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涓酈
摘 要:大學是人一生成長和學習的一個重要階段,伴隨著“00后”大學生步入大學校園,他們身上所伴隨著的新特點、新問題,也影響著高校教育工作的開展。本文根據“00后”大學生群體的特點,探討“00后”大學生教育方式的轉變。
關鍵詞:“00后”大學生;專業教育;大學生教育
一、前言
自2018年9月新學期開始,“00后”開始邁入大學校園,成為新時代大學生群體中的重要成員。“00后”伴隨著新世紀的鐘聲出生,在新時代的發展中成長,他們的成長過程不僅伴隨著父母家人無微不至的呵護,也伴隨著高新技術的不斷更迭。時代的發展使得他們的性格特征、學習方式、人生追求等,都與“90后”大學生有著較大的區別,在“00后”大學生的教育中,應結合他們自身的特點因材施教,才能有效地幫助他們成長,也才能讓他們早日成為新時代社會建設的主力軍。
二、“00后”大學生群體性格特點
1、個性更鮮明,自我意識更強
“00后”大學生成長于千禧年以后,父母大多為“70后”“80”后,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僅有父母的關愛,還有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的呵護。在此過程中,他們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方式,同時父母注重培養孩子的多種才藝、技能以及表達能力,使得“00后”大學生個性更加突出、更加鮮明,同時有著更強的自我意識,和更強的表達欲望。
2、知識多元化,思想多元化
“00后”孩子成長的時代,恰好是互聯網技術蓬勃發展的時代,也恰好是高新技術迅猛發展、不斷更新換代的時代,他們是伴隨著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代。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接觸信息的方式較多,不僅有電視,還有網絡,從最初的QQ、博客,到后來的微信、微博,以及多種多樣的其他網絡資源。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接觸的知識面更加廣,接受不同文化熏陶的機會更加多,他們也樂于接受不同的新知識、新文化,包容性更強,導致他們的思想更加多元化。
3、自我認識不足,責任意識薄弱
“00后”孩子的成長過程,伴隨著父母、四位老人甚至更多長輩的呵護,在成長的過程中,大多采用“鼓勵式”教育,沒有過多的責備,容易導致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始終抱著“我比別人強”的心態,對自己的真實狀態、自己的目標、自己的規劃都沒有清晰的認識。同時,由于“00后”的還在在成長過程中,更加注重個性化的教育,導致他們對“集體觀念”的認識較薄弱,許多孩子看重的是自己做的事能為帶來什么優勢或利益,這樣也就更難以意識到自己在未來能夠在祖國的建設中發揮怎樣的作用,責任意識、擔當意識較薄弱。
4、缺乏職業規劃,對大學專業學習重視不足
由于“00”許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接觸到的更多是“追星文化”“網紅文化”,他們的理想從過去孩子的“當科學家”“當宇航員”,已經變為了“當明星”“當網紅”。許多孩子對于自己進入大學選擇的專業并沒有足夠的了解,甚至許多孩子的態度是“這是我爸媽讓我學的”“這是我隨便選的”,導致他們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缺乏規劃。大一進校時談到未來想做什么,他們的回答是“不知道”,大二時這個答案變成了“不知道”和“掙錢”,再問及“如何掙錢呢?”,孩子回答“什么掙錢做什么”,部分孩子甚至已經出現了價值觀偏差。另外,由于缺乏對未來的規劃,也導致了他們對大學專業知識的學習不夠重視,總是認為“混”個畢業證就可以了,甚至有部分學生才剛上大二,還未接觸到足夠多的專業知識,就已經開始想要退學去掙錢了。
5、抗挫折能力較弱,對老師缺乏尊重
如前所述,“00后”的孩子是在長輩們無微不至的呵護下長大的,許多孩子經歷的挫折較少,甚至有些孩子受到的批評都極少,這導致他們在進入大學后,離開了父母和長輩的呵護后,開始不適應需要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的集體生活。同時,許多孩子在中小學時代,都是極受家長和老師關注的,進入大學后,往往一名老師要面對幾百名學生,很難對每一名學生都面面俱到,導致部分孩子會出現心理落差,難以接受“光環”褪去的現實生活。另外,有些孩子對老師的認識甚至停留在“我交學費了,你就應該為我服務”的層面,甚至有些家長也存在這樣的認識,把教育行業也當作服務業,未曾意識到每一位老師在工作中所付出的精力、時間都是需要極高的專業素養以及極強的職業道德感的。
三、“00后”大學生專業教育對策探討
1、加強“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來,思想政治教育已經成為高校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對于剛剛進入大學校園的“00后”大學生們,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幫助他們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目前在許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由于缺乏對“00后”大學生群體心理特點的認識,依然采用過去常用的談話、講座等枯燥的方式開展工作,導致不少學生出現抵觸情緒,難以達到教育的目的。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在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當關注“00后”大學生群體的特點,結合他們的個性需求,采用新思想、新策略、新方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思想政治教育也應當借助網絡技術平臺,加強家長與老師的聯系,通過多元化的方式,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的。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讓孩子們接受教育、理解教育,最終才能配合相應的專業知識教育完成“強化價值引領、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的“三位一體”的教育教學目標。
2、強化“00后”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
學習能力、學習動力對于人的一生非常重要,但許多學生在進入大學前,對自己的認識僅僅限于“好好完成高考,考上大學就解放了”,這就會導致他們進入大學后放縱自己。最終導致“00后”大學生突出的特點是對個人未來規劃不清晰,對自己所學專業認識不充分,也就進一步導致了學生對于大學專業知識的學習不重視,最終可能到畢業時一無所獲。
目前國內高校開展職業生涯教育已經有較長時間,但職業生涯教育通常僅僅限于職業生涯規劃課,課堂所能呈現出來的職業發展非常有限,能夠讓學生增強對所學專業的認識也是非常有限的,甚至有些職業生涯規劃課已經流于形式,變成了學生掙學分績點的課程。針對“00后”學生的特點,高校在開展職業生涯教育時,不僅應當重視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內容的更新,同時應當注重職業生涯教育形式的多樣性,采用多元化的方式開展職業生涯教育。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意識,培養學生的就業意識,明確未來目標與規劃,重視專業學習。
3、改變“00后”大學生專業教育形式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00后”大學生能夠獲取知識的渠道多種多樣,不僅僅只局限于所在學校,也不僅僅只局限于所處的課堂。豐富的網絡資源,讓學生在此過程中眼花繚亂,出現了兩極分化的問題,部分學生非常會利用網絡學習資源,部分學生忽視網絡學習資源。因此,專業老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應當引導學生如何正確使用網絡學習資源。
同時,“00后”大學生由于可以獲取的資源較多,對當代高校的專業教育老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當前的專業教育不應當再是過去“滿堂灌”的教育模式,專業老師也不能再是“一門課講幾十年”的心態。專業老師應當根據當前所在專業的發展和變化,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目標和知識儲備,同時應當結合“00后”大學生的性格特征,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中來。但與此同時,專業教育老師應該有更加嚴格的要求,要求學生不僅要扎實掌握專業學科知識,也有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主動思考意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要求的大學生。
參考文獻:
[1]謝安國,黎開誼.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生活化路徑探析[J].中國高等教育,2018(Z2):41-43.
[2]孫其昂,劉紅梅.新時代以大學生為中心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發展[J].思想理論教育,2018(07):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