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居民的生活物質水平不斷的提高,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國居民對肉類,蛋類,奶類等食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我國需要建立起大規模的畜牧養殖產業鏈才可以保證居民的日常需求。但在養殖業大規模的發展下,也給我國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破壞和影響。本文中主要分析了規模化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的主要原因,其次在對規模化養殖對生態環境進行破壞的表現進行分析,最后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針對規模化養殖破壞生態環境的防治措施和建議,為我國未來規模化畜牧養殖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規模化;畜牧養殖;生態環境;破壞;防治
引言:近幾年來我國的畜牧養殖業正朝著規模化的方向進行發展,大規模養殖的同時由于養殖戶們缺少環保意識,所以會在養殖過程中向當地的生態環境排放大量的污水、動物糞便等污染物。這些污染物就會加重對地方生態環境的破壞,同時導致現代化的規模養殖業無法正常的發展。因此我國需要對現如今的畜牧業實行全新的管理制度,來保障當地生態環境的健康發展。
一、規模化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的主要原因
規模化畜牧養殖的生態環境破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養殖過程中養殖戶們的環保意識較低、規模化養殖選擇的地址不合理和養殖過程中大量使用農業生產的化學肥料。
(1)養殖過程中環保意識較低
我國傳統的畜牧養殖業是分散形式的養殖,在近幾年開始大規模的集約化生產。在傳統的分散形式養殖過程中,由于養殖規模小所以養殖戶們對牲畜所產生的糞便、尿液都可以及時的清理,但是現如今由于開始規模化集約化的生產所養殖的牲畜每日都會排放大量的糞便、尿液,這就嚴重的增加了養殖戶們的負擔。同時由于養殖企業在規模化養殖過程中,環保問題的不夠重視就導致了大量的污染在養殖區域周圍進行堆積,從而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
(2)養殖過程中選址不合理
在規模化養殖的過程中,養殖戶們普遍都會將養殖場建立在城市周邊地區或者是農村地區,這樣距離人們生活的聚集區比較近,所以在產品的配送過程中較為方便。但是由于距離人們生活的聚集區比較近,養殖場在規模化的養殖過程會對周邊的空氣、河流和土壤造成一定的影響,而這一部分影響也會給周邊生活的人們帶來不便。同時又由于規模化養殖在廠房在建立的過程中,通常將廠房設置在主要的交通干道和主要的河流干道旁邊,這樣就會更方便對動物們進行補水飼養。但是,如果養殖過程中對污染物沒有進行有效的處理,污染物就很容易進入周邊河流,對周邊居民生活的用水造成污染,使人們的身體健康產生危害。
(3)農業生產的化學肥料成為主流趨勢
在傳統的養殖過程中,由于是分散形式的養殖作為養殖戶們可以將養殖過程中動物所排放的糞便進行集中處理,然后投放到農業的生產活動過程中,雖然將糞便進行集中處理的過程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但是畢竟由于小規模的養殖所以勞動力不大。可是現如今進行規模化的養殖過程,養殖的牲畜數量極多,每日所排放的糞便量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如果和以前一樣將糞便進行集中處理,那么就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工、物力,導致養殖過程中的養殖成本急劇上升。另外,由于在我國農業科學技術水平不斷的發展下,化學肥料由于更加便宜和實用的優勢全國開始了普遍的推廣,這也造成了規模化畜牧企業中牲畜所排放的有機肥料大量積壓。
二、規模化養殖對生態環境進行破壞的表現
規模化養殖對生態環境進行破壞的主要表現是造成局部地區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1)造成大氣污染
