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梟鴻
摘 要:裸貸案件中的很多行為已經觸犯了刑法,放貸人員涉嫌多種犯罪,公安部門、監管部門以及社會公眾應當加強對裸貸的打擊力度。本文對裸貸的含義與特征進行了闡述,并依據刑法理論對裸貸進行了界定,最后提出了如何才能有效防止裸貸的出現,降低社會危害。
關鍵詞:“裸貸”:刑法;校園貸
引言
如今人們的消費意識、消費方式呈現出了多樣化的趨勢,超前消費、貸款消費在高校學生中越來越普遍。消費需求的增多,催生出了更多的網絡借貸平臺,例如借貸寶、京東白條、借唄等等。但是由于我國對校園貸的管理部規范不嚴格,導致出現了裸貸的情況,威脅了借款人的身心安全,也造成了不良社會影響。
一、裸貸的含義與特征
裸貸是一種民間網絡借貸的一種行為,其指的是女性借款人(尤其是在校女大學生)與放貸人約定手持自己的身份證拍攝裸體照片作為抵押,并從放貸人手中獲得短期高息貸款的行為。裸貸往往有著較為嚴重的后果,不但對借款人自身有嚴重的不良影響,同時也對社會造成了危害,這是一種雙方以不道德的手段實現借貸的畸形社會現象。
裸貸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放貸目標的針對性較強。以“裸貸”為關鍵詞從各大搜素引擎上進行搜索,可以看到僅有一例案件為男性裸貸,大部分都是高校女大學生,可見高校女生是裸貸的主要目標。裸貸的放貸標準與大學生的裸露尺度有關,裸露尺度越大,其貸款金額越高,女大學生的身材樣貌越出眾則其利率越低。
第二,貸款利率高,裸貸一般都是短期的借貸,但是其貸款利率較高,如此借款人是很難如期還款的,并且其還存在的利滾利的情況。據悉,裸貸是按照周為時間單位來計息的,利息約為15%-20%,以借貸5000元為例,借款人需要在7天之后償還5750元-6000元。裸貸的借款人一般都是高校女生,其沒有固定的經濟來源,不可能在短期內籌集到這些資金。裸貸的利率已經嚴重的超出了我國法律規定的民間借貸利率,因此其是不受到法律保護的。
第三,催款方式嚴重觸犯了法律。放貸人的催款行為有在社交網絡上公布借款人的借貸信息;向借款人的親朋發布借款人的裸照,要挾其幫助借款人還款;在網絡上公開出售借款人的裸照、不雅視頻,并威脅借款人提出“肉償”、“裸體直播”的要求。
二、刑法理論中對裸貸的界定
(一)敲詐勒索罪
敲詐勒索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被害人采用威脅或要挾的方式,強行索要其財務的行為。在裸貸案件中,有很多受害人即便是按照約定歸還了本息,而放貸人依然會以公開其裸照或者是不雅視頻的方式進行要挾,敲詐索要借款人更多的財務。站在法律的角度而言,放貸人非法占有了借款人的私人欠款,并且實施了威脅的手段,迫使借款人不得不支付非法的利息。放貸人不但侵害了借款人的私人財產還侵害了其人身安全,如果其涉及的金額過高或者是多次實施,則已經觸犯了刑法,構成了敲詐勒索罪。
(二)傳播淫穢物品罪
在裸貸案件中,借款人的裸體照片或者是不雅視頻等已經屬于我國刑法第367條中所規定的淫穢物品范疇。放款人無論是向借款人的親朋還是通過網絡空間公布,都已經構成了傳播淫穢物品的行為,并且放貸人是為了追回借款故意實施的該行為。這一行為已經破壞了國家對淫穢物品的管理,如果其行為對借款者個人以及社會秩序等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則構成了淫穢物品傳播罪。
(三)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
放貸人為了向借款人敲詐更多的財務,其會通過微信群、QQ群等方式來公布并兜售其裸照或不雅視頻。甚至是利用這些促進“肉償”的達成,其實質就是利用網絡進行淫穢物品的傳播、介紹賣淫等犯罪行為。并且放貸人主觀上是故意的,嚴重破壞了網絡的文明與安全,也侵犯了國家有關部門對網絡秩序的管理。如果放貸人通過這些違法行為所得非法收入到達一定數額,則構成了我國《刑法修正案(九)》增設的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
(四)引誘、介紹賣淫最或強奸罪
在有些裸貸案件中,部分放貸人針對不能還款的女大學生,以放寬還款期限、減免利息或者其他條件來引誘其向不特定的第三人提供性服務。這就是利用金錢來誘使他人實施賣淫的行為,放貸人在性交易的雙方之間起到了介紹人的作用,不但對社會治安造成了不良影響,也涉嫌構成了引誘、介紹賣淫罪。甚至還有部分放貸人以借款人的裸照或不雅視頻為要挾,強迫女大學生與自己發生性行為,其在主觀上已經違背了女性的自由與意志,涉嫌強奸罪。
(五)強制猥褻婦女罪
在裸貸案件中,如果借款人出現了逾期不能還款的情況,放款人不僅僅要求其拍攝自己的裸照或不雅視頻,甚至還會提出與放貸人進行視頻裸聊。放貸人以公布借款人的裸照為要挾,脅迫借款人拍攝更多的裸照或不雅視頻,或者是與其進行裸聊,已經具備了性侵的色彩。放貸人的這一行為,已經侵犯了借款人的人身自由與隱私權,涉嫌強制猥褻婦女罪。
(六)借款人提供裸照并不構成傳播淫穢物品罪
借款人(一般為女性)雖然為了獲得金錢,或滿足自身的各種需求,以自己的裸照作為抵押物品,來進行借貸。可以看出其對隱私權、名譽權的漠視,其泄漏自己的私密照片以及個人信息雖然存在一定的過錯,但是還不構成犯罪。這些借款人只是將自己的裸照發放給放貸人,沒有發放在公共生活區域,并且不希望自己的裸照被公布,且不存在主觀故意。其沒有破壞國家對淫穢物品管理的秩序,不構成傳播淫穢物品罪。
三、如何有效的防止裸貸
(一)加強校園網貸平臺的建設與管理
