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凌
要比就跟同學比學習,比誰能給父母分憂,比誰對父母有愛心。
女兒現在讀小學三年級。當年,為了這所重點小學的大名,我們出了不菲的助學費,托了熟人才把她弄進去。原來資質平平的她在濃厚學習氛圍的感染下,很快適應了新的學習環境,各方面發展得較平衡,在好幾次考試中,拿了全年級第三名。我們覺得這個學轉對了。
可從去年底起,我們發現女兒悄然發生了一些變化,在班里拋頭露面的活動中,顯得沒有以前那么自信,甚至有些自卑?;氐郊依铮瑫r常對著鏡子,拿出自己最好看的衣服比比劃劃;還要錢說要換書包;吃飯時也不像以前那樣有啥吃啥,變得挑挑揀揀,說這不好吃那不對口味。起初我們不在意,直到有一天在學校遭到同學譏笑后,她埋藏在心里的那些委屈爆發了。
原來,她們班很多同學也是通過“門路”進來的。有的是干部子女,有的父母經商,家境很好。他們穿的鞋、用的文具都是進口高檔貨,就連買的冷飲也是名牌,放學時還有小車來接。相比之下,我家簡直“窮死了”。在這種環境中,女兒滋生了攀比心理,進而感到自卑。
這樣的想法當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可傳統的說教她可能也聽不進去。正好放暑假,我突然靈機一動,叫她幫媽媽賣冷飲。
妻子下崗后,在附近公交車站擺了個報刊攤,夏季兼賣冷飲。因為撐遮陽傘會影響市容,所以,妻子每次出攤都戴著遮陽帽,從早上一直守到天黑。
女兒起初以為有飲料喝、雪糕吃,倒是挺樂意,可站了幾天就覺得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兒。雖然不用吆喝,但在上班高峰時,顧客集中要這買那,妻子手忙腳亂地應付,額頭上很快滲出了細密的汗珠。到中午時,太陽毒烈,公交車站無遮無擋,妻子早已汗流浹背。有時遭遇大雨,還要求人說好話把冰柜推到屋檐下。賣一份報只能賺一毛錢,而一瓶飲料可賺兩三毛錢??吹綃寢屧跓粝聰抵矌?、算著當天少得出奇的收入時,女兒掉下了淚水,感嘆道:媽媽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身教重于言教,我抓住機會趕緊點撥女兒說:“一定要努力學習,不讓媽媽這么辛苦,要比就跟同學比學習,比誰能給父母分憂,比誰對父母有愛心。”女兒心悅誠服地重重點頭。
女兒思想上有這種轉變,我非常欣慰,但我也告訴她,不能因此走極端。女孩子愛美是天生的,好衣物、好文具可以適當添置,但一不能超過家庭的承受能力,二不能“不勞而獲”,要通過自己良好的表現獲得父母的獎勵。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肯定會遭遇各種煩惱和困惑,也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家長的責任就是幫其分析是與非、對與錯,加以正確引導。家長不妨通過一些具體的事例,讓他們受到觸動,產生感慨,得出認識。只要有自信,面對困難敢于走下去,他們將來面對激烈的競爭時就能立于不敗之地,成為心智健康,蓬勃向上的有用之才。
(責編 ?劉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