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進
摘 要:近幾年來金融科技在飛速的發展,在金融科技領域出現了很多的熱點,比如第三方支付、P2P、人工智能等等,都成為金融發展的重要轉折點,金融科技不斷的外延,內容也在不斷的豐富。本文從行為金融學的角度出發,探索了關于金融科技的應用場景以及相關建議,拓展了關于金融行為學在投資、風控、營銷等等方面的應用,給投資者以及相關監管部門更好的融合金融和科技提出理論依據。
關鍵詞:行為金融學;金融科技中;應用前景;建議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推進,傳統的金融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以往的人工化轉為數字化、智能化。當然金融科技中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P2P網絡平臺頻頻出事,金融的監管遭到了一系列安全的挑戰,而這些挑戰和人是最密不可分的。金融在人的參與過程中,多了很多非理性的心理范疇,金融市場中出現了一些不可避免的意向,這就是行為金融學在金融科技中所產生的一系列的作用。通過將心理學應用于投資、風控、監管和營銷等等方面,有利于金融的創新和發展,也能夠為金融探索出一條新的道路。
一、行為金融學在金融科技中的應用前景
(一)行為金融與金融投資
近幾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金融投資領域也開始融入了人工智能、大數據,在理論和技術層面的量化投資也獲得了發展。量化投資的模型逐步代替人的數理模型的判斷,在海量數據中通過一系列的代碼篩選出比較好的盈利代碼和股票。在整個過程中沒有任何情緒的波動,完全規避了由于人為操作所產生的一系列問題,比如貪婪和恐懼等非理性行為造成的不良后果。在金融投資領域使用量化交易也直接縮減了投資者的時間,減少了投資者所需要耗費的腦力和體力,甚至還能夠突破人在生理方面的限制,通過量化交易在24小內金融交易市場中對外匯,黃金等等進行持續的工作,甚至在全球不同的地區、不同時間內進行股票交易,能夠及時的順應市場的變化,做出需求和改變。同時,通過這種量化交易也能大大提高在交易過程中的時間和效率。傳統的金融投資通過人力的操作去獲得相關的信息處理,最后進行操作。一系列的過程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而且中途的危險性也非常的多,對于股票股市而言變化非常的快,有些時機稍縱即逝。相反利用程序就可以迅速地識別并把握市場的機遇進行自動化的交易,這是人工所不能代替的。
金融投資中存在兩種理論流派,一種是有效市場假說,還有一種就是金融學,有很多的量化投資策略也都是通過這兩個流派引申出來的,從時間的相關結果來看,這兩個流派也是各有千秋。比如,多因子選股的策略就是量化投資的重要方式,也在市場中取得了廣泛的應用,而棟梁效應。憑借行為金融學研究最終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員為基金方面也提供了相關的建議,使得基金的收益大大超過了美國的大盤指數[1]。
綜上所述,不同理論引申出來的相關投資策略,都可能在資本市場中獲得一定的回報,從如今的發展形式來看,人工智能將是未來經濟發展的趨勢,通過人工智能對相關的資產進行分配、評估、推薦也是未來的重點,通過不斷的學習技術,將量化投資用于金融,代替以往重復簡單機械的工作。行為金融學要借助人工智能的相關技術,以前比較缺乏技術手段,往往都是利用機器學習,甚至通過語言處理技術等等。現如今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分析情感,社交媒體,新聞數據等等來判斷市場的情況和投資者的相關情緒,做出相應的預測。隨著金融科技的不斷發展,也導致了很多數據的產生,以前無法分析的現象,現在都能夠通過科技進行驗證,行為金融學的發展也為金融投資新的理論奠定了基礎。
(二)行為金融與保險科技
在保險行業也開始融入相關技術,通過大數據、語音識別等等手段在保險公司的產品銷售、核保、理賠等方面進行使用,逐步已經代替了人工,降低了人力的使用,顛覆了保險業的傳統模式。企業在進行保險活動的過程中,出現的保險需求、銷售、理賠等等都和人的心理活動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通過行為金融學的相關理論可以進一步的發展保險科技,來提高保險行業的服務質量。
丹尼爾卡尼曼等一些學者曾經研究過人類的思維,包括兩套系統直覺和邏輯,在進行理性邏輯的時候,往往會消耗人類的很多能量。所以,大部分人在腦部傾向于通過直覺系統來進行判斷并最終做出決策,其中一些情感、生理方面的因素都可能影響到人們的最終決策。在追求事物的過程中,人們往往傾向于自我滿意的選擇。
因此,在保險技術融入行為金融學的過程中,就應該幫助保險客戶減輕思維負擔,通過溫和的態度去改變甚至助推保險客戶的一些行為和選擇,最終讓保險客戶受益。在這個過程中,絕對不能使用客戶的認知偏差來誘導客戶,這種手段只能獲得短期的利益,是不利于保險技術長期發展的。有些客戶在對保險方面存在規避的行為,這是因為很多人都忌諱談論關于生老病死的事情,對于未來往往都保持著樂觀的想法,因此在進行銷售保險和技術的設計中要充分的考慮客戶存在的這種心理,不能觸發客戶的底線[2]。
(三)行為金融與監管科技
