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鵬
摘 要:當今,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人們生產和生活的重要方向,園林綠化工程對于提升生態環境的質量有著重要作用,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管理和養護技術也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主要論述了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管理和養護技術。
關鍵詞:園林綠化;施工管理;養護技術
引言
目前我國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和養護技術已經逐漸成熟,有效的改善了城市環境。但是此工程的施工及養護尤為復雜且漫長,并且涉及到了較多方面的內容,所以就要深入對其進行研究,以此提高園林綠化工程的質量和效率。
一、園林工程綠化養護建設的原則
1.1堅持科學管理及養護的原則
園林工程綠化養護建設中,應建立一系列完善的管理系統,其內容可包含綠化檔案、數據匯總及圖示分析,不僅要與多媒體技術有機結合,還可滿足動態瀏覽的功能,以此滿足機械化養護與科學管理的要求。在樹木管理中,水肥管理是其重點內容,要求一次澆水量必須滿足樹木生長需求。
1.2重視整形修剪的原則
樹木、植物長到一定高度,需及時做好修剪工作,一次對表皮層內的隱芽起到刺激作用,促使新枝條的形成。
1.3“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
植物檢疫、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等是綜合防治的主要手段。樹種搭配時,應避免就近栽植2個轉主寄生樹木,如鄰近栽植蘋果樹和松柏樹木時,極易產生銹病。為此,必須間隔一定距離更換種植樹木,有效隔離病害。
二、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管理
2.1前期技術準備
在施工之前一定要熟悉掌握綠地規劃設計圖,然后進行現場勘察,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首先,進行實地考察,了解土質情況;其次,按照施工計劃對勞動力進行合理安排,同時做好教育培訓工作,以此來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施工意識。
2.2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工序
(1)施工場地整理。在施工之前,首先需要對場地上所存在的垃圾、渣土等物質進行清理,同時對地面進行平整、翻松、鋪設表土。
(2)定點放線與挖穴。在進行定點放線的過程中,主要是按照施工圖紙來確定苗木移栽的株行距和位置,在定好種植點之后,則需要開始挖種植穴和種植槽。
(3)苗木的定植。在定植之前,一定要對苗木進行修剪處理,以此來減少苗木水分的散發,確保其存活率。定植方式是先將苗木的土球或樹蔸放入種植穴內,讓其能夠居中,然后再將樹干立起來、扶正,讓其維持垂直;之后再對其進行分層填種植土,完成填土之后最好將樹根往上提一提,這樣能夠使根系保持舒展。
(4)養護。在完成定植工作之后的24h內要對樹苗進行澆水,確保澆透水,使根系和土壤能夠緊密結合在一起,為根系的發育提供保障。
2.3施工材料管理
在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管理過程中,對于施工材料需要加強質量管理,針對原材料來制定嚴格的購買及保管制度,然后加強對材料管理人員的培訓教育,避免在管理過程中出現浪費或者損壞等情況。而在原材料采購過程中,則應對材料規格、品牌及數量等信息進行詳細登記,在其進入施工現場時也應做好抽樣檢測,確保施工材料質量達標,促進施工管理質量的提升。
2.4施工人員管理
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管理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包含了施工人員這一方面,其責任感、技術水平及思想素質等方面會直接影響管理質量及施工質量。為此,在施工管理過程中,項目經理部門一定要定期對施工人員進行管理和教育,以此來提高施工人員素質水平及技術能力,進而也能夠減少人為原因造成的失誤。
2.5竣工管理
