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渝娜
作文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既是重頭戲,又是老師和學生都感到棘手的問題。如何進行好作文教學,讓學生有效地提高寫作能力呢?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在作文教學中恰當地運用電教媒體,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一、利用電教媒體提高學生收集素材的能力
1.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直接推動小學生進行作文的強大內動力,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必須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在作文教學中可以運用投影、課件、電視、錄像等媒體展示一些與寫作有關的內容,創設一個寫作的情境。由于這些媒體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可以將圖畫、文字、聲音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給學生提供了具體可觀的形象,調動了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五彩繽紛的屏幕、生動豐富的畫面、言簡意賅的解說旁白、悅耳動聽的音樂增添了作文教學的魅力,喚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吸引著他們的注意力,開拓了他們的視野,引發了他們的思維,促進他們產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卸下害怕寫作文的心理負擔。
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寫好作文的關鍵,沒有想象力的作文是沒有生氣的 。因此可以使用電教媒體,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如在寫作之前播放一些取自生活、經過編輯加工的錄像片,創設一個情境。通過豐富的色彩,栩栩如生的畫面,優美的音樂語言有效地烘托氣氛、反映生活、再現生活。學生邊聽邊看邊想,開拓他們的作文思路,引發他們聯想該事物的來龍去脈、人物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最后寫作就水到渠成了。例如,讓學生觀看錄像《第一次洗衣服》時,讓學生思考這樣幾個問題:“小主人公發現衣服上的墨汁洗不掉會怎么想?”“你在家里有過第一次洗衣服的經歷嗎?”“你是怎么洗的?”“遇到類似的困難你是怎么想的?”等等。由于錄像中的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能夠觸發學生的內心感受,使學生加深對畫面內在實質的理解,從而激發他們的想象力。
3.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
在作文教學中采用電教媒體進行教學,能克服小學生觀察的局限性,挖掘他們平時視而不見的生活內容,加以有序化后再呈現出來,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情感信息,就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擴大視野,積累素材。
二、利用電教媒體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學生收集的素材要通過語言進行調節,并通過語言的形式表達出來。因此寫作語言的運用與表達也是形成一篇好作文的關鍵。恰當地運用電教媒體可以幫助小學生寫出通順優美的文字。
1.豐富表達語言
許多老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常常讓學生對著畫面把看到的想到的說出來。學生在第一次說時也許語言不連貫,這時可通過教師或學生共同糾正補充,或大家展開討論,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學生就會很快形成較為連貫的語言。
2.模仿媒體語言
在作文中使用錄像片,那么錄像片在展示豐富多彩的內容的同時,還為小學生提供了相關的優美形象的范文,讓范文為作文引路。這不僅能使小學生領略到漢語的優美和生動形象,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且能幫助小學生學會遷移范文的結構、詞語和寫作方法,從而促進小學生從模仿范文到自己安排材料作文。
三、借助電教手段進行作文的評改和分析
評改是作文訓練的重要環節,它能指導和幫助學生分析、運用寫作材料,找出作文的優缺點,以不斷提高作文的質量和水平,因此,教師必須把評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比如,在上作文評改課之前,教師選出反映共性的好、中、差的作文數篇,復印在投影片上或制成課件,上課時出示出來,由教師示范修改或師生共同修改。這樣不僅能糾正有代表性的錯誤,而且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在計算機上進行作文訓練,讓學生把作文輸入計算機,教師通過計算機查閱學生的作文,把優秀的或有問題的作文通過網絡傳送到每一個學生的計算機上,讓學生邊討論邊修改,直到最后完成。課堂上學生互相交流習作,共同修改,共同提高,教學容量大,效率高,學生很投入,收獲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