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靜
摘 要:數字經濟是世界潮流,歷史機遇,是新一輪全球產業競爭的制高點。本文基于全球數字經濟100強榜,梳理相關企業年報數據,對中美數字經濟龍頭企業上榜情況、生產經營、主要領域開展比較分析,提出促進中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數字經濟;中美
10月11日,《福布斯》中國發布《2019福布斯全球數字經濟100強榜》,上榜企業均為全球數字經濟龍頭企業,代表各國數字經濟企業發展最高水平,其規模、結構和特點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折射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格局,反映中美數字經濟差異,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中美數字經濟龍頭企業上榜情況比較
(一)美國上榜企業數量全球第一,中國位居第二
全球數字經濟100強中,美國、中國分別有38家和14家上榜企業,戶數分列全球第一、第二位。兩國共有52家上榜企業,占據榜單半壁江山。美國上榜企業數量是中國的2.7倍,比中國多24家,反映出美國數字經濟發展領先中國。
(二)美國企業占據榜單頭部,中國企業進入前10
榜單前10強中,有7家美國企業,分別是蘋果、微軟、Alphabet、美國電話電報(AT&T)、亞馬遜、威瑞森電信、和迪士尼,其中:蘋果、微軟分別位列榜單第1名、第2名。 ?中國有2家企業躋身榜單前10強,其中:中國移動位列第7、阿里巴巴位列第10。總體而言,中國數字經濟龍頭企業表現突出,美國數字經濟龍頭企業更勝一籌。
(三)美國企業行業分類廣泛,中國企業相對集中
從榜單公布的企業分類情況看,美國企業分布于半導體、軟件與程序、計算機硬件、商業與個人服務、互聯網和目錄銷售、計算機服務、消費金融服務、廣播與有線電視、娛樂產品等13個類別,涉及面廣;而中國企業主要來自電信服務、計算機服務、互聯網和目錄零售、計算機硬件等7個類別。
二、中美數字經濟龍頭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比較
(一)中國企業規模相對較小,發展速度相對較慢
從上榜企業2018年主營業務收入看,美國、中國分別達到18531億美元和7346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13.8%和10.2%,規模上美國是中國的2.5倍,速度上美國比中國高出3.6個百分點。
(二)中國企業盈利能力相對較弱,經營效益相對較低
從上榜企業2018年凈利潤看,美國、中國分別為2790億美元和696億美元;從戶均凈利潤看,美國、中國分別為73億美元和50億美元;從利潤率 看,美國、中國分別為15.1%和9.5%;上述指標中國企業均低于美國。
(三)中國企業研發投入相對較少,增長速度相對更快
數字經濟技術更迭快速,龍頭企業必須積極研發,才能保持行業領先優勢。從上榜企業2018年研發費用看,美國、中國分別為1495億美元和218億美元,戶均研發費用分別為39億美元和16億美元,美國企業研發費用規模更大;中國研發費用增長26.7%,比美國高出11.5個百分點,呈現較強發展后勁。
(四)中國企業財務風險相對較低,企業杠桿相對較小
從上榜企業2018年資產負債情況看,中國企業資產負債率46.6%,同比回落4.3個百分點;而美國企業為64.2%,比我國高出17.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這反映出我國數字經濟龍頭企業財務風險相對較低,同時也反映出美國數字經濟龍頭企業對杠桿利用程度更高。
三、中美數字經濟主要領域比較
(一)半導體、計算機硬件領域美國企業遙遙領先
在半導體領域,美國有英特爾、博通等9家企業上榜,中國僅有臺積電1家企業上榜,美國企業2018年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68億美元,同比增長18.0%;中國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37億美元,增長2.4%,增長緩慢,且規模不足美國的五分之一。
在計算機硬件領域,美國有蘋果、戴爾等4家企業上榜,2018年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455億美元、凈利潤645億美元;而中國上榜企業2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不到美國的四分之一,利潤率比美國低13.3個百分點。
(二)互聯網和目錄銷售、計算機服務領域中國企業效益較好
在互聯網和目錄銷售領域,美國有亞馬遜、奈飛、eBay等3家企業上榜,中國有阿里巴巴和京東2家企業上榜。中國企業規模較小,但是利潤率比美國高出5個百分點,研發費用增幅比美國高出32.2個百分點。
在計算機服務領域,美國有Alphabet、IBM、高知特等3家企業上榜,中國有騰訊、百度和網易等3家企業上榜,中國企業規模相對較小,但利潤率比美國高出5.4個百分點,研發費用增幅比美國高出7.8個百分點。
四、促進中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壯大基礎、布局前沿,搶占數字經濟制高點
加大對半導體、計算機硬件、芯片等“芯”領域的扶持力度,加強網絡通信等基礎產業培育,著力補齊產業鏈條,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基礎產業做大做強。加強區塊鏈、虛擬現實、量子信息、柔性電子等前沿產業布局,推動產業快速發展,搶占數字經濟新的制高點。
(二)持續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人才引進戰略
要加大基礎性研發投入,加快推進科研成果轉化,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推動數字經濟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重視高端人才培育,通過財政補貼、住房保障等多項政策,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全面發揮人才在數字經濟中的核心驅動作用。
(三)加快培養數字經濟龍頭企業,強化輻射帶動作用
加快培養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扶持一批有技術、有前景的成長期企業,形成“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加強產業鏈的縱向合作和橫向協同,引導、支持優勢行業、企業建立跨領域、協同化、網絡化的創新平臺,培育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的新增長點,充分激發產業集聚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