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彥彬
摘 要: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不斷加速,使得各類企業之間的競爭越發激烈,良好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已經成為企業市場競爭力提升,確保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針對財務會計對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影響的主要原因進行詳細的分析,進而提出相應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財務會計;企業;內部控制
引言
企業中的財務會計工作,作為企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對內部控制的實施產生重要的影響,只有將財務會計對企業內部控制所帶來的影響進行不斷的分析與研究,才能更好地保證企業內部控制的順利實施。
一、企業財務會計內部控制重要性分析
1.1有利于實現企業管理目標
對于企業來說,在發展中會面臨這樣那樣的問題,為了實現管理目標,必須強化內部控制。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是企業內部管理控制的重要組成,在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中,通過財務會計工作設置了一個完善的“自動預警系統”“自動維護系統”,及時判斷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理性,是企業管理重要的工具,是企業實現管理目標的重要途徑。
1.2關乎企業經營成敗
通過有效的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定完善的內部控制中,明確企業各個崗位的責任,確保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崗位員工都能夠嚴格按照制度進行工作。同時,合理地運用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方式,能夠挖掘員工潛能,提升企業向心力。可以說,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合理、內部控制工作是否有效落實,關乎到企業整體經營成敗。此外,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實施,能夠為管理人員提供依據,降低不合規管理問題的發生率,讓各級職能部門都能夠遵循企業發展戰略,共同為企業經營服務。
1.3促進企業現代化改革深入
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中,企業經營范圍不斷拓展,經濟市場范圍更大,對企業經營管理的要求也不斷提升。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必須進行大量的經濟分析,在繁雜的分析資料報告中,如何保證財務會計信息可靠性,發揮內部控制工作職能顯得很有必要。通過進一步的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做好會計信息真實披露,配合有效的外部審計工作,保證企業財務安全性,實現企業向著現代化企業方向發展。
二、企業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流程
2.1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也被稱為前饋控制,指的是對企業經營中將要發生的交易等經濟活動進行控制的方式。事前控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具體內容:第一,需要建立完善的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度;第二,根據企業發展狀態,對將要進行的經濟活動進行分析,制定預測方案,為企業決策層提供依據;第三,對不同的決策方案進行全面的分析、對比,優選方案;第四,事先需要制定好各項考核指標,進行有效的預算控制。
2.2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即過程控制,就是對企業經營活動之中正在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會計控制。其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根據企業會計制度、崗位責任、預算標準等,對企業正在發生的交易項目加以審核;第二,根據會計信息系統中相關資料進行控制,包括會計賬簿、會計報表;第三,根據會計核算程序對正在發生的交易事項進行控制。
2.3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也被稱為反饋控制,主要是對交易事項處理結果控制,同時將結果及時地進行反饋,對企業財務會計內部系統進一步進行完善。具體來說,事后控制內容體現在:第一,對重要的金額活動進行核對,包括賬表核對、賬賬核對、賬實核對等內容;第二,對企業各項交易活動進行監督評估,判斷其是否按照預定程序進行,是否存在未按程序的事項,并對原來制定的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程序進行評估,并及時改進;第三,對責任會計問題進行考核,根據各崗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估,配合有效的獎懲措施。
3企業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實施要點分析
3.1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環境進行不斷優化
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環境是具體工作開展的基礎,加強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環境的優化,把握工作目標。具體來說,第一,完善企業治理結構,包括企業產權明細,全面落實企業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需要形式的權利,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財務會計內部制衡機制;第二,確保企業組織結構設置的合理性。根據行業特點、企業規模等,設置合理的組織結構,根據權責、能力等原則進行權利分配,為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工作有更好的執行力;第三,強化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發揮財務部門審計、監事會審計、全員監督等工作,為企業財務會計工作進行全方位的監督,提升內部審計工作有效性;第四,制定更加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落實企業招聘、員工教育培訓、晉升等機制,保證過程公平公正,并采取有效的業績考核制度,對員工進行有效機制;第五,做好企業文化建設,在企業內部形成誠信、敬業的氛圍。
3.2建立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反舞弊機制
在企業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工作實施過程中,有時候盡管制度完善,但由于實施人員舞弊問題,影響制度的執行。為了確保企業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實施的有效性,必須建立反舞弊機制。具體來說:第一,在企業交易或事項發生時,必然會產生資金流、物流及信息流,而在內部控制中,必然會存在舞弊機會。需要根據企業內部實施狀態,結合企業規模,將舞弊機會因子進行有效的控制。發揮外部獨立審計工作的作用,發揮其獨立、客觀、公正的優勢,幫助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及時發現存在的舞弊風險。當然,企業也需要制定更加嚴厲的懲罰制度,對于舞弊行為嚴厲打擊。第二,強化員工職業道德教育,幫助員工樹立愛崗敬業、遵守規則的態度。同時,在企業內部建立通暢的投訴機制、舉報機制,對投訴舉報作為企業員工重要的責任。
3.3做好自我評估工作
企業財務會計內部控制自我評估工作,是提升內部控制效果的重要途徑,且應該貫穿于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的全過程。具體來說,需要制定較為完善的自我評估標準,確保企業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工作實施的有效性。
第一,企業需要設置專門的檢查監督部門,形勢評估職能,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選派專門的內部控制檢查監督人員,且監督部門直接向董事會報告;第二,通過評估形成評估報告,為內部控制工作改善提供依據。評估報告包括一般缺陷、重要缺陷以及實質性漏洞三類。一般缺陷指的是在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工作實施過程中,評估發現存在不經濟、錯報、舞弊等問題,說明內部控制存在一般缺陷。在評估報告中,需要包括財務會計內控制實施是否有效、制度是否彎身、是否發生了重大風險以及風險的處理、年度內控檢查監督計劃執行情況、下一年度內部控制工作計劃等。
3.4做好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報告強制披露
進行企業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報告披露,對提升內部控制有效性,獲得企業員工的認可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具體來說,第一,在財務會計報告中應該包括系統固有缺陷說明;第二,對實施財務會計內部控制依據的標準、會計法律法規進行說明;第三,企業董事會成員、總經理需要在報告中簽字,確保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報告的真實可靠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財務會計工作是企業內部控制能夠順利實施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對財務會計工作的水平控制能夠對內部控制產生直接性的影響。因此,如今社會各類企業都應該從財務會計的角度開始出發,對財務會計能夠對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所產生的影響進行合理有效的分析,通過將財務會計的職責進行明確、內部控制的制度進行建立等有效措施,將企業內部控制水平進行提升,從而對企業的整體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寧寶.財務會計背景對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影響[J].當代經濟,2018(14):120-121.
[2]楊建.基于財務會計背景對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影響的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5(05):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