在竣工驗收過程中,一定要具備完整且已經簽署了保修書的工程技術資料,加強驗收資料的整理,這樣就能為施工單位提供完整的竣工資料,同時也能為后期維護及使用提供準確的依據。所以,在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管理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園林綠化工程竣工管理,以此來提高施工管理質量。
三、園林綠化工程養護技術
3.1支撐設立
園林綠化工程中會涉及到大量的大型喬木,在對其移植之后,應該進行適當的固定和支撐處理,并對固定支撐的穩定性和牢固性進行定期檢查,預防出現惡劣天氣造成的倒塌現象。例如:在大樹移植之后,要對苗木進行及時的固定處理,通過支柱支撐的設立等,從而預防大樹受到惡劣天氣的影響、樹干由于一些因素出現的傾斜或倒塌現象,而且,對樹干進行支撐設立來,也能給樹根根系的生長起到一定程度的幫助。
3.2土壤養護技術
植被在生長過程中往往對于土壤具有很大要求,土壤的肥沃程度決定了植被的成長速度及成長效率。因此應該對園林綠化工程中的植物及植被進行定期澆水,確保土壤能夠具有充足的水分[3]。尤其是在夏季,由于天氣過于炎熱,相關養護技術人員在澆水時,應該避開中午階段,由于中午階段為一天中最熱階段,這時給植被澆水往往會造成溫差過大,從而促使植被死亡現象的發生,同樣在天氣寒冷的冬天季節中,也要避開夜間氣溫最冷階段。此外,在澆水的過程中,還應該做好相關的排水工作,應在施工現場及周圍實際環境基礎上,對排水方式進行合理選擇,如可選擇自然坡排水法、排水溝排水法等,以此來讓植被水澇現象的發生得到有效預防。其次,在植被移栽完成后應對對其進行一次澆水,從而促使回填的土壤可以直接接觸到大樹樹苗的根系,進而為樹苗的根系發育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在春季進行樹苗移栽的時候,應該合理的依據土壤的濕度變化來進行澆水,一般三到六天進行一次,并且在移栽的一個月內要對樹種進行五到八次的連續透水。最后,相關養護技術人員還應該盡可能的做到一年一次施肥。由于植被的生長會逐漸消耗掉土壤含肥量及一系列養料,如果不予以施肥養護,往往也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植被的生長。
3.3整形、修建及除草技術
在園林綠化工程養護工作中,植被栽培及生長過程中的整形、修建及除草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對植被進行整形和修建,能夠有效消除植被的病枝、蟲枝以及爛枝,這樣從而讓植被生病率得以降低,對植物的健康生長有著非常大的促進作用。而且通過整形也能夠讓植被的外觀更加美觀,對園林綠化工程而言也有著很大作用,不但能夠讓植被的觀賞性得到提升,而且還能夠使植被所具有的美感更加強烈。而植被栽培和生長過程中的除草工作對于植被生產而言同樣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除草能夠讓在一定程度上行松動土壤,從而不但能夠對肥料吸收有著很大幫助,而且還能夠讓土壤的透氣性得到提升,這樣對植物根系的生長有著一定幫助,能夠對植物的更新復蘇起到有效促進作用。
3.4病蟲害防治
在園林綠化養護管理過程中,病蟲害的防治非常重要,在防治過程中需要注意防治效果、社會安全、生態平衡及經濟效益等多個方面。這就需要做好植物檢疫工作,并將養護管理作為基礎,推動生態和諧發展。首先,需要做好對調入的苗木進行植物檢疫,發現可能存在病蟲害時進行除害處理,并銷毀一些較為嚴重的病蟲害,以免調入之后形成大面積病蟲害。其次,病蟲害的發生與危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植物的生長態勢。對于生長勢較為薄弱的植物而言,為了提升自身的抗病蟲能力,可以及時進行澆水、施肥及松土鋤草等養護管理操作,并適時進行修剪,剪除感染病蟲害的枝條,以防病蟲害蔓延而擴大危害。
四、結束語
在園林綠化工程施工過程中,不僅要掌握施工的原理及技術,還要具備養護的技能,以此能夠提高綠化工程的質量,實現園林綠化工程的藝術性、科學性及技術型,創建出美觀、使用及經濟的園林作品,保護城市的生態環境,并且使城市能夠健康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主高.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與養護管理策略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22):47+49.
[2]劉思雯.園林工程中的綠化施工與養護管理分析[J].居舍,2018(2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