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洪 何思熠 林昊翊

摘 要:建立線網應急組織信息化系統的目的就是為了在軌道交通線網發生突發事件時,為應急處置提供數字化預案、信息收發、應急資源調配等的指導體系,提高應急處置效率,快速恢復線網正常運營秩序,充分發揮其在突發事件處置中的作用。
關鍵詞:軌道交通;應急處置;信息化
1 系統架構介紹
線網應急組織信息化系統通過采集綜合監控、ATS、ACC、AFC等基礎系統上傳的線網相關數據信息,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統(GIS)、應急處置數字化等相關平臺功能,滿足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及綜合協調的各項需求。系統包括日常監管有關的“資源管理”“日常信息組團管理”“線網監察”;預防準備相關的“預案管理”;以應急處置為主線的“應急處置數字化”“信息報送”和“應急評估”等,貫穿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閉環管理的功能設計[1]。
2 系統關鍵功能研究
2.1應急資源
應急資源信息化管理可實現對應急資源的合理化配置,進而提高應急處置的效率。應急資源信息化管理主要涉及應急物資信息化管理、應急組織機構管理、應急信息及通訊錄管理、應急專家信息管理等,應急資源管理平臺提供與突發事件處置調用接口,應急處置時實現應急資源的自動關聯查詢,并提供數據交換接口。
針對應急資源信息化管理,分為兩個階段考慮:一是對各個應急值守點、應急區域的物資合理配置,這個階段屬于靜態配置,以便在遇到突發事件時,就近利用事先配備的應急物資,迅速開展應急處置;二是就近配備的物資不能滿足應急處置時,需要調用應急物資這個階段屬于動態調配,這種情況下應從時間效率和應急成本兩個方面綜合考慮來選擇最優方案。
2.2 GIS應用
地理信息子系統(GIS)是在計算機軟硬件支持下,可以實現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集成管理,具有強大的空間分析及信息可視化功能[2]。
1.通過GIS收集空間位置數據,可視化地理信息,將軌道交通的信息元素按照統一的規范進行管理。例如,在車站設置乘客引導裝置以及移動APP,為乘客提供地鐵線網和周邊其他公共交通擁堵情況,以及便捷乘車路線查詢,方便乘客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最優乘車方式;配置線網應急資源布局情況,具備最佳資源調配線路分析的功能,一旦有突發事件發生,自動聯動應急資源,并對應急資源定位,便于實時掌握資源位置信息。
2.利用GIS平臺強大的可視化功能實現事故后果的可視化,計算出事故的影響波及范圍;為故障處置、行車調整提供輔助決策依據;采集現場視頻信息,并上傳至指揮中心大屏,便于直觀掌握現場情況。
總之GIS應用主要體現在空間信息展示、空間分析、時間分析。空間信息展示主要包括:救援資源分布、設備信息、地理信息、視頻圖像信息;空間分析主要包括:影響范圍分析、緩沖區分析、救援路徑分析;時間分析主要包括:影響事件分析、事故發展分析、歷史記錄分析、損失評估分析。充分發揮GIS功能,為突發事件數字化處置、應急資源管理和綜合信息展示服務。
2.3 報警與聯動功能
系統通過對線路級綜合監控系統(ISCS)、信號系統(ATS)、清分清算(ACC)、AFC、CCTV等基礎系統上傳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然后通過顯示界面進行展示,實現對線網設備運轉、行車、客流情況的監視及相應報警。
1.線網運能匹配
系統根據線路擁擠度、斷面客流量情況,提供最優運力方案查詢,為運能調整方案的編制提供依據。一旦線路上發生故障,需要降低運力才能滿足負荷需求,此時系統會提示線路最大行車能力,并提供超負荷報警。
2.客流控制
系統通過AFC、CCTV采集車站客流數據,比對設定的報警閥值,提供彈出式報警信息,例如提示采取“客流站控”“客流線控”“客流網控”措施等。當車站客流得到有效緩解,系統自動提示取消控制措施。
3.CCTV聯動
系統檢測到故障報警信息時,聯動故障現場CCTV,系統自動將大屏幕顯示切換現場界面,方便調度掌握現場信息。
2.4應急處置數字化
突發事件發生后,系統根據突發事件概況自動關聯數字化預案,為線網調度應急處置提供關鍵指引(行車調整方式、客流控制措施等),各參與人員參照預案規定的處置流程和操作要點,聯合開展工作,及時報送應急處置關鍵節點;充分利用GIS功能,在GIS地圖上直觀查看救援資源和周邊地況地貌等信息,實時查看應急資源具體位置,掌握人員到位情況;應急處置期間,根據故障處理流程關聯調度命令、信息平臺能夠快速實施命令發布與信息報送,從而使得應急處置全過程實現數字化。
應急處置結束后,啟動應急評估程序,包括對應急資源布局、應急預案合理性、突發事件處置流程、事件影響等進行評估,得出應急救援工作中成功的經驗以及存在的問題,為優化應急處置流程、修訂應急預案提供依據。
2.5信息報送與發布
通過充分利用系統集成的調度電話、短信、企業微信、PIS等子系統,線網調度能夠快速實現信息報送及發布。其中調度電話子系統集成公務電話、專用電話,可以撥號、接聽及聽取錄音,系統對通訊錄實施分組分類管理,便于搜索查找。短信、企業微信子系統集成了短信、企業微信模塊,便于迅速、準確地實施信息報送。現場處理人員可以通過移動APP平臺上傳現場圖片、視頻信息。針對一些日常信息,系統自動生成信息內容,其中關鍵數據從系統自動獲取(如客流信息、日報信息等)。
2.6大屏聯動
大屏聯動將線網各個層級采集到的內容資源(主要包括音視頻文件、文本文件、圖片圖形、報告表格、線路圖等諸多信息),將對事件有決策或者指導意義的信息顯示出來,為線網應急處置提供材料支撐和決策依據。
3 總結
線網應急組織信息化系統全面提高城市軌道交通應急組織管理水平和各專業人員應對突發事件的快速處置能力。系統需要獲取地理信息系統(GIS)、CCTV、火災自動報警系統(FAS)、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BAS)、電力監控系統(PSCADA)、列車自動監控(ATS)、自動售檢票(AFC)、票務情分清算(ACC)等系統數據,通過數據共享,為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提供輔助決策[3]。在全國軌道交通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線網應急組織實現信息化是軌道交通應急管理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劉繼龍.城市軌道交通應急管理信息系統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 2011(5)
[2]劉光武.城市軌道交通應急平臺建設研究[J].都市快軌交通,2009,22(1):12-15
[3]劉陽學.城市軌道交通線網應急處置協調系統研究[J].都市快軌交通.2016,29(5):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