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麗曼
◆摘 ?要: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及教育”。因此,教師在開展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時就要從幼兒身心發展角度出發,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將生活教育理論充分融入到實際教學活動中。讓幼兒在“生活”這一大課堂中吸納盡可能多的有效知識。本文對在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滲透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教育理論”的有效措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生活教育理論;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
在幼兒園中的生活教育就是將生活作為教育素材開展教育活動。在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生活教育理論的教育價值,能夠讓幼兒通過自己熟悉的人、事、物,密切地將自己的實際生活與美術活動內容結合,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幼兒的個性發展,逐步使幼兒的審美情趣得以形成。因此,幼兒美術教師就要充分挖掘生活教育理論背后的深層意義,采取科學、有效、合理的美術教育措施,切實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一、挖掘生活化的美術活動內容
在開展幼兒園美術活動時,教師要基于幼兒學習需求視角,充分發揮“生活”的教育作用,讓美術內容更能滿足于幼兒的身心發展需求。因此教師就要根據不同幼兒的實際情況,及時地為幼兒提供差異化的指導和幫助,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鼓勵并引導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大膽探索,展開想象,逐步形成自我探究未知領域的意識,從而有效推動幼兒的個性化發展。
比如,教師可開展“美麗的石頭”美術活動。在活動開始前教室可引導幼兒自己的生活區域中尋找一塊自己喜愛的小石頭,并將其帶往課堂中。同時教師為學生整理色彩斑斕的雨花石,并將符合活動內容的圖文資料進行整理和剪輯制作成PPT教案,在活動開始前播放給幼兒觀看,讓幼兒能夠感受不同色彩和形狀的雨花石帶來的視覺沖擊。在幼兒觀看后,教師要引導幼兒將自己帶來的石頭展示給大家,并找出自己手中石頭與圖片中石頭的異同點。在幼兒討論過程中,教師要仔細聆聽,但不過分干涉幼兒的討論方式和探究內容,將其中遺漏部分進行整理,同時教師要及時反饋幼兒提出的問題,但不以消極、負面的態度評判幼兒提出問題的難易程度。在幼兒討論完之后,教師向幼兒展示雨花石,幼兒傳遞觀看后,教師就可引導幼兒通過美術材料制作出自己喜愛的“美麗石頭”。通過這樣的方式,幼兒能夠真正了解美術活動與自身實際生活密不可分的關系,并能夠突破時空限制,通過想象力創造出不一樣的“雨花石”。
二、探究生活化的美術活動形式
幼兒的成長離不開環境,尤其是當幼兒有了自主意識后,就會和環境產生交互,進而不斷地發展和前進。因此教師在開展美術活動時,就要突破教學課堂,探究更符合幼兒需求的生活化美術活動形式,充分發揮環境的教育作用,讓幼兒在生活環境中發現美,從而逐步提升幼兒的審美感知力。
比如,在秋天時,教師就可開展“尋找秋天”的美術活動。在活動前,教師可將符合當地秋天景象的視頻資料進行整理,讓幼兒結合自身認知從視頻中尋找到自己熟知的秋天元素。在某一幼兒表述觀點時,教師通過美術材料在黑板上畫出相應的元素,并可引導其余幼兒根據同一觀點進行拓展和延伸,讓繪畫內容更加豐富。在幼兒完成闡述后,教師可將幼兒帶往室外,讓幼兒真正尋找“身邊的秋天”。由于在此過程中幼兒很難準確的將自己看到的情境用語言表示出來,教師就可為幼兒分發一張白紙,并讓幼兒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索,將小組發現的秋天元素粘貼在白紙上。當活動接近尾聲后,教師將幼兒帶往課堂中,并將黑板中規劃的“秋天”和幼兒找尋到的“秋天”進行結合,從而強化環境的教育價值。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幼兒能夠更加直觀的了解環境的變化,同時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挖掘出環境中的美,從而讓生活化的美術活動更能夠牢牢抓住幼兒的注意力,在促進幼兒審美感知力提升的同時,增強幼兒的探究意識。
三、選擇生活化的表現材料
幼兒在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會利用身邊的手工藝品、物品來美化自己的生活空間。因此教師在開展幼兒園美術活動時,就要幫助幼兒通過自己的感知來認識周圍的世界,只有幼兒更加自主、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主動收集相關的材料才能夠全面激發幼兒的創作熱情和興趣。
比如,教師可開展“神奇的動物”美術活動。幼兒在每天的生活中都會食用雞蛋,而蛋殼就可成為幼兒進行手工創作的最佳材料。在活動開始前,教師首先將幼兒剩下的雞蛋殼裝飾成美麗的小動物,并將其展示給幼兒觀看,同時引導幼兒猜想該“動物”是如何誕生的。在幼兒討論過后,教師要引導幼兒將自己的想法表述出來,在此過程中,教師可逐步拆分裝飾蛋殼的材料,讓其還原成幼兒剩下的蛋殼。通過這樣的方式,幼兒的認知會因此而打破,并樹立起對雞蛋殼的重新認識,教師就可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引導幼兒將自己身邊的各種廢舊材料進行收集,并將其制作成玩具與大家分享,如,牛奶盒、廢舊報紙、雞蛋殼等等。幼兒一旦在活動中熟知對廢舊物品的再創造后,就會逐步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從而不斷收集和挖掘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并將其制作成美麗的手工藝品。這不僅豐富了幼兒的創作材料,同時又增強了幼兒的環保意識,逐步使幼兒養成節約的良好習慣。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教育理論對幼兒園的美術教育活動具有極為深刻的影響和現實意義。幼兒美術教師就要充分將“生活教育”和“美術活動”充分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讓幼兒園的美術活動在該理論的幫助下更加有趣、靈活、生動、富有生命力,從而讓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發現美、創造美、感悟美。
參考文獻
[1]邢夏婕,聶紅霞.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指導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23).
[2]施建英.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生活教育理論的有效滲透[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8(08).