在規模化的養殖過程中,由于密集的牲畜在集中化的管理下會產生大量的粉塵,而這些粉塵就會嚴重的破壞局部地區的生態環境。同時在規模化的養殖過程中,所需要飼養的牲畜數量過多數量過多,養殖人員在投放飼料的過程中不能精確的統計所需要進行投放飼料的數目多少,只能的進行超額的投放來確保所有的牲畜都可以進行正常的合理飲食。而這也導致了在養殖過程中具有相當多的飼料沒有給動物完全消化,這些飼料在潮濕的環境下,就會進行自我發酵會產生氨氣,硫化氫等氣體。這些氣體排放的大氣中就會導致大氣中的污染物急劇增加,不僅會影響養殖人員的身體健康,還會對周邊的大氣環境造成惡劣的破壞。
(2)造成水污染、土壤污染
由于規模化的養殖企業選址都普遍分布在主要河流周邊區域,這樣就會導致規模化畜牧養殖過程中所排放的大量糞便和污染物對周邊水域造成嚴重的污染。同時由于在養殖過程中,養殖戶們所使用的飼料大多數都是屬于二次加工產品,這就會導致牲畜所排放的糞便中還有大量的重金屬元素、和有機物分子,如果養殖戶沒有進行有效的的清除這些糞便,那么這些糞便一旦流入河流中便會造成局部區水域污染物嚴重超標。同時又由于,規模化養殖過程中,養殖企業將牲畜所排放的糞便大多數都是進行掩埋處理,雖然這些糞便可以在掩埋的過程中被土壤進行分解吸收,但是由于數量過多的糞便掩埋在土壤中,使土壤的承受能力嚴重的超標也就分解不了這些動物糞便。那么也會造成局部地區的土壤中重金屬元素和微生物元素急劇增加,從而影響當地土壤的土質結構,造成嚴重的土壤污染。
三、針對規模化養殖破壞了生態環境的防治措施
針對規模化養殖破壞生態環境防治措施,主要是需要強化養殖過程中養殖人員的環保意識、選擇合理的養殖地點和改善加工有機肥料向周邊地區推廣有機肥料的運用。
(1)強化養殖過程中環保意識
在規模化畜牧養殖的過程中,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首先就是需要培養養殖工作人員的環保意識,養殖企業需要定期的對養殖工作人員進行環保教育工作,并加強在平時的工作中對環保的檢查力度。同時還需要清楚的讓養殖工作人員認識到,在規模化養殖過程中如果沒有進行有效的的處理,那么就會對周邊的環境造成惡劣的影響和污染,同時也會影響自身的身體健康。
(2)選擇合理的養殖地點
養殖企業在建廠的同時,不僅僅需要考慮地理環境位置的優勢,還需要盡量的將養殖場建立在遠離人口密集的地方,堅決不可以在農村地區、學校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地區進行規模化的養殖生產。應該將養殖企業建立在方便管理和交通發達的區域,例如,養殖生產企業可以將廠址建立在果園地區、大規模蔬菜生產企業地區和農作物生產區域等,這樣就可以有效的將規模養殖過程中牲畜所生產的糞便運用在種植業上,這樣不僅僅減少了對當地環境的污染,還可以有利于資源的循環使用。
(3)改善加工有機肥料
養殖企業在牲畜的養殖過程中,不僅僅需要考慮的如何保證牲畜的健康成長和肉質肥美,還需要考慮將牲畜所排放的糞便進行二次加工和有效利用。因此養殖企業需要引進一批先進的糞便加工設備,可以將牲畜的糞便通過機械加工的方式,使糞便變成具備優良品質的有機肥料。利用這種方法就可以將日常養殖生產活動中所產生的糞便向周邊的農業地區販賣,使牲畜所產生的糞便進行有效的利用。
四、結束語
我國畜牧業規模化的發展的同時,還需要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制定相關的政策與養殖企業一起協同,強抓規模化養殖生產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確保畜牧業不會對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只有保護了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才可以促進規模化養殖企業的健康長遠發展和保障周邊地區人民的身體健康安全。
參考文獻:
[1]禚度鵬.規模化的畜牧養殖過程中保護環境的措施[J].山東畜牧獸醫,2010,(6):33-35.
[2]程貴忠,秦宏偉.如何在規模化畜牧養殖過程中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的研究報告[J].畜禽業,2002,(7):44-46.
作者簡介:
王燕,女,漢,1976,甘肅省臨夏,中級畜牧師,研究方向:畜牧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