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廣 彭森? 盛安妮
摘? ?要:隨著我國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許多領域都將其引入并應用于生產中,農業生產便是其中的典范。近年來,農業通過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實現了經濟水平的新突破。基于此,針對通信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展開深入研究,以供廣大同仁參考。
關鍵詞:通信技術;農業生產;應用研究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在生產技術上有著豐富的經驗,但對于精細化農業,仍處于初步的研究階段。近年來,我國許多農業基地積極倡導農戶學習發達國家的技術應用,將通信技術不斷深入發展,使其在農業生產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而實現我國農業經濟快速發展。
1? ?通信技術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1.1? ?有利于降低農業生產成本
目前,通信技術在農業中優化了生產要素,促進了規模化效益,實現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的作用。農戶利用通信技術解決了跨域空間的局限性,對農作物的生長狀況進行監管,滿足了農作物對各種養分的吸收,從而提升整體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的支出[1]。同時,農戶可以利用通信技術了解市場的需求,合理播種盈利較多的農作物,以此達到規模化生產,降低生產成本。
1.2? ?有利于控制農業生產的風險
農業生產通過通信技術對農作物進行定位,將農作物的生長數據發送給農戶,使農戶可以提前感知可能存在的風險。例如,土壤中出現有機肥不足、蟲害較多等問題,農戶便根據數據的分析進行處理,降低潛在風險對農作物的影響。另外,市場需求瞬息萬變,農戶通過通信技術可以快速分析出當前市場需求量最多的農作物,以免因播種的農作物供過于求而增加虧損的概率。
2? ?通信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現存的問題
通信技術可以實時為農戶提供市場信息、天氣變化、風險預警等信息,從而創造出更多的利益。然而,許多農戶所具備的信息素養較低,對通信技術在農業生產的作用了解甚少,且通信技術的安裝和運行的成本較高,許多農戶沒有足夠的能力承擔技術支出成本,導致通信技術的推廣存在阻礙。另外,農作物的規模化、高效率生產是農戶生產的最高期望,而通信技術通常分為有線和無線兩大類,這兩種技術存在各自的優缺點,要想幫助農戶進行規模化生產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許多農戶也對通信技術的運用猶豫不決。
3? ?有線通信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目前,有線通信技術在農業生產方面常用的有RS.422、RS.485等,其具備傳送數據穩定、高效等優勢,實現了農業生產效果的提升[2]。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傳統的澆水、施肥、去蟲害等完全可以利用通信技術實時監控,并將信息數據傳輸給農戶,并通過指令來完成相應操作。由于有線通信技術存在傳輸距離短、信息集成度不高等缺陷,使得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對水、有機肥等具體需求量無法準確判斷,不利于農業的生產。根據近幾年通信技術的不斷研究、發展,有線通信技術以新的面貌展現在農戶面前,實現了農業生產效率的穩固提升。
4? ?無線通信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4.1? ?無線通信技術在農業生產信息監測中的應用
使用無線通信技術在進行信息監測時,通常分為兩類:第一類為WiFi、藍牙等短距離監測方式;第二類為GPS、遙感等遠距離監測方式[3]。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其生長的情況由周圍的環境和養分的吸收決定。對于環境而言,像光照、雜草數量、蟲害等,會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而對于養分的吸收,像土壤中有機肥的含量、水分等。通過無線通信技術實時監測,能夠幫助農戶進行實時預警、自動處理等,實現農作物不被這些因素影響,從而提高整體的產能。
4.2? ?無線通信技術在農業生產自動灌溉中的應用
在農作物的生產中,灌溉是保證水分吸收的首要前提。目前,農業生產通過無線通信技術實現了自動灌溉,不僅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更提高了農作物的品質。例如,種植水稻時,由于水稻生長的季節氣溫較高,再加上水稻是好暖喜濕的農作物,植株整個根部都需要浸沒在水中,所消耗的水量比較多。無線通信技術可以實現自動灌溉,確保水稻得到充足的水分,節省水資源。農戶只需在家中發出灌溉的壓力信號、濕度信號進行監控便可,最終促使水稻顆粒的飽滿。
5? ?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現代化技術的進步,農業精細化生產已離不開通信技術的運用。無論是有線通信,還是無線通信,其各自的優點都將越發凸顯,在未來的發展中大幅度提高農業產量,確保農作物向綠色、健康、可持續的道路上前進。在今后的信息化發展過程中,5G技術的應用將給通信技術帶來質的蛻變,農業的生產效率也會顯著提升,最終實現我國農業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 1 ] 鄧彧俊.無線通信技術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的應用研究[J].農家參謀,2019(10):14.
[ 2 ] 田碩,陳瑜,冷豐汐.通信技術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的應用[J].南方農機,2016,47(10):89,102.
[ 3 ] 冉龍美,王譽瑭,劉國棟.淺談通信技術在我國農業生產中的應用[J].農技服務,2016,33(11):196.
(收稿日期:2019-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