科技在融入金融行業的過程中,給金融行業帶來了突破性的進步和發展,不僅提高了金融的效率,也增加了各個機構和地區之間的交叉風險,通過融入科技,很多新的金融風險也進一步的產生了。金融監管在金融行業中是必不可少的,必須平衡好創新和風險之間的關系,才能保證金融行業的平穩發展。金融科技在初級階段準入門檻非常低,很多監管的框架也在摸索之中,隨著未來金融科技的不斷發展,相關監管的理論和技術也在不斷地進行創新,早期金融監管主要從監管的必要性到效率進行研究,隨著金融危機不斷的發生,金融監管也從有效性和預防金融危機方面發展,不斷的約束市場,研究激勵理論。對于非理性的相關行為不僅存在于市場的參與者和相關金融機構中,同樣在金融監管部門也會存在,很多計劃部門都忽略了非理性因素的影響,這也就會導致缺陷出現。因此,可以借助監管技術升級,將金融更好地納入到監管框架中。通過加強對相關系統的研究,來提升對金融監管的認知,促進金融的穩定性和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
(四)行為金融與風險管理
隨著金融科技的不斷發展,商業銀行以及一些P2P網貸的金融機構在風險管理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金融和科技的融合改變了傳統金融機構的風險形勢,比如像商業銀行、基金等原有的風險的傳染力、隱避性和復雜性都進一步的加深,同時,像一些新興的金融機構在融入科技之后也出現了很多潛在的風險,比如P2P貸款的相關資質問題,在金融科技的背景之下,相關金融機構就可以改革風險管理,將風控放在首要位置。通過相關的技術手段來打破風險管理的模式,最終化解風險。
在金融風險度量方面通過傳統的投資組合理論,假設投資者自身就存在風險厭惡的程度,這時候就可以將資產組合作為一個整體,只考慮組合證券之間的協方差。行為金融學根據人類的相關心理特性,比如缺乏自控力,風險偏好等等。將投資者的情緒納入資產的定價中,相關學者再根據此行為提出組合理論和行為資產定價模型。根據相關行為組合理論,構建具有金字塔式層狀的結構,不同層對應投資者特定的投資目的和風險,比如將一部分資金投放在風險比較低的底層,通過這種方式來規避風險,同時,也可以通過一部分資金投放與風險的最高層來獲取利益,通過通過融合行為金融理論,再結合金融的科技對風險度量的模型不斷地進行改進,提高在金融風險過程中風險識別的能力。在風險控制方面,有相關學者通過研究相關投資的銀行家,風險方面的管理人員經常犯的錯誤。提出風險管理的失敗,往往和人的心理缺陷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依靠相關技術結合行為金融學定位風險管理的模型,在事前加強審核,事中加強監督,整個環節密不可分,不斷的完善相關制度來降低風險的水平。
二、行為金融學在金融科技中的應用的建議
上文從行為金融學的角度出發,對其在金融科技中的應用前景進行了探析,主要是針對人工智能相關手段在金融的證券、保險等等機構進行拓展,具體到相關投資、風控、營銷等方面進行實踐應用,真正的幫助投資者在市場中獲得利益,不斷的完善監管的機構,提高風險管理的效率。對于行為金融學在金融科技中的應用是一個創新的開始,對此有以下幾點的建議。
(一)加強對系統的研究,推進技術和金融的融合
現在金融改革和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推動,在金融發展的過程中要充分的發揮金融科技的力量,不斷的完善金融科技的場景,將金融核心技術不斷的進行融合。同時,還要積極地探索新的應用場景,除了在加強行為金融和風險管理、保險科技等方面的應用之外,還要開發更多的應用場景,推動金融領域的真正創新與變革。
(二)加強行為心理學金融的研究
互聯網金融、大數據等技術在金融行業的廣泛運用,對于金融研究而言既是機遇,也是一個挑戰。通過技術的發展,使得在金融行業中曾經傳統手段無法獲得的數據變得非常的容易,以往人工無法觀測的現象,也能夠通過技術變得輕而易舉。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人仍然會成為金融活動的主體,人的行為也會影響著金融市場的相關變化,因此,在依靠相關技術和數據進行金融行業的發展時,一定要加強對行為金融學的研究和創新,促進行為金融學和金融科技的不斷融合和發展。
(三)行為金融學和個人定制化金融的創新
要實現個人定制化金融首先需要從行為經濟和金融學的角度根據相關特點進行分析并判斷,最終進行歸類,建立起客戶的行為認知模型,有了這樣的模型,就可以辨別出人和人之間的認知差異,了解每一位客戶的特點,判斷客戶的行為對經濟金融會產生怎樣的影響。研究者可以直接通過認知的差異來衡量客戶的行為而不是像現在的金融行業,只能通過粗略的觀察來測試心理,在建立認知模型的過程中往往研究的過程都會讓人望而卻步,但是,這個方面的創新是有辦法進行突破的,可以創建各種認知差異的社交媒體信息,然后從中進行篩選。其實,在國外很多類似的工作已經開始融入這方面的特性,中國的相關企業想要保持在金融科技方面的不斷創新,就需要投入到為客戶定制的金融科技這個領域中來,不斷的突破和創新,才能在這方面獲得發展。
科技的發展總是要經歷一段艱辛的道路,最終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在金融科技方面也是如此,金融科技的發展和行為金融學兩者是密不可分的,一定要加強對行為金融學進行研究,不斷開拓行為金融學在金融科技中的應用和創新,只有戰勝傳統的金融科技,才能帶動金融行業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 魏諳書.行為金融學在金融科技中的應用前景及相關建議[J]管理現代化, 2019(09):1.
[2] 蒲堯.傳統金融學與行為金融學的風險管理理論比較[J]納稅,2018(0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