018(36):54.
[3]唐永平.互聯網背景下市場營銷模式創新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8(23):46-47.
[4]韓麗姣.互聯網+市場營銷模式創新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8(34):100.
[5]周甲琦.移動互聯網時代市場營銷策略的轉變[J].現代經濟信息,2018(22):126.
[6]杜杰,曹秀娟.互聯網+市場營銷模式創新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22):320.
作者簡介:
吳安妮,女,漢族,就讀于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研究方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