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幣在國際舞臺上也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人民幣的升值對于國內外經濟產生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從人民幣升值對于國內經濟各個層面的影響著手研究,如產業結構、進出口貿易、貨幣政策等方面進行分析,人民幣的升值對于國民經濟結構、人民物質生活水平、對外貿易等等方面的巨大影響。從總體來看,人民幣的升值對我國經濟起到了促進的作用。但是面對人民幣升值,我們應當采取相應的措施穩定經濟,減少人民幣升值帶來的負面影響。
關鍵詞:人民幣升值 ;匯率; 經濟影響; 措施
人民幣的升值問題已受到世界關注,人民幣的持續疲軟顯示出我國對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經濟影響已經采取相應的措施。人民幣升值的問題同于一般問題是具有兩面性的,國際經濟市場對人民幣的持續關注,外國經濟學家紛紛發表人民幣必將持續升值的言論。那么從我國目前的經濟市場來看,人民幣的升值所帶來的影響總體上來說還是利多于弊。多方學者對于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的影響發表不同的見解,可謂眾口不一。總的來說,人民幣的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利好作用,不僅對我國的宏觀調控以及貨幣政策作出了改善,更加有利于國民資本的流通,完善我國金融體系。國際熱錢的注入也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穩定增長。
一、人民幣升值的原因
1.經濟原因:中國對外貿易呈現出巨額貿易順差。在鄧小平實施的改革開放政策之后,中國的經濟在短短的30年里面一直保持著其高速發展的趨勢,使中國的進出口額度平均每年保持在20%的增長速度。其中在出口商品里面呈現出支柱地位的第二產業也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騰飛走出了中國,因其物美價廉的優勢在世界市場上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近年來中國出口產品的銷售額更是連續五年位列世界的前三甲,這種現象的出現也使中國正式的步入世界出口大國的行列,但中國的進口遠遠跟不上出口的步伐,導致了國際熱錢源源不斷地流入我國,使我國出現了經濟貿易順差的現象。2.政治原因:歐美各國強行要求人民幣升值。人民幣的幣值不單只是經濟方面的原因,同時也包括了外國給中國政府施加政治壓力這方面的原因。由于中國制造擁有其他國家制造業所不具備的物美價廉的優勢,使其在能夠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還能夠以略低于其他國家類似產品的價格在世界市場上面流通,這極大的打擊了別國的制造業出口,使其他國家的制造業面臨著破產的壓力。因此為了挽救本國的制造業,緩解國內的就業壓力,歐美各國紛紛向中國施加政治上的壓力,通過政治的手段來強行使人民幣升值,使中國的貨幣優勢削弱甚至是蕩然無存。
二、人民升值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1.積極影響。1.1有利于推進我國匯率制度改革,逐步實現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升值會促使我國官方放棄人民幣在外匯市場的受控性,實行人民幣可自由兌換的浮動匯率制,而自由兌換的浮動匯率是一國貨幣走向國際化成為世界貨幣的前提。1.2促進進口貿易,減輕物價壓力。人民幣升值的直接影響導致我國進口貿易成本降低,擴大進口環節國內需求,降低了國內市場原材料的價格,有效的緩解我國輸入型通脹壓力。于此同時,進口增加,抑制了國內可替代品的價格上漲,降低整體物價水平,緩解了國內市場的物價過度上漲壓力。人民幣升值我國進口成本降低,國民在海外的消費、留學等費用也相應的降低。1.3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資金流向資本密集行業。人民幣升值促進了進口貿易的增長,使得勞動密集型行業轉向資本密集型行業,產業結構隨之發生調整,最終資本流向資本密集行業,從而進入金融投資市場。在人民幣升值的影響下,資本投入流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行業,加速了我國科學技術產業的發展, 提高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綜合競爭力。從長遠發展來看,人民幣升值對于我國經濟的整體走勢影響還是良性的。1.4優化產業結構,擴大內需。人民幣升值導致進口貿易增加,對我國經濟產業結構進行全面調整,經濟發展趨于平穩增長。出口貿易結構隨之調整,我國出口企業要順勢進行改革和調整,從發展的意義來說是具有推動作用的。國際經濟貿易市場中,我國國際貿易是以內需為主的,對外出口貿易保持一定的發展水平,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出口貿易已經從粗放式的經營發展道路,轉變為效益導向型。人民幣的升值對于我國出口貿易結構改革具有推動作用,進口貿易促進國內消費,改善內外經濟平衡,穩定我國經濟貿易發展態勢,對我國經濟增長有一定的促進。1.5緩解國際貿易矛盾,減少貿易摩擦。歐美國家對于人民幣的不斷打壓和貿易制約, 希望通過人民幣升值降低他們的出口成本,擴大中國進口市場,國際市場上的貿易糾紛和摩擦不斷,近年來抵制中國制造的新聞屢見不鮮,為緩解國際經濟貿易上的摩擦和矛盾,我國在做出了長遠的考慮和調整,人民幣的升值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些問題。
2.消極影響。2.1人民幣的升值使得我國外債資本縮減,匯率上升使