裸貸的放貸目標主要是針對在校女大學生,因此要防止裸貸行為,不僅要加強對網絡借貸平臺的管理,同時還應當加強校園管理。在《關于銀行業務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已經明確,網絡借貸的相關機構,不得向未滿18周歲的在校大學生提供借貸服務。首先國家相關部門要嚴格履行自身的職責,采用有效的措施使網絡借貸平臺的社會責任意識得到強化,促使其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來開展工作。其對校園借貸工作進行大力排查,如果發現放貸人員存在著非法催收債款,暴力催收債款等行為,則應當將其轉交給公安機關,依法追求其刑事責任。再次,規范網絡借貸機構的行為,在借貸開始之前,對借貸雙方的資質要進行嚴格與全面的審查,并做好相應的風險評估工作。最后,學校方面要對學生如何規范自身的行為,如何科學的理財等進行講解,并使學生能對校園貸、裸貸等有一個真實、全面的認識與了解。提高學生的警惕性,防止學生落入他人的騙局。
(二)公安機關要加大執法力度
第一,公安機關對于裸貸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要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對其進行嚴厲的懲處,并貫徹落實國家“掃黑除惡”的號召,對犯罪嫌疑人形成威懾力,減少犯罪行為的出現。
第二,國家立法機關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要對金融行業中的不良現象,尤其是裸貸中的違法行為,以及其對社會的危害等進行總結,完善網絡金融信貸工作的立法。
第三,國家家督機關要良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根據金融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監管的主體,并在各個部門之間實現信息共享,加強監管的力度。
(三)發揮社會力量進行監督
裸貸已經成為一種畸形的社會現象,對整個社會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因此社會大眾也有責任與義務,對這一不良現象進行監管。普通的社會民眾,在發現有裸貸案件存在時,應當履行其社會公民的責任,主動揭發這一違法行為,并呼吁相關部門進行管控。從實際情況來看,在裸貸案件中,有人會從專業的角度來分析案情,更多的人則站在道德的角度,批判借款的女大學生。但是卻僅有極少數的人會向公安部門舉報,并要求介入案件的查處,打擊違法犯罪行為。針對這一情況,我國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建立完善的社會監督機制,在人民群眾中展開普法宣傳教育,使得全體民眾都參與到社會管理中來。政府部門還可以實施舉報獎勵機制,調動群眾的積極性,提升其責任意識。此外,公安執法部門、監督部門的相關事務也應當公開政務,給群眾行使其監督權力提供一個平臺。通過各方面的監督與努力,可以降低裸貸犯罪行為的發生率,并有效降低其對社會的危害。
(四)學校與家庭要加強對大學生的教育引導
從學校方面來講,其應當對學生們展開金融理財知識,法律法規常識教育,使得大學生可以形成一個理性的消費觀。并且使大學生深刻的意識到裸貸的風險與危害,遠離裸貸,保證大學生的身心安全與健康發展。學校要加大對校園貸的排查,杜絕校園內進入校園,并與金融監管機構、公安部門、網絡監督部門形成合力,共同打擊裸貸犯罪行為。
對于涉及到裸貸的學生,學校與家長要積極的對學生展開心理疏導,防止學生做出自殘、自殺以及其他行為,造成嚴重的后果。對于在經濟方面的確困難的學生,學校要給予更多的關注,給其提供勤工儉學的崗位,實施各種經濟資助,防止其誤入裸貸。
從家庭方面來講,家長不能單純的關注學生的衣、食、住、行等物質與生活方面,還應當注重學生的精神與心理發展。要與學生多溝通、多交流,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學生遇到問題要給予其合理的建議,抑制其不良思想的出現。還要盡可能的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培養其生活能力,使學生能有一個健康的消費習慣,正確的金錢觀念。
結論
“裸貸”現象是一種畸形的社會現象,其已經觸及到了社會道德的底線,給社會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并且在裸貸中放貸人的行為已經觸及到刑法,例如敲詐勒索罪、傳播淫穢物品罪、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引誘、介紹賣淫最或強奸罪、強制猥褻婦女罪等。相關部門要加強對校園貸的監管,打擊裸貸犯罪,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商建初, 范方志. “裸貸”:問題與對策[J]. 凱里學院學報, 2017(05):80-83.
[2]孟臥杰, 唐倩雯. 校園“裸貸”類案件公安執法調查報告[J]. 武漢公安干部學院學報, 2018, v.32;No.123(02):58-64.
[3]程建平. 淺析大學生裸貸問題的原因及對策[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7, 30(5):8-9.
[4]袁翠清. 女大學生校園“裸貸”法律權益保護研究[J]. 中國青年研究, 2017(12):54+105-109.
[5]陳亮. “校園裸貸”引發的相關法律問題探究[J]. 職工法律天地:下, 2017: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