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
摘要:小學課堂生態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生態主體,主要指的是學生和老師,一是生態環境,指的是課堂就凹陷氛圍和環境,這里的生態環境不僅強調物質環境,更關注精神環境,也就是教學過程中的整體氛圍以及師生的關系。當前,建設優化小學課堂生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本文分析了在互聯網環境下進行小學課堂生態優化管理的方法和措施,為相關方面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小學課堂;生態環境;管理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6-0020-01
小學教學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當前,在小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生態建設逐漸成為一個熱點。小學課堂生態環境,就是將學生和老師作為兩大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并通過對師生關系的調整、對先進教學設備的應用、對先進教學方法的采納,從而營造得到一個富于科學性、趣味性的生態課堂,達到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效果,最終促進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得到有效發展,達到良好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在身心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1.小學課堂生態優化管理中對老師角色的重塑
1.1老師要作為課堂生態的設計師。
傳統教學環境下,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具有主導性地位,直接負責各項教學活動的組織和開展,并對學生具有絕對權威的地位。在實施課堂生態建設的背景下,老師要積極轉變自身角色,要以新的教學方法來營造良好的課堂生態。具體來講,小學老師要作為課堂生態的設計師,要做到這一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全面準確掌握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水平,在此基礎上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和工具如互聯網、多媒體等,為教學活動搜集相關的材料和素材,將其與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結合,為學生帶來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可以是各種視頻,也可以是各種圖片等,從而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多元體驗,促進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進步和發展。
在建設生態課堂過程中,要注意調動學生情緒。為了達到這一點,老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的資源,將相關資源與教學課程相結合,為學生帶來生動形象、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其次要注意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策略。在生態課堂環境的影響下,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引導學生逐步掌握相關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在學習能力方面的進步;第三要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在生態課堂的建設過程中,要確保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具體的教學活動中來,保證學生都能得到良好發展,實現預期的教學培養目標。
1.2老師要主動應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
隨著互聯網的深入發展,已經逐漸深入到人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有必要在生態課堂建設和管理過程中科學應用互聯網等。具體來講,老師要主動學習掌握相關的技術,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利用互聯網來豐富教學素材,改進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實施生態課堂的建設管理過程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可以進行微課教學,這種教學方式靈活,具有良好的實用性和適應性,而且可以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實踐教學,有助于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
2.在課堂生態優化管理過程中要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2.1要將學生定位為生態課堂的主人。
在實施小學課堂生態的建設和優化管理過程中,需要始終堅持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這是因為生態課堂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創造天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發展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實現全方位發展。因此在生態課堂建設管理過程中,要嚴格禁止實施填鴨式教學,要在課堂上建設一個平等、自由、民主的教學平臺,促使學生能夠大膽發言,敢于思考,溝通交流,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實現有效的發展。
2.2學生要作為知識的主動學習者。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進行引導和啟發,幫助學生實現對知識建構的建設和發展。這個過程也是建設管理生態課堂的一個重要內容,其作用在于幫助學生有效學習掌握相關的文化知識,并進一步促進學生在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創新能力方面實現有效發展和進步。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應用互聯網帶來的豐富資源,利用互聯網實施新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將小學課堂轉變為豐富多彩的知識殿堂,并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這個過程有助于促進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提高學生的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并促進學生在互相討論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其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
3.小結
建設生態課堂能夠將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緊緊地連接在一起,尤其是在各種先進教學設備如多媒體的幫助下,教學活動將與傳統模式出現巨大差異。在這個過程中,小學課堂的生態環境下,教師和學生分別是教與學活動中的兩個生態主體,他們之間的信息流動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并通過對師生關系的調整、對先進教學設備的應用、對先進教學方法的采納,從而營造得到一個富于科學性、趣味性的生態課堂,教學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物理因子與人文因子、智力生態與知識生態等的動態生成過程。小學生態課堂有助于實現師生的和諧共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幫助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思想、行為的全方位發展,促進學生在思維能力等方面的進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甘耀明.基于“互聯網+”的小學課堂生態重構探析[J].名師在線,2019(10):83-84.
[2]梅美玲.基于“互聯網+”的小學課堂生態重構[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6,15(05):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