得國際市場熱錢快速流入我國,造成我國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流入市場內的國際熱錢規模大、流動性強,造成我國金融市場的不穩定。國際游資的帶動,導致我國金融市場的動蕩,使得我國被迫加入貨幣戰爭的危險性增強,影響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為緩解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壓力,為穩定匯率變動,我國需購入大量外匯,擴大外幣占款形式的基礎貨幣量。2.2人民幣的升值對于國內就業市場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出口企業有勞動密集型轉變為資本密集型行業,勞動力需求減少,公司為減少生產成本必將會開源節流,因此會造成一大部分的勞動力流入市場。出口成本的增加相應利潤就會減少,根據供求理論,當需求彈性越大需求量會相應減少,從而導致出口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下降。這樣會大大削減出口貿易商的積極性以及國民收入。
三、應對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經濟影響相關措施建議
1.靈活變通金融結算方式,規避風險。在國際貿易市場中,為了規避可能發生的風險,經濟市場結算都會選擇比較有利的貨幣。從目前國際市場來看,美元、日元相對于人民幣持續的貶值,歐洲債務危機雖然對歐元的沖擊較大,但歐元較為穩定,因此國際貿易結算應當盡量選擇如歐元這樣的較穩定的外幣,雖然人民幣相對于歐元來說還是貶值,但是這樣的結算方式可以使損失降到最低的程度,規避由于人民幣的升值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損失。
2.借鑒國外先進經驗。近年來,國際市場上金融動蕩,美元貶值、歐洲國債危機、日元升值等等,國際金融市場受到來自各國的沖擊,中國作為國際貿易大國,被歐美等國家視為貿易假想敵,因此在壓力的迫使下,人民幣日趨升值,近期持續出現疲軟現象。如此,我們應當借鑒其他國家的危機處理經驗,如日幣升值后,日本制造業遷至北美地區, 一方面規避了由于本幣升值帶來的風險損失,另一方面進入北美市場,占據大部分的市場份額。通過借鑒他國的成功經驗,來應對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帶來的沖擊。
3.促進國內消費,提高就業率。國內生產總值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之下連年增長,但其中居民消費所占比重較低,如若促進消費必將促進就業增加,因此可見促進國內消費是勢在必行的。近年來,我國也出臺相應的補貼政策,如車補、家電下鄉、稅收補貼、存款準備金率下調等等。
4.宏觀調控抑制通貨膨脹。為應對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通貨膨脹問題,政府應當出臺相應的宏觀經濟舉措。通過借鑒國外經驗以及時間證明,在抑制通貨膨脹上,切不可使用單一的政策遏制,這樣會導致通貨膨脹迅速擴張,逐步走向惡化。因此我國目前應當采取相對緊縮的貨幣政策,價格控制策略相對縮緊,通過市場調節價格走向合理化,資源整合。
5.向出口強國發展,爭取出口商品的定價權。我國雖為出口大國,但在國際市場上仍沒有定價主權。人民幣的升值導致我國出口貿易減少,我國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下降,因此我們要努力實現發展成為出口強國,逐步奪取國際市場定價權,全面提高我國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通過加大出口抵消由于本幣升值所帶來的影響,提升國際市場中的地位,削弱人民幣升值的消極影響。
6.加強防范風險研究,制定應急預案。雖然目前我國面對的人民幣升值影響壓力較大,但市場大局仍然保持穩定,因此我國需要借鑒國外經驗,做好風險防范預警制度,通過各種指標系數的研究,進行科學的危機預案制定。通過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控配合,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少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壓力,從而擴大我國的國際貿易,促進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
四、結語
縱觀以上論述,人民幣升值對于我國經濟的影響,還是以積極影響為主的。從市場的長遠發展來看,人民幣的升值還是對我國的市場重組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密集型調整,生產管理改革創新,在國際貿易中國際摩擦減少,通過我國政府的宏觀調控,減緩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壓力。通過應對人民幣升值帶來的經濟沖擊,我國政府對于貨幣政策的運用更加靈活,相對加強了我國宏觀經濟調控的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國的市場經濟環境。通過宏觀調控手段,防范風險預案的實行,最大程度的降低了經濟風險,逐步推進我國走向世界強國之路。
參考文獻:
[1]陳延,論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J],中國經貿,2016(1)
[2]葛鳳翥,駱靜靜。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宏觀經濟影響的分析及思考[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6(03)
[3]鄧紅梅。人民幣匯率升值對進出庫貿易的影響[J],時代金融,2017(06)
[4]周之晟。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及對策[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7(10)
作者簡介:
陳澤賢(1991年)女,漢族,廣東省揭陽市,本科,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世界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