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云
【摘? 要】目的:研究對乳腺癌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某時段內的乳腺癌患者87例分為對照(常規)和觀察組(綜合);對比分析康復效果和生活質量。結果:觀察組上肢各功能明顯較對照組好,生活質量各評分明顯較對照組高,P<0.05。結論:對乳腺癌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可借鑒并推廣。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乳腺癌;康復;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1-0133-02
乳腺癌屬于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根治術是目前臨床治療該疾病最有效的措施,但大多數患者對自身疾病和乳腺癌根治術存在一定的認知誤區和不足,所以在治療后會出現嚴重的心理負擔,且大多數患者還會伴隨患側上肢功能障礙共同存在,因此對患者實施一定的護理干預措施至關重要[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0月內的乳腺癌患者87例分為2組;其中
對照組:年齡54-75歲,平均(64.56±10.11)歲。觀察組:年齡55-75歲,平均(66.45±9.25)歲。對比87例患者基線資料,P>0.05。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術前對患者展開常規健康宣教,術后根據其病情恢復情況實施飲食干預。
觀察組:綜合護理:(1)環境護理:為患者營造溫馨舒適的住院環境,定時開窗通風,控制好病房溫濕度,注意操作輕、說話輕,盡可能保持安靜,確保患者有充足休息和睡眠。(2)心理干預:熱情真誠對待患者,耐心傾聽患者內心的煩悶和想法,通過音樂療法等干預措施消除患者悲觀情緒,使其更好配合術后康復治療。(3)飲食護理:詳細掌握患者飲食喜好,日常飲食盡量進食清淡、易消化食物,禁止進食辛辣刺激食物。(4)康復護理:術后1-5d:取仰臥位,患側肢下墊軟枕,肘關節同腕關節平高,患側呈叉腰勢;術后2d指導進行握拳、伸指、腕關節轉圈,15下/次,4次/天。術后3-5d指導屈肘與轉腕,30下/次,3次/天。術后6-12d指導健側肢上托患肢肘關節,上臂呈從90°緩慢伸至180°,30下/次,4次/天。指導患側手指逐漸摸同側耳垂,鍛煉患肢上舉功能。術后13-30d指導其進行輕度擴胸鍛煉,雙手抱后頸部,低頭進行觸胸,而后緩慢抬頭挺胸。鍛煉應緩慢練習,循序漸進。強化日常鍛煉,如站位或坐位,指導患者身體保持平衡,在保證脖子不歪斜的情況下用患側手梳頭等。
1.3觀察指標
1.3.1對比兩組康復效果;主要從上肢功能(肩關節內收、外展、伸屈)來對比;
1.3.2對比兩組護理質量;采用QLQ-C30量表[2],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4統計學
此次研究所有產生數據均使用SPSS系統做錄入處理,其中計量資料以(x±s) 體現,采用“t”值統計分析并做檢驗;計數資料均以n(%)體現,采用“x2”統計分析并做檢驗;組間比值以P<0.05認為具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對比兩組康復效果
結果顯示觀察組上肢各功能明顯較對照組好,P<0.05,見表1。
2.2對比生活質量
結果顯示觀察組生活質量各項評分明顯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2。
3 討論
乳腺癌根治術會導致患者長期處于制動狀態,因此極易造成患者胸部及上肢出現腫脹、水腫、粘連等現象,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并且患者肩部活動功能受限,進而出現一系列的肌肉痙攣、肌力下降、肌肉萎縮等并發癥,致使患者出現肢體功能障礙;因此絕大多數乳腺癌患者身心健康備受這么,從而導致生活質量整體下降。臨床研究表明:對乳腺癌患者實施相關護理干預措施,可幫助患者預防及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整體改善生活質量。
此研究旨在分析對乳腺癌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肩關節內收(62.26±5.12)0,肩關節外展(112.36±5.25)0,肩關節伸屈(122.26±6.25)0,生活質量各評分明顯較對照組高,P<0.05。究其原因,發現綜合護理干預是現階段新型護理模式,與常規護理相較,綜合護理干預更具有全面性、個體性針對性和計劃性,可以在實際護理中嚴格根據患者個體差異而實施一系列的護理措施,旨在避免傳統護理的盲目性[3]。通過環境、溝通、飲食、功能鍛煉等多方面促進患者術后康復,整體提升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對乳腺癌手術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臨床價值較高,值得推廣借鑒。
參考文獻
[1]?? 楊慶蕾.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乳腺癌護理中對患者康復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5):285-286.
[2]?? 陳秀云.優質護理干預對乳腺癌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與生活質量的影響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22):146-148.
[3]?? 趙欣,郭艷麗,紀明,等.綜合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根治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1):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