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友 徐宏志
摘? ?要:我國是一個對木材以及與木材相關產品消費量極高的國家,也正是因為這一情況的存在,使得國家木材的整體供應量非常匱乏。為了滿足對這類產品的需求,著手營造速生用材林是至關重要的,而這一措施的提出和推廣也進一步助推了用材林工程建設。以吉林省為例,著重探究怎樣做好用材林的營造,探究用材林營造技術要點,以期為國家林業產業的長效發展提供一定的經驗與借鑒。
關鍵詞:用材林;發展現狀;營造技術
吉林省是一個林業產業發展大省,有效推動了我國用材林營造工程建設,不僅能夠為本地的生態保護工作創造良好條件,也可以助推我國經濟事業的發展。對于吉林省來說,主要進行速生豐產用材林營造。速生豐產用材林是指通過合理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林木良種,基于現代管理技術手段給有關行業提供原材料的系列產業,擁有周期短、產量高等突出優勢。吉林省對于速生豐產用材林的建設提起高度重視,而且也在持續增加投入,奠定了速生豐產用材林的營造基礎。在進一步的用材林營造當中要客觀分析營造現狀,并歸納營造工作當中的技術要點,助推吉林林業產業的長效發展[1]。
1? ?吉林省速生豐產用材林發展現狀
速生豐產用材林是吉林省重要的林產工業,除了給吉林省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之外,還推動了全省經濟事業的長效發展。伴隨著國家與政府對速生豐產用材林建設關注度的增加,在持續增加投入的背景下,吉林省的速生豐產用材林發展速度迅猛,為國家整體的林業經濟帶來了活力,也助推了吉林省經濟發展。但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需要客觀分析速生豐產用材林的營造技術、現代化設備、防治病蟲害等諸多領域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陷,所以在今后非常長的時間之中,需要提高速生豐產用材林營造技術,并對技術方法進行不斷改進和調整。吉林省是中國北方重要商品林省份之一,速生豐產用材林的建設規模在不斷擴大,而且正在朝著林業強省的方向邁進。就目前而言,吉林省的林業產業擁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也在速生豐產用材林營造方面累積了大量的成功經驗,所以在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視之下,繼續發揮優勢,加大創新和改進力度,能夠逐步縮小與其他林業強省差距[2]。
2? ?吉林省速生豐產用材林營造技術要點
2.1? ?科學選擇速生豐產用材林樹種
從速生豐產用材林營造技術建設和優化角度進行分析,要想保證用材林建設的有效性,首先就需要從優選速生豐產用材林的樹種開始。速生要求在一定時間范圍之內達到一定的產量標準,但從我國當前林業生產力水平角度進行分析,中國南方山區的速生生長周期通常是15年,南方平原地區速生生長周期通常是10年;中國北方山區的速生生長周期通常是30年,北方平原速生生長周期通常是20年。吉林省在選取速生豐產用材林樹種的過程當中,必須要經過在當地的科學試驗,在確認是速生樹種之后,才能夠進行大范圍的推廣,另外所選擇的樹種還要有著良好的發展前途、較強的適應能力和材質品質。只有這樣,才可以確保找到符合當地發展條件和實際需求的樹種,不僅能夠在保護環境方面獲得良好效果,還能夠實現持續性發展,助推當地林木產業的長足進步。對于吉林省來說,適宜選擇大青楊、田楊、白楊、白城楊等闊葉樹種與興安落葉松、日本落葉松、長白落葉松等針葉樹種,另外還有紅松、云杉、落葉松、黃菠蘿、水曲柳等珍貴或大徑級用材林。
2.2? ?有效優化速生豐產林整體布局
速生豐產用材林高產地區必須具備的條件和特征是土壤肥沃、人多地少、土地稀有。所以在速生豐產林整體布局安排上,應該秉持“適地適樹”和“因地制宜”的根本準則。具體來說,要特別注意做好以下幾項工作:第一,找到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鄉村來營造速生豐產用材林。由于營造用材林需要占用一定量的耕地,還要在其中加強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的投入,所以在營造速生豐產用材林之前,先要確保當地具備較高的糧食生產水平和產量,把目標選在具備良好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勞動技術水平較為強大的鄉村,并在這一過程當中增加投資力度,展開集約化運營,并對種植品種進行積極改良,防止出現糧食生產減少的情況。第二,在堅持“自覺自愿”原則的條件之下,適當增加政府干預力度。速生豐產用材林的生長速度快、產材高,同時還有著較高的經濟效益。不過不少群眾通常不能夠認識到這種效益的存在,所以在營造用材林時必須從當地實際出發,在認準對象之后采取一定的行政干預方法,在政策上給予必要支持和指導,并加大補助與扶持力度,讓當地農民的困難得到切實解決。最后,還需要增加宣傳力度,增強群眾對速生豐產用材林營造的認識,使得他們能夠自覺自愿參與到營造工作之中。
2.3? ?大力推動速生豐產林集約經營
集約經營是速生豐產用材林營造技術當中不可忽視的要點,也是獲得更為理想效益水平的關鍵。所謂集約化經營,就是在綜合運用多種技術方法的條件之下,結合一定條件與單位面積,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與此同時,運用全新的技術手段和工藝方法來提升整體產量。為保證集約化經營的有效性,要特別注意做好以下幾項工作:第一,要積極選擇高標準與高質量的苗木。所選擇的苗木除了要具備健壯和良好的適應能力之外,還需要具備生長速度快以及病蟲害少的優勢。選擇的優良品種需要在當地培育和試驗種植并確認可實現速生豐產的情況之下,才可以進行大范圍推廣種植。第二,把好質量關卡。在推進集約化經營的過程當中,不僅要堅持頭年對第2年造林實施整地,保證植樹在穴內土壤有效熱化,吸收其中豐富的水分,還要在整地深度和寬度上進行,把控深度需達到1m,寬度至少要達到80cm。在植樹完成之后,還需要修整保護帶,確保樹木生長有效。第三,做好施肥澆水等工作。速生豐產用材林并非是施肥量和澆水量越多越好,而是要把握最佳時間和最佳的投入量。比如在幼林生長期階段,需要保證澆水施肥在1~2次。在速生期階段,要保證施肥與澆水達到2~3次。
總而言之,隨著國家對速生豐產用材林營造工作的重視程度以及投入力度都在持續增加,營造技術手段也越來越先進和成熟,使得速生豐產用材林在保護生態環境和助推經濟事業發展方面的優勢更加明顯。但相對于國外的不少發達國家來說,我國的速生豐產用材林營造技術還有待提升,而且差距也比較大,需要在今后的工作當中,通過精選樹種、優化布局和推進集約化經營等方法來提高用材林的營造效果,逐步縮短差距、實現突破。
參考文獻:
[ 1 ] 喬轉運,馬花如.中國營造速生豐產林林地資源評價及發展潛力估算研究[J].西部林業科學,2017(2):50-51.
[ 2 ] 宮艷林.對我國非林區營造速生豐產林數據的分析[J].林業勘查設計,2017(15):18-19.
(收稿日期:2019-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