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璽凡
10月13日,來自衡南縣清泉學校高一年級的895名學生在湖南海外研學旅行中心專業(yè)導師們以及校領導、班主任的帶領下,來到“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開展主題為“傳承井岡精神,激揚愛國之志”的研學實踐活動。
剛從初中升入高中學校一個月有余,良好的行為習慣還未養(yǎng)成,同學、師生間相互交流不算太多,選擇在這個時間節(jié)點來一場愛國主題的研學活動,恰如其分。
從紀律“施壓”開始
“所有同學保持安靜、各班迅速整隊,來井岡山參加研學,你們代表的不是個人,而是你的班級、你的學校。”10月13日中午2點,895名同學由各班班旗、班牌帶領,身著灰藍色軍裝,頭戴綴有紅色五角星的八角帽,長褲配綁腿,斜挎軍綠色布包,整齊集結在了井岡山市茅坪鄉(xiāng)馬源村的一塊空地上。就在半個小時前,他們還穿著校服,些微睡眼惺忪,但主教官譚淼坤持續(xù)性地紀律“施壓”讓每一個人都打起了精神,不敢再有小動作。
此次研學之行的負責人、清泉學校校長曾慶來告訴記者,“這次研學就是對軍訓的一種延續(xù),陣地也從校內(nèi)拓展到了校外,艱苦奮斗、團結互助、紀律意識將是我們本次研學的三大目標?!?/p>
首先的考驗就是“時間意識”。5分鐘內(nèi)完成著裝整理、3分鐘時間將隊伍整齊、吃完飯后12點準時在空地集合……軍令如山,每個時間指令的下達都是一次考核,如果個人完成速度慢了,拖累的就是整個班集體,許多班級因此早早就擰成了一股繩。
收獲在研學實踐之中
在本次研學的第一站——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里,全體師生拾級而上,莊嚴肅穆地向革命烈士敬獻花圈。跟隨導師步行參觀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沒有人再低聲耳語,也沒有人嬉戲打鬧,愛國主義教育讓每位同學都明白,現(xiàn)在美好和平的生活是烈士們浴血奮戰(zhàn)換來的,勤奮好學、珍惜當下才是首先要做的事情。
高一264班班主任劉樂告訴記者,班里有些同學其實曾來過井岡山,但這次依舊報名參加了此次研學,和班級同學們一起共同努力、收獲進步。
旅行只是形式,研學才是目的。井岡山導游服務中心的牛春秀作為272班的解說導游,不僅要講解革命歷史、紅色故事,還負責介紹井岡山本地的風土人情、民俗人文。在她看來,不忘歷史和用心生活同樣重要,同學們走出校園來到一個新的環(huán)境,就要學會適應當下、克服困難。
感動總在共處后
參加活動的同學里,263班的袁佳瑞是唯一一個帶著相機來的。除了拍攝下沿途風景外,也為全班師生拍了許多“美照”,盡管與很多同學還不算太熟,但他覺得每次按下快門都是一次距離的拉近,“大家要在一起學習生活三年,我希望可以為263班留下很多美好的回憶?!痹讶鹫f。
13日晚間的篝火晚會,讓袁佳瑞的相機內(nèi)存卡徹底滿了。同學們的精彩歌舞說唱表演,就像是“大型群星演唱會現(xiàn)場”,《夜空中最亮的星》《沙漠駱駝》《我好像在哪見過你》等熱門歌曲將現(xiàn)場氣氛推向高潮。輪到哪個班的同學表演,這個班級就會自發(fā)拿出手機打開照明燈瘋狂揮舞“打call”。
“有點小感動,我開始有離不開這個班集體的感覺了?!?70班的羅倩說。
14日一早,負責接待學生的馬源村村民李作民剛準備打掃衛(wèi)生,就看見住在一樓的20位同學正三五成群地擇菜、掃地、拾掇桌椅,“應該是我來招待你們啊,怎么能讓你們做衛(wèi)生呢?”老李想去接過學生手里的掃帚,但被同學們請在了一邊。“李爺爺,今天上午就讓我們來幫你做家務、準備午飯吧。我們這次就是來體驗農(nóng)家生活的。”255班班長鐘金亮說。
上午11時許,研學活動微信群里就有教官曬出學生自己下廚炒的菜,麻婆豆腐、豌豆炒肉、黃瓜炒火腿,看上去色香味俱全。“我驚訝于班里很多平時不愛表達的同學,動手能力非常強,做起事來認真細致,這次活動讓我對他們有了一次重新的認識。”272班班主任唐喬子說。
兩天的研學實踐活動即將結束時,我問袁佳瑞,你對所拍的哪張照片自我感覺最好、最有水平?他想了想說:“在參觀完八角樓、龍江書院后,我們來到朱毛會師橋前,拍下了一張集體大合照,我會把它洗出來一直保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