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伸
摘 要 隨著城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外來人員進入城市,由此,城市的各項基礎設備都需要完成更大范圍的建設。為了城市供水的便利,也為了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我們需要建設水廠項目,而在城市水量需求不斷上升的過程中,水廠還需要隨之進行擴建、新建,在這一過程中,需要針對水廠中的水池做好設計工作,而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選擇合適的技術,達到一定的設計標準,例如防滲等。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做好強度、裂紋等情況的計算,保證水池結構的穩固,保證其經濟性,能夠達到各方效益平衡。本文針對水廠當中的水池設計問題進行討論,希望能夠為之提供一些新的建議。
關鍵詞 水廠建設;水池結構設計;方法探討
1設計要點
1.1 關注設計規定
在水池設計當中,最為核心的部分就是驗算其強度,詳細了解施工的現場情況,不僅需要對場地做好測量,還需要詳細了解當地的水文特點、地質特點等,從而更好地保證建設的穩定,在進行材料選擇時,大多選擇鋼筋混凝土,該材料能夠達到建設的強度,但是需要確定其強度,做好驗算工作,此材料的使用過程中,需要高度關注抗裂度,避免產生過寬的裂紋,使整體結構受到影響,在驗算之后,能夠更加準確地計算出其軸心力,繼而可以驗算其抗裂程度,當整體結構受力、受壓過大,則在驗算的內容當中加上裂紋的寬度、深度,另外,如果混凝土為預應力型,也必須做好抗裂度檢測。
1.2 荷載
荷載并非一種存在方式,在實際的設計操作當中,存在水、土、溫濕度等各類荷載,在水壓當中,還分為地下和地表水等。在整個結構當中,水壓是最重要的荷載形式,為了避免產生操作和方法上的錯誤造成水位過高的現象,對水壓的計算常常按照滿池狀態進行。而土壓力常常存在于地下,能夠對整體結構帶來影響,因此在驗算的過程中需要予以重視,通常情況下利用郎肯理論進行運算。除了水池當中的水,還存在地下水現象,地下水形成的壓力主要在整體結構當中的底板呈現出來,需要在設計當中非常重視。為了對壓力做好抵御,可以選擇使用無梁板,還需要對底部的浮土做好平衡處理,在當前的設計和建設過程中,常常使用這一方法,相比之前的方法,增加了設計的經濟特性。另外,隨著外部條件的變化,水池當中的溫濕度很容易受到影響,在達到一定的標準之后,非常有可能產生壓力,對整個結構帶來不良的影響。
在設計的過程中,一般存在荷載組合,其中存在很多組合形式,主要包括了四種。其一,水壓與水體自重組合。在日常的水池當中,常常出現這樣的荷載狀態。其二,除了水壓和自重,還存在冬季的溫差,當水池處于冬季的時候,很容易產生溫度差,產生壓力。其三,在水壓和自重的基礎上,存在濕差,這一組合形式對于水池的結構穩固性最為不利。其四,水體自重與土壓結合,這主要發生在四周有土的時候。
1.3 截面設計
設計的過程中,首先需要關注的就是強度問題,這是保證水池整體結構安全的要素。其中,水池的頂蓋需要承受各種力量,不僅存在自重,還包括了覆土、其他重量。在所有的荷載當中,前兩種最為重要,其中覆土當中存在土、水,含水量等會因為外界因素產生變化。其次,在池壁方面,常常受到水、土的壓力,其中,水的質量很輕,又根據郎肯理論、實際的經驗等判斷,結構設計相對比較簡單。在底板部分,其施工過程與地基同時完成,因此,對于水壓的計算和荷載的計算數值相對較大。
另外,在多年的設計、建設過程中,主要在混凝土的使用當中,常常容易出現裂紋現象,呈豎向狀態,在豎向的狀態當中,又呈現為貫穿或表面兩種裂紋,究其原因,前者主要是因為混凝土在溫度影響下產生收縮現象,后者則多半存在于水池外側,隨著時間和環境的影響,會不斷擴大發展。
在水池當中,需要做好配筋工作,主要表現為矩形、圓形等兩個特征,其中,矩形狀態下的水池很容易受到溫濕度的影響,在產生裂紋的時候常常表現為貫穿狀態,對此,需要保證配筋率達到一定的標準[1]。
2施工過程
2.1 底板部分
技術人員需要在完成澆筑之前做好檢查工作,所有的數據需要與前期方案中的數據作以對比,從而確保各項情況一致。確定其一致性之后,開始進行實際施工。
在進行澆筑之后,四十八小時之內需要做好測量工作,針對底板中心做好測量,之后做好放線環節,畫出鋼筋設置的具體位置。
在綁扎鋼筋之前,需要首先確認鋼筋的各個數據,例如直徑、放置的位置、長度、間距等,將所有的情況確定完畢,保證所有情況達到建設標準,做好鋼筋固定工作,避免因為鋼筋活動產生建設誤差。
在澆筑的時候,需要確保一次性完成,避免存在施工縫。另外,在第一道澆筑完成之后,需要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下一步施工操作。
2.2 澆筑部分
當前,進行混凝土澆筑主要選擇兩種方式,一種是分節式、一種是連續式。兩種方式的區別在于連續的方式是針對頂蓋、環梁完成同時澆筑,而分節的方式則是分開完成。
施工前期,需要做好水池的防水,一般使用瀝青設置一個防水層,施工的時候,技術人員需要針對防水工作做好檢查,還需要重新涂抹兩層瀝青[2]。
3防水問題的解決
水池的質量是否過關,除了對其強度進行檢測,還需要檢查防水程度,為了避免出現漏水現象,需要從技術工藝出發,做好防水工作,以保證水池的正常使用。具體要點表現如下:
首先,在詳細了解水池的狀態之后,需要針對伸縮縫做好恰當處理,伸縮縫常常因為自然因素、施工誤差等原因產生,之后產生漏水現象,對此,設計人員提出了解決方案,在水池呈現為矩形狀態時,可以設置后澆帶,這樣能夠有效避免溫差影響下產生裂紋,在澆筑的時候,需要注意出現水熱化現象。
其次,需要對止水帶的質量做好把控。在施工當中,止水帶的設置需要嚴格按照方案做好設定,而在購入止水帶的時候,需要做好質量檢測,保證其質量達標,在儲存的時候,需要避免因為自然條件造成損傷,安裝止水帶時需要做好固定工作,另外,澆筑過程中,需要做好振搗工作,保證止水帶周圍達到一定的密實度。
4結束語
未來,城市建設的范圍和程度將不斷加大,對于各類基礎設施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確保一眾設施可以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因此,為了滿足城市供水的需要,行業內的人員需要針對水池結構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設計、建設等方面的調整,從而能夠保證水池建設的質量,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
參考文獻
[1] 王森杰,郭晶鑫.水廠運行管理與供水安全性探討[J].居舍,2018,(1):169.
[2] 田洋洋.水廠施工中常見的問題分析以及處理對策[J].山東工業技術,2018,(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